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超微粉和常规粉的药效学对比研究

罗崇彬;曾智群;朱晓洪;李丽萍;黄朋纳

关键词:黄芩, 超微粉, 常规粉, 药效
摘要:目的:探讨超微粉碎对黄芩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肠杆菌液诱发家兔发热法,观察不同粒径的黄芩微粉发挥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法,观察不同粒径的黄芩微粉发挥的抗炎作用.结果:黄芩超微粉(1、5、10μm)对大肠杆菌液诱发发热家兔的降温作用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黄芩常规粉(150μm) (P<0.05或P<0.01).结论:黄芩超微粉所产生的解热抗炎作用强于黄芩常规粉,其原理与经超微粉碎后,致黄芩细胞壁破裂,内含的有效成分溶出加快增多有关.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工作策略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从教学基地建设、临床教学改革、实习管理、质量监控、教师培训、学生科研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加强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工作的策略.

    作者:潘华新;梁沛华;王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由于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加剧,抑郁症发病率不断增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成为医学工作者关心的一大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作一综述.

    作者:齐彦;顾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苯酚硫酸法测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价

    目的:建立补肾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再根据方法学验证数据,对来自对照品溶液配制、样品前处理、显色反应、标准曲线拟合及回收率因素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次试验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10.4497±0.5162) mg/mL.结论:本文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可用于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中.

    作者:刘玲;陶松;应萍;冯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方剂数据分析的“脾胃阳虚证”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脾胃阳虚证”方药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线索,筛选治疗“脾胃阳虚证”方剂203首,采取“Excel数据透视表”,“SQL Server 2005_DMAddin关联规则”,“spss17.0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脾胃阳虚证”方剂中,温里药、补气药分别占整个用药23%、20%,而补阳药仅占用药2%;出现频次超过60次的药物是炙甘草、白术、人参、干姜、厚朴、附子等;关联性较为重要的药物是干姜、白术、人参、炙甘草、附子等;排名较前公因子分别代表“补气药”集合,“理气活血化湿药”集合,“温里药”集合等.结论:“脾胃阳虚证”治疗方剂由“温里药”、“补气药”配伍“理气药”,“芳香化湿药”等而成,基础方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附子、诃子、茯苓、厚朴”.

    作者:聂建华;孙世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莪术油凝胶剂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莪术油凝胶剂优制备工艺.方法:正交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种类及含量的凝胶基质、乳化剂、及载药量,以涂展性、稳定性、主成分体外释放时间(以薄层鉴别检查莪术醇、莪术二酮、呋喃二烯释放量)为指标,优选莪术油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以卡波姆934为基质,吐温80为乳化剂,甘油-丙二醇(2:1)为增稠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尼泊金乙酯为防腐剂,所制备的凝胶载药高达10%.结论:本制备工艺载药量高,制成的凝胶剂为淡黄色均匀乳剂凝胶,质地细腻,稠度、黏度适宜,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易清洗,制备工艺简便.

    作者:钟小群;袁海铭;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消痔坐浴剂用于肛肠疾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坐浴剂用于肛肠疾病术后在止痛、消肿、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疗效.方法:将305例术后病人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用消痔坐浴剂坐浴.对照组分别以(1)口服止痛如神汤(简称对照Ⅰ组);(2)口服止痛如神汤加用止痛如神汤煎煮后的药渣再加水煎煮10min后坐浴(简称对照Ⅱ组);(3)用马应龙痔疮膏外用(简称对照Ⅲ组).结果:治疗组各项疗效指标与口服加坐浴止痛如神汤相当,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止痛如神汤组,消肿和促进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马应龙痔疮膏.结论:消痔坐浴剂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止痛、消肿、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疗效满意,且免除患者口服中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东;刘宗荣;李晖;彭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川陈皮素研究概括

