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脓肿的细菌培养84例分析

吕烈光;笪宇;孙淑萍

关键词:肝脓肿, 细菌培养
摘要:细菌性肝脓肿是腹腔内感染常见病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预防和治疗上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的同时,了解病原细菌是选择有效药物的重要环节.我们对我院1988年以来的84例肝脓肿患者标本做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脑干伤诊治11例体会

    原发脑干伤临床并非少见,约见颅脑损伤的2%~5%,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约占10%~20%[1].近年来我们收治原发脑干伤11例,治疗结果尚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朱士兴;刘锐;王曙娟;马平;司宪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经皮穿针四枚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9例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我院1991年~1998年应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兴中;白洁;靳秀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左归饮治疗前后冠心病病人红细胞过氧化反应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

    本实验检测了37例冠心病病人使用左归饮治疗前后循环血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红细胞SOD、全血GSH-Px、CAT活力、血浆AOA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IF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红细胞SOD、全血GSH-Px、CAT活力、血浆AOA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IF明显降低(P<0.01).提示左归饮能减轻病人血液过氧化反应,改善红细胞变形性(ED).

    作者:崔凤起;李怀荆;赵玉珍;张建华;赵锦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野玫瑰根对硫喷妥钠麻醉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

    目的:以正常小鼠及硫喷妥钠麻醉后小鼠(简称硫麻)为对照,观察野玫瑰根醇提液及多糖成份对正常小鼠及硫麻后小鼠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T细胞亚群测定应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由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硫麻组较正常对照组CD4细胞、CD4/CD8比值下降,CD8细胞升高;服醇提液和多糖成份正常小鼠和服醇提液后麻醉组各指标无显著改变;服多糖后麻醉组CD4细胞、CD4/CD8比值下降;服醇提液麻醉组较硫麻对照组CD4细胞升高.结论:野玫瑰根醇提液可减轻硫麻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

    作者:王艳;白丰沛;付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特发性上颌窦炎性假瘤的临床与病理

    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简称IPT)是眼眶慢性炎性肿块,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表现类似眼眶肿瘤,病理形态学改变却系眶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为非肉芽肿性炎[1].而原发于上颌窦内的炎性假瘤较为少见,由于发病率低,教科书及国内外文献均很少记述,未经病理诊断前很容易误诊.本文旨在总结该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关键;张宏伟;李丙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梗塞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测定及意义

    本文对48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提示这三者参与了脑梗塞的病理过程,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雨生;吴喜娟;王道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八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1996-06~1998-06用生长抑素八肽(善得定)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42例,并与同期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范彦秋;刘俊玲;许国忠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胶囊含量

    替硝唑胶囊是临床上应用的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类新药,卫生部暂行标准中含量测定采用对照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我们根据替硝唑在0.1mol/L NaOH 0.1mol/L HCl中具有不同的紫外光谱特征,通过差示分光光度法[1],直接测定了替硝唑胶囊的含量.该法简便,定量准确,不受胶囊中辅料的影响.

    作者:王晓杰;张咏梅;祝彬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程序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体会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业务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包括: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我院自1993年应用以来,取得一定成效,具体体会如下.

    作者:邵金花;赫英贤;教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颌面动物击咬伤的急救护理

    颌面动物击咬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由于被伤害者毫无防犯,或野生动物过于凶残,病人伤情一般很急且较严重.尤其颜面部血运神经丰富,常导致流血过多而休克或由于伤情造成神经组织甚或面容永久性损害.在救治过程中,一方面在掌握颌面动物击咬伤的特点外,另方面做好病人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我院1990~1998年间共收治颌面动物击咬伤33例,现就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伟;侯立辉;于艳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血液磁极化疗法(简称血磁疗法)是在血液疗法与磁极化疗法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应用磁、光、氧的生物效应.我院于1998年5月以来,共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20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佳梅;张忠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病50例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是1,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第二代新药,临床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等,我们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观察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艳平;于莲;张丽华;孙守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酒中的乙醇浓度

    饮用酒中甲醇及杂醇油浓度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但该法不能同时测定饮用酒中的乙醇浓度,如利用酒精比重法测定,误差较大.另外,在测定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时,必须把饮用酒中的乙醇浓度折算成60度后通过计算获得,所以要求乙醇浓度必须准确,否则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我们利用气相色谱通过大量试验,摸索出同时测定饮用酒中乙醇、甲醇、杂醇油的方法.该法简便、灵敏、快速、结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新;周维民;郭晶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44例临床分析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4例.平均年龄71.3岁,手术平时间均55min,留置尿管平均时间54h.病人拔管后排尿通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术前的28.9降至术后1个月的7.2,大尿流率从术前的4.9ml/s升高到术后一个月的18.3ml/s.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和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并发症.结果认为:TUVP疗效确切,出血少,损伤小,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宋业平;秦绍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及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Ru486)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抗孕激素药物[1],已广泛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及死胎流产等.但单纯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尚不理想,故我们观察了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进行了比较.

    作者:吴英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配合救治危重型出血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出血热(HFRS)是我国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流行较广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一些危重型病人,肾损更重,死亡率更高.血液透析(HD)对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疗效.我院1996-06~1997-10,应用HD配合救治19例危重型HFRS病人,效果良好,浅谈如下护理体会.

    作者:韩艳;隋玲;吴佳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活素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我院1992~1997年,应用脑活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性痴呆19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玉锋;谢晶梅;李伟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儿童眼动脉血流的测定及与成人正常值的比较

    视神经、视网膜等眼组织对眼动脉血流的变化反应敏感,尤其是儿童,视神经、视网膜的发育与眼动脉血流的供应情况密切相关.获得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值对眼科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成人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已有人统计、测定,但儿童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未见报道.为填补这一空白,我院于1996-05~1998-04月间对正常儿童眼动脉血流速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成人正常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孟庆祥;毕东辉;关向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临界高血压20例血流变学观察及门诊治疗体会

    临界高血压(BHP)发展为高血压病及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BHP患者血流变学变化,以降低高血压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治疗体会.

    作者:贾洪波;宋丽新;朱英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盐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m)是新一代光学活性喹诺酮类抗菌剂,已于1993年在日本上市.其口服片剂具有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T1/2长等特点,同时它具有比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更强及更广谱的抗菌作用.为了广泛而有效地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我们对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国玲;夏丽文;马长青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