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蝎定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王凯旋;毕明刚

关键词:天蝎定痛散, 小鼠, 镇痛作用, 5-羟色胺
摘要:目的:探讨天蝎定痛散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天蝎定痛散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疼痛反应时间的影响,观察该药对小鼠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能够明显减轻小鼠扭体反应和明显延长疼痛反应时间,明显改善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结论:天蝎定痛散能够明显改善实验小鼠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护理

    沟通与交流是人类之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信息传递,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对疾病的表现也有其特点,而不同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的老年人的性格温和,易于交往,但有些老人性格古怪,难与之沟通及交流,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缺乏同家人的沟通交流,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困难,使他们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因此,针对患者对不同疾病的心理状态,应了解妨碍与老年人交流的因素,对各个阶段的患者心理有所了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进理解,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淑英;李志芳;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输尿管息肉脱入膀胱1例

    患者男,17岁.因右腰痛伴肉眼血尿2天急诊入院.查体:右中、下输尿管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右肾区叩痛明显.尿常规:WBC(++),RBC满视野.B超示右肾盂少量积液,右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Ivp示右肾盂、肾盏、输尿管未显影,膀胱右侧壁可见充盈缺损.膀胱镜检见膀胱右侧壁不规则肿物,约5cm×5cm,灰绿色,右侧输尿管口未见.术前诊断:膀胱占位病变、右肾积水.限期行手术探查.下腹正中切口,切开膀胱见膀胱右侧壁5cm×4.5cm灰绿色葡萄串状肿物,有窄蒂从右输尿管口脱出,“蒂”能拉入膀胱少许.于膀胱外分离右输尿管,中下段输尿管增粗,迂曲,直径1.5cm,其内充满灰色串状肿物,距输尿管口约13cm处可见一窄蒂,基底0.3cm.切除肿物,输尿管行端一端吻合.置D-J管.术后病理:息肉全长18cm,呈葡萄串状,灰色,脱入膀胱部分呈灰绿色,表面光滑,肿物被覆正常上皮,间质为结缔组织.病理诊断输尿管息肉.术后二周取出D-J管,痊愈出院.

    作者:黄绪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120例分析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是目前性传播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已超过淋病.即居性病门诊之首位.在NGU中,40%~50%由沙眼衣原体(CT)引起,20%~30%由解脲支原体(UU)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道炎、宫颈炎的症状.该病有时呈慢性、多发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一般以西医治疗为主,即抗生素治疗,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副作用大,且有一定的耐药率.近几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NGU,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宏;魏宏;张金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目的:探索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合成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并应用(HCHO)n/HCI系统进行氯甲基化,获得了满意的收率(90.4%).结果:采用新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羟基-3-氯甲基-5-甲基苯乙酮.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

    作者:李敬芬;李锦莲;毛桂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数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肿瘤的病理分级、部位、体积、预后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脑星形细胞瘤的VEGF及微血管数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中VEGF高表达,并与微血管数相关,VEGF的表达强度及微血管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生存率及某些部位有相关性,而与肿瘤的体积无相关性.结论: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数均可做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穆林森;孙晓东;郎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纹刺后迟发性皮肤反应的探讨

    纹刺术是现代修饰、美化眉、眼、唇部的一项新的美容技术,很受众多女性的青睐,我院自1991年至今共纹刺眉眼唇部患者2620多例,其中出现迟发性皮肤反应26例,经过处理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永安;段峰;杜晓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对手术病人监测的护理体会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血氧化水平的无创伤性连续的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手段.可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早发现低氧血症,为病人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我科自1999-01~2001-01对491例手术病人进行连续监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监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鑫;宗欣;王爱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1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笔者采用在第三产程早期,产妇舌下含服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卡孕栓1枚的方法,以产后2h失血量≥400ml作为诊断标准,经130例临床观察发现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立娟;韩英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中NO与ET的测定

