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斯奇康注射剂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63例疗效观察

王明志

关键词:尖锐湿疣, CO2激光, 斯奇康注射液, 免疫
摘要:我科于2000-05~2001-08使用斯奇康注射剂(长沙九芝堂制药集团生产)联合应用CO2激光随机治疗尖锐湿疣63例,同时用CO2激光机单独治疗59例尖锐湿疣做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供皮区创面应用凝血酶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1-01~2001-01,将凝血酶用于烧伤供皮区创面40例,试图减少创面的血液丢失,效果满意.

    作者:郭福海;赵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对策

    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和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以胸痛或心痛区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WHO的分类将初发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及恶化型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自1999年6月开始,我科对不稳定型心绞痛192名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范巧菊;陈桂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测定及意义

    一氧化氮被认为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观察了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变化,并与同期非脑血管病体检者比较,对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桑川;王凤芝;李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施他宁对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施他宁即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用于静脉注射,是白色冻干的无菌无热原质粉末.适用于胰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胰、胆和肠瘘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等.我院自1997年应用施他宁,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重症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998-01~2001-12重症胰腺21例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孙凤英;李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并发肺不张的原因及对策

    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因呼吸肌麻痹,延髓麻痹,吞咽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减弱而感到喘憋,当极度呼吸困难时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这样气管切开术后的重点在于护理,尤其对其并发症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往往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现将肺不张的原因及处理阐述如下.

    作者:朱英丽;涂利丽;李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至呼吸骤停1例的急救及护理

    本文针对一例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进行十二指肠巨大息室切除术,病人在术中突发呼吸骤停的报道,介绍了该患者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护理,半小时后恢复自主呼吸的过程,以及对年龄较大的病人手术应注意的要点进一步论述,以便得到同行们的关注.硬膜外腔阻滞是一般较大腹部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整个麻醉过程中,需要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认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抢救,分秒必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完全.我们在手术中遇到一例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20min后突然呼吸骤停患者,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芹;宋俭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病毒唑联合输液致不良反应3例

    病毒唑(利巴韦林)注射液是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不适当地将病毒唑联合输液,如病毒唑加头孢唑啉,病毒唑加青霉素,病毒唑加庆大霉素等.2000-01~2001-01,我们遇到因病毒唑联合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有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白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心痛定治疗哮喘持续状态20例临床观察

    1999-01~2001-11我们应用山莨菪碱合用心痛定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4~64岁.全部病例均有多年支气管哮喘发作史.其中感染性哮喘13例,过敏性哮喘7例.经抗感染、吸氧,应用平喘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无效,且呈哮喘持续状态.2 治疗方法

    作者:李月森;杜海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80例慢性乙型肝炎营养饮食的效果分析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即以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相辅的三结合原则,其中营养饮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因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影响预后者占一定比例,为取得满意疗效,做好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营养方法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李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半结肠破裂一期修补外置10例体会

    左半结肠破裂后为避免肠瘘,一般行近端造瘘,二期闭瘘术.近10年来我院收治左半结肠破裂病人10例,一期修补后将修补处外置于腹腔外,避免了二期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升高及其临床意义

    我院对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在临床检测重要生化指标的同时,检测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发现AFP均有升高,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贤;杜凤梅;温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是80年代人工合成的具有口服活性的PGE衍生物,近年来各种资料证明,对终止中、晚期妊娠有一定的作用.而催产素静滴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足月妊娠引产方法之一.为此,我院将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并进行同期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李淑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尺神经卡压症17例手术治疗体会

    尺神经在上肢走行过程中可因肌肉肿瘤、肌腱囊肿、尺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束缚及肱骨内上髁增生肥大等综合因素造成尺神经卡压,肱骨内上髁部肘管内受压及腕掌侧尺管卡压为典型.个别病例尺神经可在肘管和尺管二处同时受压产生症状.有的学者把这种病例称为尺神经双卡综合征.本院1990~2001年共收治尺神经卡压症17例,其中双卡综合征2例,由于症状典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均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盛玲深;李朝胜;金振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可高达7/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而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因垂体腺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因此垂体腺瘤的根治尤为重要.我病房于1999-03~2000-12共实施了18例垂体腺瘤的全切术.由于术后的良好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使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本组患者均健康出院.现就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竹;孟文;刘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调整pH值对成品中葡萄糖输液含量、pH值及5-Hmf量的影响

    葡萄糖输液在生产中,生成的含量、pH值、及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输液中间品pH值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三项指标的稳定性.在多年的制剂和药检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定的规律.就是说pH值在4.4~3.8之间时输液含量稳定性较好,pH值在3.8~4.8时5-Hmf的量较低.根据以上经验我们做了个实验,为输液中间品pH值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张茂民;刘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敌敌畏中毒急救护理

    1995-01~2000-12我内科共收治误服敌敌畏致急性中毒病人28例.因误服量及时间长短差异,症状轻重不一,经抢救除一例死亡外,其它27例住院7~17d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孙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脂肪瘤摘除术诱发心肌梗塞1例

    患者男,75岁.因左大腿肿物1年伴麻木,于2001-01入院.体检:左大腿内侧可触及10cm×10cm肿物,心电图正常.既往无心血管病病史.诊断:左大腿软组织良性肿物.入院后第3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大腿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无副损伤及不良反应,术后病理诊断:左大腿骨膜旁脂肪瘤.病人回病房40min后感心前区不适,恶心、呕吐一次.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损伤.给予肌注吗啡5mg,持续高流量吸氧.0.9%盐水300ml,异舒吉20mg,每分钟15滴静滴.术后4h,复查心电图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转入内科抢救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杜海亮;李月森;刘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31例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比较其与开放性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经后腹腔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31例,并回顾分析比较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本组均获成功,腹腔镜手术用时30~110min,平均50min,术后恢复快,18例随访1~12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技术安全可靠,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作者:黄毅;王铁岩;李少宾;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2%利多卡因溶液配制青霉素皮试液万例临床观察

    1990~2001年至今,我院门诊注射室由过去用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改用0.2%利多卡因溶液配制(称利多卡因试验),共完成一万例.经观察局部红肿,假阳性为2%,比生理盐水皮试(称生理盐水试验),假阳性率4.5%,下降50%,且在一万例利多卡因阳性中,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证实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同时减轻了疼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玲敏;姜影;马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腹腔穿刺术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的诊断方法.我科1993~1997年对部分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共进行了384例431次腹穿,穿刺阳性率达96.4%.体会如下.

    作者:宋俭铭;张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