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10项分析仪测定尿液的影响因素

周奎臣;周奎娟;康在双

关键词:尿10项分析仪, 尿液测定
摘要: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人们操作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假阳性、假阴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枯萎卵17例分析

    宫腔内空胎囊大于8周,无胎芽或仅见一小胎块称枯萎卵我院自1999-10~2001-10共检查诊断枯萎卵17例,患者均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都有明显的停经史,多数有早孕反应.检查时都适度充盈膀胱,所有病例经人流术后均正实为妊娠囊,非假胎囊.本文就枯萎卵诊断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徐秀芳;凌巍山;许静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羟基磷灰石(HAP)电镜样品制作

    羟基磷灰石用作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即作为人体某个组织替代材料(复合材料)[1]的前景可观.随着对其特性的研究不断深入,这种可能性也在加大.因羟基磷灰石具有一定形态特性,故对其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然必要.在此介绍其电镜样品制作方法.

    作者:陶佳南;冷莉莉;李慕勤;孟祥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鼠掌老鹳草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老鹳草为传统中药,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1].在临床上常配伍不同药物治疗关节炎,胆炎,胃炎等病[2].鼠掌老鹳草作为老鹳草的药材来源之一,分布较广,作用较多[3].为了进一步试验鼠掌老鹳草的药理作用,本文用鼠掌老鹳草的水煎剂进行了抗炎,镇痛作用初步药理实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丽敏;刘娟;刘蕾;路雅真;傅正宗;赵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清热解毒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清热解毒冲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肝,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浩;孟庆玲;吴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宫颈妊娠3例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休克.我院自1995~2001年间共收治宫颈妊娠3例,均采用局部注射甲氨蝶(MTX)保守成功,从而避免切除子宫,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仙灵脾对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增加并发症和残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仙灵脾对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临床上可用的具有调节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

    作者:牛效清;王振;李长红;刘忠柱;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重复肾下肾积水1例

    患者,男,31岁,因持续性中上腹痛2d,阵发性加重伴恶心,于2002-05-14入院.体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压痛以左上腹为著,静脉排泄造影(IVP)示左肾未显影,CT示左肾重度肾积水,皮质薄如纸,中上部有部分肾组织,有完整的集合系统.于2002-05-22行部分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增大,左肾上极少许肾组织,中下部大量积水,下组肾,肾盂输尿管交接处狭窄.在上下组肾交界处分离,下组肾动脉,肾静脉分别7号丝线结扎,下组输尿管电刀切断,7号丝线结扎将下半肾切除,病人于2002-06-03痊愈出院.

    作者:牛文斌;刘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丹参酮对大鼠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对缺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以新生24h内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制备缺氧、氧自由基损伤模型,观察神经干细胞损伤后变化,MTT比色法测定OD值.结果:丹参酮对缺氧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在同等剂量条件下,丹参酮对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强.结论:丹参酮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氧自由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巢红艳;朱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10项分析仪测定尿液的影响因素

    随着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人们操作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假阳性、假阴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奎臣;周奎娟;康在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休克组的家兔血浆ET水平各时段均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组仅在治疗后30min家兔血浆ET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其他时段与休克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休克后1h、4h、8h休克组E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经药物治疗的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李守文;李晶;刘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建立一种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有多种造模方法,包括电凝法、动脉夹闭法、细线结扎法、气囊栓塞法、光化学诱导法和内皮素-1诱导大鼠中动脉栓塞法等.插线法是1986 Koizumi[1]首先在日本创立,用4~0尼龙缝线从颈外动脉,经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沿颈内动脉插到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分叉处,造成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血供骤减甚至中断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景涛;阮洋;王柏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气管肿瘤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例

    1 病例报告例1,女,60岁.1996年12月入院.反复哮喘6mo,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抗炎解痉可缓解,因呼吸困难1w转我院近一步诊治,查:脉率112次/分,呼吸32次/分,端坐体位,双侧胸廓呼吸运动对称,双侧肺脏可闻及哮鸣音,胸片示双肺过度充气状态,未见肺内病变.

    作者:邢宇彤;孙云晖;周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通脉脂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脑梗塞发病率日趋增高,虽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致残率仍然不减.我们应用通脉脂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立滨;焦贵银;苗青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醛甲酚与碘仿对慢性根尖周炎效果的治疗分析

    为了探讨药物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本组收集2001-08~2002-08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忠豪;王春艳;林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是因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常发生在前臂掌侧和小腿,单发生在手部的并不多见.我院1993-04~2001-12共收治21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黄丛春;蒋志学;辛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01~2001-01共收治4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对这些病例的诊断,取得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林迎春;李文东;刘芳;杨顺勇;陈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FGF、EGF联合应用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EGF和bFGF联合应用后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EGF和bFGF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及诱导贴壁的细胞分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bFGF和EGF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扩增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诱导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结论:bFGF和EGF除了具有促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外,还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作者:张晓梅;徐忠烨;朱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为探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将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联合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5%和对照组(40%对6.3%,P<0.01和80%对12.50%,P<0.01),提示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作者:刘祥忠;孙迪;邱守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骨矿含量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水平的观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骨矿含量(BMD)、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骨密度仪测定37例脑瘫患儿和28例正常儿骨密度,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PTH,CT.结果:脑瘫患儿BMD,血PTH,C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脑瘫类型有关.

    作者:陈秀洁;柴国禄;许宏伟;李晓捷;谭丽艳;孙彦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的变化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肝硬化大鼠血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及血钙、磷水平与肝性骨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大鼠血中甲状旁腺素升高(P<0.01)、降钙素降低(P<0.01)、血钙降低(P<0.01)、血磷升高(P<0.01).结论:肝硬化大鼠血甲状旁腺素及降钙素水平的变化与肝性骨营养不良之间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锦程;李艳萍;陈立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