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黄岩松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 小骨窗开颅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微创化和减少周围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方法:利用小骨窗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治疗20例高血压脑出血,比较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结果:20例患者的重残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术后24h GCS计分较常规手术组明显提高.讨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和重要的豆纹动脉穿通支,减少因手术引起的继发性血管损害和血肿周围脑组织梗死.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结核术中副损伤的处理

    我院自1984~1997年共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2872例,术中造成副损伤17例,本文对术中损伤病例进行分析,供参考.

    作者:解文民;高春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种装璜材料燃烧所致伤害与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随着人们对房屋装修标准的提高,装璜材料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易燃品.现代化建筑中,特别是商店、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不仅使用了大量的这类材料,而且种类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伤害就不仅仅是来自高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燃烧所释放出的几百种、甚至是上千种有毒气体,对现场人员造成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作用,将是多方面的.如何正确处理这类伤病员,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得以控制,把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到低限度,是现代灾难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李武祥;袁丽华;李利明;钟岩;张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对策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笔者对我院1989-10~1999-10住院的24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的治疗对策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作者:薛玉红;赵长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胸骨肌2例

    尸解例一:成年男性、身高约180cm,体重在80kg左右.在胸骨两侧胸大肌表面有四束形状不一的胸骨肌,其两侧肌腹形态和起、止均不一致.观察测量如下:右侧为单腹,紧贴胸骨右缘,下方起于胸骨右侧四、五肋间隙,向上止于右胸锁关节,全长为15cm,肌腹长7cm,宽为2.5cm,上、下两端均以肌腱附着.左侧为三束肌肉,内束距正中线1cm,内束起于四、五肋间隙,向上在第二肋间隙与外束汇合以肌键止于胸骨角,肌腹全长7cm、宽2cm;外束起点分两处,外部分起于第六肋骨,内部分起于左侧腹直肌外缘及第7、8肋骨,向上在第二肋间隙与内束汇合止于胸骨角,肌束全长为16cm,肌腹长13cm,宽为4cm;中间束起于四、五肋间隙,向上止于外束肌腱,肌腹长为5cm,宽为0.5cm.在左侧三腹中的外侧腹有一血管分布,此血管从第四、五肋间隙穿出,为肋间血管的皮支.

    作者:王树山;王守安;田秋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单针麻绳状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病.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于ALLman-Ⅱ至Ⅲ度脱位,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从1995年开始,自行设计了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配合麻绳状钢丝固定肩锁关节,同时将喙肩韧带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治疗ALLman-Ⅲ度脱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孙树立;王春江;夏春阳;于华强;安东来;胡忠谋;邓永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血浆内皮素关系的临床观察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合成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除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外,对于平滑肌也具有强烈的收缩作用.本实验观察了慢阻肺(COPD)24例及32例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作者:赵亚玲;朱庆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导尿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留置尿管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我科两年来180次导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凤华;张翠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CT扫描

    结脑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的非化脓性炎症.通过头频CT扫描能清晰地显示结脑不同病理时期的演变过程,病损类型为结核瘤,基底池渗出物,粟粒结节、脑梗塞及脑积水等,现将我院1997-01~1999-10住院结脑患者的CT扫描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敏;邱超;纪爱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出血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流行性腮腺炎、胰腺炎1例

    1 病例患者,男,60岁,以左侧丘脑出血,继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入院、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治疗.治疗过程中病人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于入院第六日诉咽痛、低热、以左耳垂为中心肿大且有触痛.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清开灵,病毒唑等静点治疗,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淀粉酶340u(我院化验正常值为100~1200u)床头B超示胰腺强回声,明确诊断为急性间质型胰腺炎,给予西咪替丁及甲磺酸加贝酯静点治疗,经上述治疗7天后症状,体征消失,化验血,尿淀粉酶示正常,B超示胰腺低回声,共住院37天,脑出血好转出院.

    作者:乔艳春;孟庆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白茅根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本实验以正常小鼠及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为对照,观察白茅根水煎剂对正常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结果:白茅根可提高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LC亚群细胞有一定影响:提高CD4+TLC百分率,提高CD4+/CD8+比值,降低CD8+ TLC百分率.结论:白茅根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付嘉;熊斌;白丰沛;陈志;闫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有散在性和地方性感染两种形式.现在研究认为,HDV是缺陷病毒,其衣壳为HBsAg,从而决定了HDV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而我国众多的HBsAg携带者,都是HDV的攻击目标.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在我地的感染状况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我们对100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庆玲;张卫东;杨贵生;白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呕吐9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原因很多,大部分属于内科疾病,小部分属于外科手术范畴.现将我院1988~1998年间入院诊断为新生儿呕吐的住院患儿98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平;何凤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葛根素致过敏性药疹1例

