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植和再植牙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牙移植, 再植牙
摘要:目的:用移植和再植的方法修复6 6或外伤脱落牙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6人,38颗牙,28颗行移植,10颗再植.根据X线片根形成情况分成A、B两组,根完全形成者为A组,尚未完全形成者为B组.A组进行根管治疗后移植B组不处理根管移植. 结果:A组100%成功,B组80%成功.结论:8 8移植修复6 6方法效果理想;外伤脱落牙行再植效果理想.但B组要求严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失望情绪与高血压患病危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失望情绪与高血压病相关关系. 方法:通过艾森克成人问卷(EAMA)和A型性格问卷测定、社会支持(SSS)和心理应付方式(CS)及SCL-90进行高血压病危险因素调查. 结果:I组的A型行为评分、消极应付方式、SCL-90均明显高于II组(P<0.01;P<0.05;P<0.01),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付方式均显著低于II组(P<0.05;P<0.05).结论:失望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而性格特征则是这个基础的重要因素,其他社会因素在诱发高血压病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加速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均成阳性(100%),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缺失率为 56.5 %(26/46).Fhit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Fhit可能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预后分析指标用于临床监测患者预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症30例诊断和治疗体会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公认与自身免疫有关,其病理特点是在CNS白质内不规则髓鞘脱失和胶质增生.近年来,随着对多发性硬化(MS)认识的深入和神经电生理学、核磁共振(MRI)检查的逐渐普及,MS的早期诊断及诊断的准确率逐年提高.现对我院2000-05~2005-05 间住院诊断为MS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YRACT在正畸托槽粘接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作为正畸粘结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5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496个托槽,对同一患者一侧托槽的牙位用光固化型复合树脂粘接,共计248个(A组),另外一侧用Dyract粘接(B组),计248个.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 在治疗期间共有11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 4.4 %.B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 , 在治疗期间共有16个托槽脱落 ,脱落率为 6.5% .两组间临床脱落率u检验,u=0.99,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Dyract 复合材料是一种正畸粘接的理想材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逐瘀通脉滴丸药理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逐瘀通脉滴丸同逐瘀通脉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理药效学.方法:采用盐酸肾上腺素与冰水浴交替制备法制备动物模型,采用毛细管法、体外自然溶解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逐瘀通脉滴丸、逐瘀通脉胶囊及复方丹参滴丸对实验大鼠全血粘度、血液凝块溶解率、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逐瘀通脉滴丸对降低实验大鼠全血粘度、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效果优于逐瘀通脉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结论:逐瘀通脉滴丸可用于治疗高粘滞血症、血瘀症、血栓.疗效优于逐瘀通脉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及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大鼠,做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测定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结果:衰老模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肝脏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线粒体MDA含量、PLA2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D-半乳糖致衰大鼠可作为研究衰老的模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佳木斯地区43例Down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优生对策

    目的:通过对1995年以来我室诊断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own综合征)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减少Down综合征患儿出生的优生对策.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遗传咨询,确定优生对策.结果:染色体检查55例,43例为Down综合征核型.结论: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临床确诊Down综合征患儿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根据发生因素,制定相应的优生对策,避免不良因素侵袭,是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2例慢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目的: 了解本地区慢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细菌分离培养法对62例慢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进行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标本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6.45%),次之为类白喉杆菌(16.67%)等8种病原菌,药敏实验敏感率高的是先锋必,青霉素等存在耐药.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临床的治疗应尽可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偶发性肾癌68例临床分析

    肾脏偶发癌是指因健康体检或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的肾癌,近年来随着B超、CT和核磁共振(MRI)等现代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偶发性肾癌的检出率也逐年增高 .我院自1995-01~2005-01 共收治肾癌192例,其中偶发癌68例,占35.4%.现就其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效提取黄芪甲苷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高效提取黄芪甲苷的方法.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法选择佳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加水量5倍,温度控制在40~60℃,超声提取时间30min的工艺条件好.结论: 本实验研究的提取工艺方法是提高黄芪甲苷收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肾下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肾下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救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年间我院采用双侧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腹主动脉骑跨栓塞15例,导管碎栓联合置管微量泵药物溶栓4例.结果: 血流再通后早发死亡2例,主要原因为高血钾引起的心跳骤停;迟发死亡2例,术后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15例,有3例截去单侧或双侧下肢;远期随访11例,存活肢体血运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取栓或早期血管腔内置管溶栓治疗是降低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病死率和截肢率的关键;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是急性腹主动脉栓塞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其有效防治是急性腹主动脉栓塞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富硒枸杞抗肾脏衰老作用的形态学定量研究

    目的: 探讨富硒枸杞抗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衰老模型,以10%富硒枸杞水煎剂连续灌胃42d,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BI2000图象分析系统对小鼠肾脏各项形态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富硒枸杞实验组肾小球形态大小,肾小球硬化率,肾组织内微血管指标,肾小球平均细胞数,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较老年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富硒枸杞具有较好的预防或延缓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观察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影响,探讨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结果:阴脱汤能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AM、NO水平(P<0.05).结论:阴脱汤(YTT)可通过调节ET、AM、NO水平等作用治疗失血性休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佳实验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满山红挥发油的佳实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h,萃取率3.82%,水蒸汽蒸馏提取得率0.24%.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65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β、IL-6及IL-8的浓度. 结果:CHB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B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 结论:TNFα、IL-6和IL-8参与CHB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8在判断CHB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作者对936例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45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病人中,术前全部B超确诊,术前与术中诊断相符,无一例术中行胆道造影,主要凭术前B超、临床表现、术中医生经验判断而未作胆道探查,造成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结论: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主要与术前胆道结石的漏诊、术中医生的主观臆断有关.预防应从术前、术中二个环节着手,术前应尽可能的明确诊断,尤其对可疑胆道结石病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显著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且准确率高,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20例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将20例颅内感染的患者行腰大池引流加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20例颅内感染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首选腰大池引流,有望治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技巧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17例恢复良好,4例预后较差,无死亡病例. 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有机化学教学难点问题的有效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是化学、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主干课及与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影响系统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继而影响培养人才质量,有效解决难点问题,对整个有机化学系统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对进行有机化学的立体化学,电性效应,芳香烃定位效应,杂环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等五个重、难点内容有效教学进行阐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褶合光谱法同时测定阿司匹林Vc泡腾片中二组分的含量

    目的:用褶合光谱法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同时测定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中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二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褶合光谱为基础,结合当前优秀的数值计算方法-偏小二乘法(PLS),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二组分的含量褶合曲线分析.结果: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2% 和 101.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89 % 和2.97%.结论:此方法不需要分离,即可同时测定吸收光谱互相重叠的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中二组分的含量,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在生产过程实现对药品质量的监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