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晓彬;李润英;沈成华;王振强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常累及肋间神经分布及腰部,水疱基底且呈红色故中医称缠腰火丹,又呈长条状分布故又名“蛇盘疱”,临床上常见病并且也是疑难病.患病部位炽热疼痛难忍,治疗不得当1~2月不愈.重者3~4月不愈.近二年来我用龙胆泻肝汤治疗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丽华;张普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疱疹性口炎系单纯性病毒(HSV)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应用中药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口炎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亚滨;徐静;孙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25岁,主诉:左下腹隐痛半月.此患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腹痛,持续了3h后自然缓解,曾来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左侧卵巢囊肿,无其他不适感,现无不良反应,要求住院手术治疗.既往史:习惯性便秘、余无异常.查体:生命指征平稳,心肺听诊正常,腹部无著征.专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柱状,无糜烂及裂伤,子宫正常大,前倾前屈位,质硬,活动良好,在子宫左上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近手拳大小,外形规整,无压痛,活动尚可,右侧附件区触之无增厚.辅助检查:盆腔B超探查:在子宫左侧可见90mm×67mm囊性肿块,盆腔少量积液提示:盆腔囊性肿块.临床诊断:左侧卵巢囊肿.术中所见: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未见肿物,在子宫左侧盆腔可见约超手拳大囊性肿物,壁光滑较厚,触之有变形感,上端与结肠相连,下端通向直肠部位,请外科医生会诊,确定为先天性巨结肠,然后逐层关腹,7d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输血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的今天,成分输血以提高疗效,减少免疫性反应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就本市1998~2000年成分输血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作者:曲静波;王依波;董瑜;张小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它是近些年来应用于临床上的一种修复方法.它美观、有弹性并且没有金属卡环,对邻牙无损伤且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我科对近年来出现69例107颗缺失牙的隐形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姚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病症,近年来报道患病率及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尤其儿童患病率增高较明显.每次治疗都常规静点抗生素、激素、茶碱方法,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用0.3%舒喘灵和0.02%爱喘乐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姚洪梅;钟茹春;孙宽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观察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家系四代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随访二年,并探讨了肌电图、H反射、大脑诱发电位与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复新;王志群;乔香兰;王明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对5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气管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学提供一个基本理论和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用XN-5型自动电子计时粘度仪和国产方型毛细血管式细胞电泳计时器.结果和结论:慢性气管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1).
作者:李凤霞;郑那佳;刘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肾炎四味片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ixon模型研究了肾炎四味片对家兔急性血清病肾炎(AESSR)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肾炎四味片对急性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以提高补体活性及补体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这是导致组织损伤的原因,肾炎四味片可以促进其分泌达到治疗肾炎的目的.
作者:孔欣冰;张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而居第3位.尤其是重症肠梗阻病情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休克并造成死亡.临床处理时应高度警惕.我院1994~1999年间共手术治疗各类肠梗阻318例,其中肠绞窄坏死32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闫雷;景绪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亢是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已被广大普外医生所熟悉.我科自1999年对60例患者改进了甲状腺手术操作及引流方法,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白庆林;彭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一般认为氯氮平不会或很少导致强迫症状,我们遇到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涛;赵仁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离断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应用离断性肾盂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成功,远期疗效好.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UPJO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架引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舒启安;孙友文;诸禹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单纯髌骨巨细胞瘤在国内外文献报告少见,我院于1998-08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井庆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天麻、黄芪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作用.方法:对60~75岁经临床诊断为健康的老年人,将天麻、黄芪制成胶囊,口服3个月,3个月后测定血中HOP含量.结果:服药后比服药前血中HOP明显升高(P<0.01).结论:天麻、黄芪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杨学东;王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合成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并应用(HCHO)n/HCI系统进行氯甲基化,获得了满意的收率(90.4%).结果:采用新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
作者:李敬芬;李锦莲;毛桂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于1999-09~2000-09对14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电烧灼后,采用干扰素加氟嘧啶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立艳;王勤忠;张希久;裴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梗塞一直是神经科为常见的疾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特别高.到目前为止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提倡的急性期溶栓疗法,因其选择适应证较为严格也不能广为推广.目前我院主要采用中药活血化瘀同西医结合治疗,1998年至今应用水蛭、地龙复方注射剂(疏血通)结合西医治疗152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金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通过影响门脉压形成的前向机制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效果,已广泛应用于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类药物在基层医院的使用,应用垂体后叶素须达0.2~0.4u/min剂量.副反应发生率高、且疗效并不理想.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不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情况下,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基础上,联合硝酸甘油持续静滴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作者:徐克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