    患者,男,64岁,干部,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偶伴心前区疼痛和夜间呼吸困难,来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房纤颤,于1998-09-14收入院,给予5%葡萄250ml,葛根素500mg,每日一次静点,液体输完,患者颈部、前胸、出现红色皮疹,继之颜面、双上、下肢及躯干均出现散在分布0.2~0.5cm大小皮疹,立即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加2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停药2d皮疹消退后,再次静点5%葡萄250ml加葛根素500mg,用药后又出现周身皮疹,停药后经上述抗过敏治疗后,皮疹又消退,认为药疹为葛根素所致,故停用药.

    作者:汪秀媛;王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062份献血员血样复检结果分析

    临床输血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主要由血源性引起,因此对献血员的采血前及采血后进行严格的筛检和复检是避免或减少输血后感染传染病或其他医源性感染有效的措施.从1994年以来,我市血站对献血员进行了严格的各项指标的复检,并在检测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HBsAg抗HCV、ALT,梅毒有漏检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梅;邹桂华;李永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以内侧为蒂的上睑皮瓣修复重度下睑外翻

    下睑外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畸形,依据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麻痹性睑外翻、老年性睑外翻、瘢痕性睑外翻、痉挛性睑外翻等[1].下睑外翻,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由于眼睑闭合不全,可以导致结膜、角膜裸露,形成结膜炎、角膜炎,由于泪小点外翻,经久溢泪,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关下眼睑外翻的整复方法很多[1~3].对于较为严重的下睑外翻,尤其是下眼睑内侧重度外翻,溢泪严重内眦结膜炎性突出,呈赘生物状,影响美观及功能.采用颧部皮瓣、颞部皮瓣、蒂在外侧的上睑皮瓣进行修复时,效果均不理想.我们则采用蒂在内侧的上睑皮瓣修复重度下睑外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郑建金;谷永安;杜晓岩;崔乃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X线片质量的改善

    肺结核(Pulmomary tuberculosis)为结核杆菌侵袭肺脏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其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和变质三个病理特征.由于X线的成像需要穿透较厚的人体组织,故此X线胶片的影像本身较为模糊,在肺结核的增生和变质期,X线影像与局限性的肺部炎症、肿瘤,难以分辨,尤其是干酷样坏死空洞的有无,较难以确认.因而,本文采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改善胶片的质量.

    作者:巩晓杰;李铁男;白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清开灵胶囊治疗慢性咽炎389例临床体会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咽科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异.我科自1997-01~1998-03应用哈尔滨一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洲清开灵胶囊治疗慢性咽炎389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文英;李永;王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肠道蛔虫卵检查方法探讨

    肠道蛔虫卵检查在我国学生常见病防治过程中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工作,其检查方法有的地方用加腾法,有的地方用改良加腾法.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常用加腾法做肠道蛔虫卵检查,而在中国则要求用改良加腾法对学生肠道蛔虫卵检查,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改良加腾法是在加腾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道工作程序即绢虑粪便和定量板加样.为了探讨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我们于1995~1999年,在对我市中小学生粪检的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做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潘儒;李庆芬;黄春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利福喷丁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男,44岁,因患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住我院常规化疗.口服异烟肼0.3g,每天一次.吡嗪酰胺0.5g,每日三次.利福喷丁胶囊0.6g,三天一次.用药5天后,自感全身不适,皮肤瘙痒难忍,躯干部出现紫红色丘疹.皮疹迅速扩大致全身,伴高热,体温39.2℃,头痛恶心,塞战,当时给予对症治疗.两天后,症状加重,全身疼痛,皮肤弥慢性潮红肿胀,大片状脱屑,手足呈套状脱皮,肿胀处指压无凹陷.经皮肤科会诊,考虑利福喷丁所致剥脱性皮炎,停用利福喷丁,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抗过敏治疗.皮肤瘙痒减轻,皮肤肿胀逐渐消退,脱屑逐渐减少,30天后皮肤恢复正常.继续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作者:李丽;张艳华;田爱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例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女78岁,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5℃~39.5℃,并伴有意识不清1周,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肺炎、帕金氏症(原有帕金氏症史172).年初2月份气管切开,给予Newport-100型呼吸机械通气,采用A/C呼吸模式.气管切开术后76d(5月份)出现胃内溶物从气管切开口涌出,经纤维气管镜下观察,并以胃管内注入美蓝,证实气管、食管瘘.后将气管插管改装插入气道,病人情况良好.

    作者:李艳;李诚君;张秀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