    目的:了解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血浆中NO,ET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7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浆中NO,ET浓度.结果:血浆NO,NOS,ET在肾病患儿,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4.90±9.74μmol/L,13.84±3.44 U/mL,194.41±46.42 pg/ml);(80.46±13.43μmol/L,32.20±3.80U/mL,79.02±13.37pg/ml).肾病患儿NO,NOS值显著降低(P<0.01),ET值显著增高.NO与NOS呈正相关(r=0.8798),NO与ET呈负相关(r=-0.6965).结论:血浆NO,ET的浓度变化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吴祥红;关雪莲;王海燕;孙宝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四代4例神经电生理观察

    本文观察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家系四代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随访二年,并探讨了肌电图、H反射、大脑诱发电位与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复新;王志群;乔香兰;王明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支原体主要是解脲脲原体(UU)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尿结石、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也是女性盆腔炎的病原菌,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并通过血液、骨髓感染新生儿.对免疫缺陷个体的研究发现UU易于在这类人群中导致NGU.由于解脲脲原体缺乏细胞壁,所以B-内酰胺类等抑制细胞壁合成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无作用,而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药物,又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对支原体进行药物试验检测,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特别是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曹凤宇;张自谨;张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凝治疗眼部周围汗管瘤体会

    汗管瘤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皮肤病,呈现中央轻度萎缩和边缘堤状隆起的角化过度性损害.我院1997~2000年共收治18例,均采用电离子治疗,经术后1~6月的随访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邵丽娜;宋英华;卢玲;孙学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在β-环糊精包含物中吡罗昔康含量的测定

    吡罗昔康(Piroxiacam)为非甾体抗炎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急性肌肉骨骼疾患等,包括腱鞘炎、肩周炎、扭伤,各种劳损和腰痛.由于吡罗昔康被β-环糊精包含,其含量测定相应困难,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含物胶囊中吡罗昔康的含量.该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等特点,能排除杂质,减少干扰,达到结果准确的效果.

    作者:王彬;徐立浩;张守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麻、黄芪对老年人血中HOP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麻、黄芪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作用.方法:对60~75岁经临床诊断为健康的老年人,将天麻、黄芪制成胶囊,口服3个月,3个月后测定血中HOP含量.结果:服药后比服药前血中HOP明显升高(P<0.01).结论:天麻、黄芪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杨学东;王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佳木斯成分输血现状调查

    在输血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的今天,成分输血以提高疗效,减少免疫性反应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就本市1998~2000年成分输血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作者:曲静波;王依波;董瑜;张小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腹水的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疫原性传染病.1997-01~2000-12我们观察了4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现8例在低血压期至多尿期之间出现一过性腹水,量多少不一,与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以往很少有此方面的报道,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成;董来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体会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儿科急症,如不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出现肠坏死,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我院1997~2000年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11例,疗效满意,现就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云波;魏文华;姜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自体血回输技术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我国年用血量在800吨左右,其中外科用血约在600吨左右,2/3的库血是在手术室输入的,但它却正在被情的消耗和严重污染.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表面抗原(+)的约1.2亿,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的约3000万.同时,我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也在悄然增多.虽然现代化的检验技术使输血变得更安全,但献血员在潜伏期内的血清传染病在目前的检测手段中仍难以测量,有多少病人因输血而感染肝炎、艾滋病或其它疾病难以统计.如何少输血、安全输血,把输血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减到低程度,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自体血回输(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就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输血方法,能够避免同种异体输血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现就自体血回输的优缺点、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分析如下.

    作者:史红宇;周刚;张福亭;孙兆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头位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的并发症, 危害母儿的安全,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268例头位胎膜早破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慧;叶丽丽;明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变化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升高的机理.方法:选择40例施行子宫切除的硬膜外麻醉病人与等数量的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母指皮温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硬膜外使用利多卡因后皮温逐渐升高,30min后皮温达到高35±1.1℃,持续45min左右,皮温开始下降.对照组的病人大隐静脉直接滴注利多卡因后皮温没有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后皮温升高是利多卡因阻滞了交感神经,与中枢控制无关.

    作者:刘玉秋;何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