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内控制感染的管理

姜广卫;谢艳波;史韶蓉

关键词:手术室, 控制感染, 管理
摘要: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担负着全院8个手术科室的手术工作,年手术量在3000例左右,特点是手术种类多,急诊手术多.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否健全,物品、空气、手、衣帽的消毒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手术室内控制感染的管理,可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自体血膜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

    应用自体血膜治疗褥疮是指:抽取病人自身的静脉血,用注射器将血液直接滴盖于病人的褥疮创面上,待血液凝固后形成一层血膜,以此法治疗褥疮,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姝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6~1998年收住的50例SAH的病人中,有26例为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宋治洁;庞洪飞;谢学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硫酸镁外敷治疗硬结60例的观察

    在结核病治疗中,链霉素一直做为主要的抗结核药物,较长时期的或间断应用.而链霉素在肌肉注射过程中,局部容易出现无菌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硬结(以下简称硬结).这不仅影响药物吸收及该部位继续用药,而且硬结存留时间较长,患者比较痛苦.过去多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但效果不佳,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药物尽快的吸收,保证化疗的完成,我们应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外敷治疗硬结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崔凤荣;苗云;柳冰;郝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HBcAb、HBcAg同时阳性的探讨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HBcAb、HBcAg同时阳性的血清标本,为了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我们对500份血清标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光;王卫东;杨梅;赵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腺癌囊性变1例

    患者,女,33岁,自述胸闷不适一个月余左侧卧位时明显.曾在一个月前诊为肺囊肿.今以肺囊肿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疫区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X线检查:右肺下野中外带一薄壁环形透光影,轮廓清晰,边界光整,无分叶、大小约3.5cm×4.0cm,内无液平.与一个月前片比较无明显改变.CT检查:右下肺后基底段见一薄壁空洞影边界光整,无毛刺及分叶,大小约3.5cm×4.0cm,内无液平,局部洞壁见轻度钙化,诊断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囊肿.手术所见: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见有一囊性肿物,已塌陷,直径约4.0cm,累及胸膜,表面无皱缩,颜色略发白,其边缘离肺裂较近颜色深.胸部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大体见病灶内有少量粉红色液性分泌物,壁为灰白色,质松软,有弹性,似鱼肉样.镜下见病灶处正常肺组织结构消失,被瘤细胞代替,瘤细胞呈腺体样排列、大小不等.核分裂可见,病断为肺腺瘤.

    作者:江海涛;谷立志;江清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痰菌检查冷染与热染法的比较

    目前,肺结核病防治中,由X线诊断转向细菌学诊断为主,特别是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尤为方便.我们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了冷染与热染法的比较.

    作者:盖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0例人工心脏起搏术病人的护理

    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以治疗严重心动过缓,防止在缓慢心率基础上发生或反复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危险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这就是临床上现已逐渐广泛应用的人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我院自1998-01~1999-12,为20例病人安置临时起搏器,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铭;张雪松;孔庆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斯奇康对感冒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疗效观察

    斯奇康是卡介苗菌体热酚乙醇提取物的灭菌生理盐水溶液,其主要成份为多糖核酸等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我们测定22例感冒患者用斯奇康3个月后OKT的变化及体液免疫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王慧丽;国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静滴加贝酯致过敏反应1例

    加贝酯全称注射用甲硫酸加贝酯,是临床上新研制出的一种非肽类蛋白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等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制止这些酶所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我院自使用此药以来,从未发生过敏现象.1998-06-09发生一例过敏反应.

    作者:吕敬华;徐丽;文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息斯敏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分析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中主要有四型反应性疾病,以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比较常见,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不易治愈,且易复发.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导致血管扩张,组织通透性增强,支气管痉挛而表现的一组过敏症状.我院自1994-02-07.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过敏新药治疗36例过敏性患者,并对疗效进行了随访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梅;郭福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对策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笔者对我院1989-10~1999-10住院的24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的治疗对策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作者:薛玉红;赵长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移行阶段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热)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发生冲突,如:低血压补充血容量,却有组织渗出、水肿、少尿,少尿者给予利尿却有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或大量输液造成高血容量综合征等矛盾存在,并且往往多数病人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无明显界限,这一矛盾就更为突出,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势必对病情转归不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细致地观察流热各期变化的特征,尤其是各期移行阶段的变化,对及时地调整治疗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人通过十几年的临床观察,对流热各期移行阶段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霞;王娟;邢淑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真菌性结膜炎18例治疗体会

    真菌性结膜炎是真菌所致的结膜疾患,我院自1996-05~1997-05门诊共诊治18例真菌性结膜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松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5例催产素过敏的临床分析

    催产素为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它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常用于催产、引产和产后子宫出血,不良反应少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1994年以来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5例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立新;艾红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阑尾嵌顿于盆腔引流管内1例

    病人男,45岁,于1995-07-08以上腹部疼痛22h为主诉,急诊以继发性腹膜炎收住院.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诊断性腹部穿刺抽出血性渗出液,CT检查提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淀粉酶1110单位.行急诊手术,术中证实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内血性渗出液约1100ml,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手术,引流管分别置于双侧盆腔及小网膜囊、肝下.术后第9天拔出右侧盆腔引流管时致阑尾脱出腹壁外.见阑尾嵌顿于引流管内,表面充血、水肿,立即加盖无菌敷料送手术室.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报告:阑尾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为预防此种情况发生,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不应过长,其侧孔径一般为管径的1/5,好使用内径0.8cm双套管.如病情需要长时间保留腹腔引流管,引流管应定期松动,必要时拔出少许,每次拔出1cm左右.

    作者:李连平;王玉明;白文彬;赵兴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催眠镇静药物中毒374例疗效观察

    纳络酮(Naloxone)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诸如昏迷、休克、急性脑卒中、新生儿窒息、肥胖症、急性酒精中毒等等都有病例报道1992~1998年我院共救治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374例,均采用国产纳络酮(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每安瓿0.4mg/ml,可经静脉、肌肉及皮下三种途径给药,首选静脉给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脑、结脑、化脑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18例病脑,9例结脑,10例化脑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病脑、结脑、化脑脑脊液及血清中TNF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化脑,脑脊液及血清中TNF的浓度较病脑和结脑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脊液及血清中TNF的含量测定可以作为病脑,结脑,化脑的鉴别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袁媛;刘红宜;王海燕;孙宝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AMI)发生的重要的原因.溶栓、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AMI有效的方法.现将我科34例病人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松;张艳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189例急救体会

    我们自1986~1998年共收治闭合性腹外伤189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喜;姚金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

    本文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2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结果表明,HIE组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按临床症状分组,重度HIE组NSE水平比轻、中度组明显升高.按窒息程度分组中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NSE可作为早期判断HIE脑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且为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郭丽;孙彦波;文香淑;唐伟;李晓捷;武小辉;尹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