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酸对 IgA 肾病大鼠脾脏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

彭胜男;洪婷;应然;黄青;刘端勇

关键词:IgA 肾病, 脾脏, 大黄酸, 淋巴细胞, 大鼠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黄酸(rhein,RH)对 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大鼠脾脏的病理学变化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探讨大黄酸对 IgA 肾病机体脾免疫功能的影响,为 IgA 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8只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IgA 肾病组、大黄酸治疗组和大黄酸预防组(n =7)。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体视学方法测算脾组织内CD3+T 细胞、CD4+T 细胞和 CD20+B 细胞的数密度,用免疫荧光法测肾小球内 IgA 的沉积,用 HE 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 肾病组大鼠脾脏组织中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淋巴小结增多,生发中心明显,脾脏内 CD3+T 细胞、CD4+T 细胞和 CD20+B 细胞的数密度均有所升高,肾小球系膜区内出现了明显的 IgA 沉积。大黄酸治疗组和大黄酸预防组与 IgA 肾病组相比,病理变化减轻,CD3+T 细胞、CD4+T 细胞和 CD20+B 细胞的数密度均有所下降,肾小球内 IgA 的沉积也减少。结论:IgA 肾病大鼠体内可出现脾脏免疫功能异常增强的现象,大黄酸能有效的调节这种免疫失衡,延缓 IgA 肾病的病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穿山甲微粉与穿山甲饮片中总氨基酸体外溶出度比较

    目的:比较穿山甲微粉与穿山甲饮片总氨基酸在水中和模拟胃液中溶出度,研究微粉对穿山甲总氨基酸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穿山甲微粉和穿山甲饮片中总氨基酸不同时间点的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比较不同形态的穿山甲总氨基酸的溶出特征;采用相似因子(f2)进行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比较,对溶出曲线计算溶出参数。结果:在以水为溶出介质的实验中,5h 内微粉溶出总量是传统饮片的10.9倍;在以模拟胃液为溶出介质的实验中,微粉溶出总量是传统饮片的10.7倍。结论:穿山甲微粉化后能够提高其成分的溶出度。

    作者:王海浪;张锐;章军;陈相银;郭学东;陈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用药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系统收集近10年中药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归纳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以及药对,探讨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4年至2015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用于 KOA 外用中药方,应用 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计算,归纳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 KOA 外用中药方938首。频数分析显示 KOA 外用中药方高频药物为红花、牛膝、透骨草、川乌、当归、伸筋草、草乌、威灵仙等中药,聚类分析显示了药物的归类情况,提升能力计算指出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结论:由统计数据推导得出 KOA 外用中药方以祛风除湿、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与消肿止痛为治疗规律。

    作者:管咏梅;曾照亿;聂鹤云;陈丽华;朱懿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蒋旭宏自拟理气化痰汤治疗咳嗽经验拾零

    蒋旭宏认为,咳嗽多为外感病迁延所致,病机多为肺失宣降,痰气交阻,肺气上逆,并提出理气化痰、宣肺止咳的治疗原则。自拟方由半夏厚朴汤、升降散、泻白散、三子养亲汤加减化裁而成,据症加减以治疗痰气交阻之咳嗽。

    作者:石佳;邹斌杰;蒋旭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王会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防治经验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尤擅长于中西医结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治疗,王老多根据“治未病”相关理论,秉承师训遵循“气血”学说,同时又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早防早治是治疗 OSAHS 的关键,并根据该病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未病先防,知因防病;痰瘀虚并治,标本兼顾”的治疗法则。本人有幸师从王会仍教授,侍诊抄方学习多年获益甚多。今整理其学术思想如下。

    作者:申立国;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浅谈青春期崩漏的诊治

    青春期崩漏是临床常见病,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女性常常给父母带来很多担忧与恐慌。本文主要从青春期女子生长特点及青春期崩漏的病因论述,结合各医家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观点,以调整阴阳,和中补脾为法,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浅谈对青春期崩漏的诊治。

    作者:王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科研实践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文章介绍了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科研实践班”尝试采用创新学习方式,优化科研环境,设立竞赛机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阐述了主动学习模式建立之后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构建基于科研实践教学的中药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

    作者:祝婧;曾文雪;钟凌云;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肾强精颗粒中肉桂酸有效成分的水提取工艺考察

    目的:优选补肾强精颗粒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水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肉桂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肉桂酸含量,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补肾强精颗粒水提取工艺。结果:补肾强精颗粒的佳水提取方法为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时间2h。结论:采用该水提工艺,水提取物中肉桂酸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作者:谭小辉;陈胜辉;熊青;龚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 EGFR 抑制剂所致皮疹研究进展

    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相应的副反应也日益明显。皮肤毒性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皮疹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具有抗癌减毒的作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减少皮疹的发生或加速皮疹的消退。笔者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治疗等方面,就中药治疗EGFR 抑制剂(EGFRI)相关皮疹进行综述。

    作者:胡梦奕;陈培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正交设计优选微波辐射下依达拉奉的合成条件

