学术投稿

骨骼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王奕;张淑红;罗佳滨;许晶

关键词:肌纤维型, 运动终板, SDH, AChE
摘要:目的: 研究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特性.方法: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组化技术所显示酶的活性强度.结果:不同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SDH和Ache的活性反应不同.结论:上述结果证实了骨骼肌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止泻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泻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在2.31~9.10μg线性范围内,穿心莲内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6%. 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作为穿心莲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计莹;张永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影响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毕业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把在校学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使学习深化和升华的过程.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处在规模拓展和模式变革之际,且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受到学校和医院、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因而引起社会、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现状,并就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史亚琴;倪衡建;周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下肢深静脉造影技术的改进

    我院从2002年6月开始对电视监视下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检查技术进行改进,至2005年4月共做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70例,通过实践,认为使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吸细胞学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乳腺转移1例

    患者,女,38岁,因左乳腺无痛性肿块,于2005-11-10来我院门诊普外科就诊.触诊:肿物直径约1.5cm,活动欠佳,下部与深部组织粘连.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吸取物外观:棕黑色粘稠液,涂片3张,自然干燥,瑞-姬氏染色(片号 05111016).镜检:大量成堆及散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形态特征:瘤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粒状,核仁大明显,可见双核瘤细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大小及粗细不均,大者如墨滴,小者如尘埃.为上皮细胞型[1].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曲灿华;李升;陆景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5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30~5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2组平均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的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早期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作者:张伟;吕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E染色和AKPase活性对组织细胞的组化测定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细胞、组织、器官的保存和移植是诸多学者多年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对于保存时间、温度、保存液的配制,特别是组织细胞保存活性测定还很少有人报道,本实验采用Olympus显微镜观察冻融蟾蜍脑AKPase活性及茯苓合剂对脑的保护效应.这将为临床细胞、组织器官的保存、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凯霞;秦世武;李电刚;王杰;马奎力;关政;谭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脂联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TG、CHOL、HDL-C、LDL-C、BMI、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代谢综合征组中血清脂联素与TG、CHOL、LDL-C、BMI、年龄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脂类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张兰英;张海英;牟春平;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三腔两囊管压迫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肝硬化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程度,插管耐受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紧张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对恶心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接受三腔两囊管压迫术治疗的患者遵医行为及消除紧张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纪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行为学杂志文献搜索方法

    为了方便科学工作者快捷、准确地查阅有关行为学杂志文献,本文从Medline (PubMed)中检索并列出102种有关行为学的杂志名录,制作了每种杂志的超级链接,组成一个有关行为学杂志文献的搜索引擎.此搜索引擎能快捷、准确、动态地检索102种行为学杂志全部文献题录,并可在PubMed中进一步检索出文献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赵丽娜;吕佳宏;朱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研究及其评价

    目的: 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 研究其病理和影像的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 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信息.方法: 8 周龄SD大鼠, 咬除T9~T10 棘突及相应椎板, 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完全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 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进行行为学评分及病理和影像学的检测.结果: 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 而实验组评分很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影像学的改变.结论:在实验组中大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改变,在行为学上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作者:杨建华;陈杰;李长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年轻教师应注重积淀非专业素质来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到岗后都十分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和业务素质的培养,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作者:钟震亚;李梅秀;韩素云;赵振富;孙权;张胜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中的并发症

    目的:报道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2000~200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术患者48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局部感染,皮肤粘膜破溃,螺钉松动,咬合关系不良,钛板断裂,下颌骨骨髓炎.结论:下颌骨骨折的钛板内固定术疗效可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未能早期适时的治疗和不适当的应力集中等因素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骼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 研究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特性.方法: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组化技术所显示酶的活性强度.结果:不同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SDH和Ache的活性反应不同.结论:上述结果证实了骨骼肌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王奕;张淑红;罗佳滨;许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目的:合成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方法:以2-氰基-4′-甲基联苯为原料,经水解,酯化,溴代3步反应合成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结果:合成了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总收率70%.结论:本合成方法提高了反应收率,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作者:林迎明;曲有乐;周淑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郁症的临床观察

    郁症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失眠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的过程出现郁症.多数患者早期有失眠、烦躁、易激动,逐渐出现白天头昏,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入夜精神兴奋,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中医辨证以思虑伤脾,心血亏损为主.目前多数采用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不少的副作用.笔者运用针刺治疗郁症有确切疗效,对针刺与黛力新治疗该症进行对照观察.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术中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不同的探讨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见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使血管能重复利用,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的差异等诸方面都是护理人员应探讨的课题.本文就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的不同进行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霞;聂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菌种长期保存方法的新尝试

    目的:寻找一种能长期保存菌种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教学以及临床诊断提供标准菌株.方法:将需保存的菌种纯化后,用接种环取一定量分别置于装有保护剂牛奶的菌种管、合成菌种保养液小试管和接种到高层半固体琼脂中,经真空熔封菌种管、试管加盖橡皮塞后-20℃保存和进行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结果:在连续3年的实验期内合成保养液保存菌种的效果佳,且各菌生化反应、形态结构、染色特性等均与标准菌株相符.结论:合成保养液保存菌种时间长方法简便,适用各种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作者:林君荣;李慧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与综合性康复护理疗效比较,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将2004-08~2005-10在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延袭常规康复护理.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心理康复,中医针灸,中药药熨穴位法,残肢功能锻炼及家庭追踪指导康复服务,康复前评定一次,3个月后评定一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疗效极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彤;姜凤;聂思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在小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我院收治的烧伤病人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小面积深度烧伤,有些Ⅲ°烧伤面积甚至变成慢性溃疡性烧伤创面经久不愈.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更好的外用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后往往是创面肉芽形成,不得不采用手术植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近年来采用先进的微波治疗技术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能够加速创面愈合,一般小面积深度烧伤能在2~3周左右愈合.微波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胃溃疡的治疗,软组织挫伤以及肿瘤等疾病治疗,本课题是将微波治疗技术引进到烧伤创面治疗,为小面积深度烧伤等难愈合创面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我们选择了64例病人,包括深度烧伤及供皮区、肉芽等创面分成两部分进行疗效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嵩峰;牟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浸润性突眼42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甲亢浸润性突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2例甲亢浸润性突眼病人,采用眼睛护理,131I,泼尼松/甲泼尼龙,环孢霉素,甲状腺片/ L-T4,β-受体阻断剂等综合疗法.观察1年以上.结果: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浸润性突眼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刘红艳;张景玲;高升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