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王素珍;徐刚;彭淑红;谭萍芬;王军永
元代旴江著名医学家危亦林,曾随我国早的喉科医家范叔清学习喉科,撰成我国早的喉科专卷《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危氏喉科临证辨治独特,首创咽喉18种喉风证,创导咽喉口腔的患部针刺(喉针)、吹药(喉药)、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疗法,反映了其针药结合、内外兼治的临证独特风格,至今对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94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47只眼)采用中医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47只眼)运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VEP振幅、视野及临床疗效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且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作者:李汝杰;马吉丹;沈志华;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验证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P<0.05),而观察组下降尤为明显( P<0.01)。治疗后针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能有效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水平,疗效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
作者:郑智文;朱俊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元御尤重中气,中气的正常升降流转是保证人身“一气周流”的根本,而中气本原在脾胃,己土之左旋,戊土之右转,此为气机之有序,逆则百病丛生,处方用药也多应从脾胃入手,调畅中气,却病延年。
作者:周清善;鲍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出产妇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人员均住院分娩,接受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全面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产后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后母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腺炎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产后恶露排尽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
作者:邓晶儿;邓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照组相比,随着大鼠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 P<0.05)。给药组LDH含量显著升高( P<0.05);Na+-K+-ATP酶活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Na+-K+-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浓度在8%,16%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草乌对心肌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与瓜蒌、白及配伍后毒性增强;其增毒的机制是能显著增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能量系统,诱导细胞自身凋亡,加速细胞死亡。
作者:张凌;刘长安;李文宏;柳芳林;翟兴英;金晨;杨世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金粟兰科植物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者们对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有关金粟兰科植物中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陈芳有;张雪莲;吴样明;罗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通过大力引进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我国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不少成就。当然由于我国的中医药信息化起步较晚、中医药学理论与中医药信息的独特性、中医药发展模式的自主性等原因,我国的中医药信息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在切实了解云计算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引进云计算来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步伐。在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方案与模式的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云计算的安全、技术等问题。
作者:李小贞;占电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超微粉碎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研究概况,总结目前研究中面临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赵国巍;王春柳;廖正根;梁新丽;王洁;明良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豆豉在经方中应用广泛,今却已鲜为人所用。以研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中的医案为手段发掘豆豉的临床使用证候,使经方更好的运用于临床。
作者:汪春红;陈烨文;陈一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旴江医学,起于西汉,跨过二千余年光阴,因道教传道行医而兴起于汉唐,因尊儒重医而发展于宋元,因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以降,源远流长,医药繁盛,名医代出,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者: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竹叶提取物中荭草苷、异荭草素、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2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2%冰醋酸(14∶86);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40℃。结果:线性范围为荭草苷在2.0760~12.4560μg(r=0.9999);异荭草素在3.9400~23.6400μg(r=0.9997);牡荆素在0.2740~1.6440μg(r=0.9999);异牡荆素在0.7690~4.6140μg(r=0.9999)。荭草苷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为2.39%;异荭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1.89%;牡荆素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为1.49%;异牡荆素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为1.6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适用于竹叶提取物中荭草苷、异荭草素、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晖;陈梅荣;刘良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caco-2细胞单层的形态和功能特性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是研究药物吸收、转运的一个重要模型。近年来在许多单体及配伍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caco-2细胞在中药成分吸收机制的研究报导进行归纳,评价Caco-2细胞模型在中药成分吸收机制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慧玲;胡律江;胡志方;闫柏屹;曾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突出、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作者:何晓晖;徐春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明代医家缪希雍善用白芍,其白芍平肝法更是独具特色,该方法被广泛运用并贯穿其整个医学理论体系,对后世关于白芍的应用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其临证用药组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白芍平肝法的具体运用。
作者:李晓寅;陆海峰;俞欣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小青龙汤在治疗哮喘时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文献搜索引擎中国知网( 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的文献进行搜索,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使用小青龙汤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与临床控制率均高于使用常规哮喘药物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临床控制率。结论:小青龙汤对哮喘的治疗效果要比常规哮喘药物之治疗效果更加优秀。
作者:吴治谚;金晓飞;蒋孟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和世界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为了达到对外宣传中医药并让世界了解中医药的目的,本文从功能文体学指导下的科技文体出发,通过探讨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译例,总结出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宋梅;王河宝;董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试以“病入膏肓”为例,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我们所熟知的成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从熟知的成语、典故中寻找中医药文化的踪迹,发现它们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证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刘琪;李如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单纯西医观察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比值比OR=3.79,95%可信区间(CI)为(2.51,5.73)。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加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液量及受孕率,同时可以减少精子的畸形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黄若辉;邹晓峰;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旴江医家为维护旴江流域的一方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理论、养生方法和养生经验。他们身体力行,寿达70~79岁64人,80~89岁37人,90岁以上者8人,尤其是龚廷贤知行合一,享寿97,为后人养生树立了典范。
作者:曹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