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简易局部用药法

马丽华

关键词:局部用药法, 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 咽喉炎
摘要: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的病人,咽喉部红肿疼痛明显,全身用药效果欠佳,用药时间也较长.在治疗中,我们通常采用全身用药加超声雾化吸入,控制感染,减轻局部症状.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采用局部用药,代替雾化吸入,便于家庭及条件设备较差的乡镇卫生院使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多脏器损伤的救治体会

    腹腔多脏器损伤,病情危重且复杂,多伴有休克,治疗不及时常致死亡.我院1996-07~2000-12共收治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元宝;于明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血栓康致过敏反应1例

    康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经过进一步提纯精制而成的液体制剂.该药能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等.我院临床应用中出现一例迟发性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刘宝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的治疗护理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又称浓漏眼,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经产道时受到感染,少数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纱布或衣物感染,出生后24~48h发生炎症,是盲童的主要致盲病.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新生儿淋病性眼炎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经过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世敏;杨秀芝;李广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虎茵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MDA、GSH-Px及SOD的影响

    目的:观察虎茵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MDA、GSH-Px及SOD 的变化.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高、低剂量的虎茵汤对肝损伤时MDA的含量,GSH-Px及SOD活性.结果:虎茵汤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提高GSH-Px、SOD活力(P<0.05).说明虎茵汤对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玉珍;路雅真;王淑湘;刘蕾;王丽敏;栗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泰乐注射液对小鼠体内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泰乐对小鼠体内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的影响.方法: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血药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泰乐对小鼠体内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速率和结合代谢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肝泰乐不能作为治疗肝炎的主药,单用肝泰乐对解毒作用影响不大.

    作者:李杰滨;李学彬;谭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痉挛所引起的心脏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本文对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5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太和;王宇峰;苗洪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简称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将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第三产程胎头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对照组于第三产程胎头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产后2h的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后出血分别为156±58ml及265±72.6ml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

    作者:郭丽君;张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穿针外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

    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由于患者年龄大,体质差,故不宜行较复杂的手术固定.以往采用牵引治疗,但因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从1993年起采用穿针外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孟宪民;李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分析

    我们总结了自1996-09~2001-12中收治的与妊娠有关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2例,分析如下.

    作者:房淑清;范东旭;霍静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辛伐他汀.方法:应用OASIS固相萃取注柱提取血浆中辛伐他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250mm×4.6mm,5μm),内标物为洛伐他汀,流动相为0.1%磷酸液(用氢氧化钠调致pH4.5)-乙腈30:7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2ml.min-1.结果:辛伐他汀在1.0~4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在98%~104.0%之间,日内、日间RSD在5.8%~8.6%之间,低检测浓度为0.8ng.ml-1.结论:本法快速、灵敏、高效,适于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林鹏;金国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Dieulafoy病的诊治体会

    Dieulafoy病是一种粘膜浅表溃疡下恒经动脉破裂所致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之一,现就我院1990~2001年诊治的8例Dieulafoy病,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诊断糖尿病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医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并结合有关的数学方法,通过建立血糖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找到了一个用来解释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可靠准则,该结果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天明;赵鹏起;鲁立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致类甲肝反应1例

    我县1998-07某街道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110人次,发生1例以黄疸为主的类肝炎反应.该儿童平时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未患过病毒性肝炎,亦无肝炎病接触史,在40d内无外出史及输血史,基本排除接种感染甲肝的可能性.患儿曾接种过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三联、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和流脑疫苗,均无不良反应,附病历如下.

    作者:张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

    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院1999-05~2001-05间,经手术或病理穿刺证实的148例甲状腺肿瘤声象图分析,回顾甲状腺肿物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及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邹晓娉;黄雪兰;苗志杰;郑笑娟;邹清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骨质增生临床体会

    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人从1994年利用中药秘方,纯中药治疗各类骨质增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如下报道.

    作者:陈铁林;方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五加生化胶囊减轻药物流产出血的探讨

    自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安全、有效、方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然而,药物流产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主要是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出血过多.如何减轻药流后出血已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采用五加生化胶囊治疗本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雯妍;张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谈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医学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内容逐渐加深,特别现在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理论水平、基本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一次性护校教育以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我院自1980年以来,针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及实际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一个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已逐步形成.现将我院对护理人员的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介绍如下.

    作者:孙静;王庆双;张金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AIgGAM、GMP-140在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的改变意义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 G A M)的表达,提示了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正常血小板并不存在GMP-140,其PAIg 亦不应表达.乙肝患者由于长期受HBV侵害,骨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或者血小板受到病毒或毒素刺激后发生活化,释放胞内颗粒内容物,使血小板破坏量增加,并随免疫功能的失衡情况,产生相应的抗血小板抗体,且随病程的迁延、病情的加重而变化.本文对33例急性乙肝(AH),52例慢性乙肝(CH),33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循环血中PAIg G A M,GMP-140进行检测,配以57例健康人(CTL)对照,结果PAIgG A M是,CTL和AH组与CH和L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GMP-140是AH组和CH组明显高于CTL组(P<0.01),LC组与CTL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王凤英;于德军;徐志峰;陈景芬;李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早期血糖与预后分析

    急性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5~2001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11例,对其早期血糖变化进行分析.

    作者:吴登宏;张孟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街道扬尘粒径特征及污染贡献研究

    本研究通过测定街道扬尘粒径大小以及扬尘中Bap含量,分析了街道扬尘的粒径特征和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同时提出估计街道扬尘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的简便计算模式,并计算出街道扬尘对1.5米高度贡献为22.6%~38.6%.

    作者:邱洪斌;李兴洲;赵红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