    目的:以微波辐射法合成依达拉奉,并利用正交设计法探索微波辐射合成依达拉奉的佳反应条件。方法:以反应原料比、反应溶剂量和反应时间为三个因素,采用 L9(34)试验方案,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佳反应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合成条件为苯肼:乙酰乙酸乙酯1:1,乙醇12.5mL(苯肼为0.1mL 时),微波辐射反应12.5min,按上述佳反应条件重复实验,所得结果稳定,将传统的3~5h 缩短至12.5min,收率提高至37%以上。结论:该条件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能耗,绿色环保,符合绿色发展。

    作者:叶增辉;刘燕华;沈虹;艾阳文;胡亚;王晨;王增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温成平汗法治疗免疫性疾病临床经验举隅

    温成平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简述了温教授用汗法治疗免疫性疾病的经验,如荨麻疹,银屑病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莎莎;游玉龙;温成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少阳为枢”理论看柴胡桂枝汤的拓展应用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其初含义是太阳外受风寒,逾日未解,内陷少阳,而外证未除,故少阳太阳并病。但是后世应用不仅限于太阳少阳并病,而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这主要是基于“少阳为枢”的病位病机特点。从“少阳为枢”之生理到“少阳失枢”之病理进行细致讨论,并举典型案例以求印证。

    作者:吕雅景;刘英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的探讨

    目的:探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路径;方法: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与“大健康”有关的政策解读,分析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特点;结果与结论:大健康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有搭建“互联网+中医药”的传播平台、构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传播模式、传统传播媒介协同传播模式。

    作者:黄凯;俞双燕;尚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智托洁白丸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智托洁白丸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酸型溃疡模型,给药7天处死,RT -PCR 检测智托洁白丸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 EGF、EGFRmRNA 的作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中 COX -1、COX -2的表达。结果:RT -PCR 测得模型组胃组织中 EGF 、 EGFRmRNA 表达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01),智托洁白丸及雷尼替丁治疗后,EGF、 EGFRmRNA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胃组织中 COX -2表达升高,但是 COX -1变化不大,智托洁白丸高中低剂量均能够降低 COX -2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智托洁白丸对乙酸型胃溃疡具有较好地促进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 COX -2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同时增强胃溃疡胃组织中 EGF 和 EGFR mRNA 的表达,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与组织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胃溃疡的作用。

    作者:赵益;罗畅;蓝希明;刘燕;孙有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安医家论治痹证浅析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治疗痹证的经验,以服务于现代临床。方法:立足于新安医家著作,从病名、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新安医家治疗痹证的中医特色。结果:新安医家治疗痹证,遵循经典,详立病名,注重辨证论治,祛邪通络不忘扶正,选方用药强调顾护脾胃,培补肝肾,滋养精血。结论:新安医家治疗痹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各具特色,为临床痹证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旦;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祛风通络方配合激光治疗仪熏蒸治疗风寒痹阻型肩周炎45例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配合激光治疗仪熏蒸治疗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45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协定方中药熏蒸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与康复训练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45例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配合康复训练为对照组。两组均7次/周,1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分别为86.2%、63.5%;对照组分别为72.8%、49.3%,两组间对比,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也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协定方熏蒸配合激光治疗仪、康复训练理疗组合治疗肩周炎较激光理疗配合康复训练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胡建华;肖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建区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目的:了解新建区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体质偏颇产生的原因,为本社区老年居民的养生调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对1021例新建区中医院所辖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老年居民偏颇体质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平和质(P <0.01),各体质类型男性和女性老年居民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偏颇体质中男性和女性占前三位的均为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气虚质和阳虚质所占比率逐渐升高(P <0.01),且男性和女性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新建区社区老年居民平和质逐渐减少,偏颇体质逐渐增多,并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布构成比有所不同,这对开展中医“治未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熊水根;刘春燕;胡亮明;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剂学硕士生生物药剂学实验的建设需求与思路

    文章根据以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药剂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开设生物药剂学实验的构想和思路,以期为药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定提供参考。

    作者:关志宇;刘婧;吴文婷;陈璇;章常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麻杏薏甘汤合银翘马勃散加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通过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效病例的收集整理,认为麻杏薏甘汤合银翘马勃散加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临床上常用方、显效方。本文主要从分析该病证候特点,进而得出该合方化裁针对的病因病机是风寒湿邪犯咽,郁(闭)而化热毒,咽喉不利,病所多属太阴、阳明、少阳,并就麻杏薏甘汤、银翘马勃散的各自运用特点作以简要阐述,进而明确祛风散寒除湿,兼清热泻火解毒、清利咽喉是该证候类型的具体治法。

    作者:余涛;薛汉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降脂养肝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目的:观察自拟降降脂养肝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随访2-3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20%,对照组总有77.3%,治愈率1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脂养肝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作者:潘孟;傅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药并施治疗顽固性失眠案2则

    选取林咸明教授临床诊治顽固性失眠验案2则。案1属肝郁化火案、治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案2属气滞血瘀案,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同时配合针刺,选择耳穴心、肺、神门,体穴迎香、神门、足三里等,针药结合,使失眠得愈。两案中患者都存在病情较长、服用西药镇静安眠的特点。通过对2则顽固性失眠的验案进行分析,以示林咸明教授泻火、调神的治疗理念,以期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失眠提供参考。

    作者:沈攀攀;张异;宋瑶;林咸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