    川陈皮素是一种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改善记忆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概述了川陈皮素成分的来源与制备,药物代谢和生物活性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川陈皮素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叶喜德;黄兆胜;骆利平;杨武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延鱼止痛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延鱼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所含的枳壳、延胡索、鱼腥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所含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枳壳、延胡索、鱼腥草,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0.362-1.44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1.0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易方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延鱼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毕晓黎;程青云;李素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黄红糖浆的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黄红糖浆的提取工艺和参数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药材.结果:黄红糖浆的佳提取工艺为:溶剂用量为10倍量,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每次1.5h;薄层鉴别表明,样品色谱图上与对照药材相同位置上有相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提取工艺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可为黄红糖浆现代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卢潇潇;钟强;邓中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针、耳穴加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高脂血症45例

    目的:观察电针、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28d为一疗程.结果:经过2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中药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红霞;肖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安全性试验

    目的:考察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性试验、过敏试验、热原试验、局部血管刺激性试验.结果: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反应,重复注射不会引起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热原限度符合规定,局部血管有轻度刺激反应.结论:鸦胆子油亚纳米乳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提示其较为安全可靠,但存在轻度局部血管刺激性.

    作者:崔明超;卢欢;欧阳强;潘金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ROS、SOD、GSH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近况

    ROS、SOD、GSH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关系密切.该文主要从ROS、SOD、GSH的生物功能,三者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等方面阐述ROS、SOD、GSH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中药对糖尿病血管病变ROS、SOD、GSH的影响.为加强中药治疗DM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和开发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健脾颗粒中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健脾颗粒中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C 18(2)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新橙皮苷在10.10-210.4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14%.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且操作简单,稳定可行,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万欢;虞金宝;林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萎胃汤对大鼠血清SOD活性、MDA、GAS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萎胃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SD大鼠70只,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判定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动物按体重随机均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0.54g/kg)、萎胃汤高(20.8 g生药/kg)、中(10.4 g生药kg)、低(5.2 g生药/kg)剂量组(分别为4倍、2倍、1倍临床等效剂量).按照测试盒的要求测定胃酸、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12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胃液PH、血清血清SOD活性、MDA、GAS含量等方面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其中萎胃汤高、中剂量组较胃复春组改善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萎胃汤能改善CAG模型大鼠的生存质量、降低胃液PH值(P<0.01),升高血清GAS含量(P<0.01)、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且萎胃汤高、中剂量组较对照药胃复春为好.

    作者:张伦;刘蔚;戈焰;荣尚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延龄草根及根茎中延龄草皂苷B2、B1、B3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根及根茎中延龄草皂苷B2、B1、B3的含量.方法:采用UItimate(R)RXB-C18(4.6 mm×15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0%-100%梯度),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三种延龄草皂苷的分离度良好,延龄草皂苷B2、B1、B3浓度在0.05-0.5 m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02.5%、10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延龄草皂苷B2、B1、B3的含量,可作为延龄草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作者:吴华强;张忠立;左月明;曾金祥;王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水飞雄黄与粗颗粒雄黄的药效学比较

    目的:比较水飞雄黄与粗颗粒雄黄在镇痛、抗炎、镇静、中枢抑制方面的药效学差异.方法: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酸枣仁水煎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乌拉坦对小鼠入睡个数的影响观察水飞雄黄与粗颗粒雄黄的镇痛、抗炎、镇静、中枢抑制作用.结果:水飞雄黄与粗颗粒雄黄与空白组相比,在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方面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镇静、中枢抑制药理作用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飞雄黄与粗颗粒雄黄在抗炎、镇静、中枢抑制等药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任建锋;龚千锋;钟凌云;易炳学;王丕明;朱龙涛;余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种大宗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目的:了解目前几种大宗中药材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方法:采用酸蒸馏碘滴定法,对河南、山东、广西产山药;甘肃兰州、湖南长沙、湖南龙山产百合及湖南邵东产玉竹进行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二氧化硫含量在200-500μg/g的样品有4个批次,二氧化硫含量在501-1 000μg/g的样品有2个批次,其中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1 000μg/g限度的有2个批次,高可达1 466.9μg/g.结论:目前中药材硫磺熏蒸非常普遍、程度不一,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欣;刘成;金晓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张仲景治“黄”三证探析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张仲景治“黄”三证(即偏于治疗湿热兼里实的茵陈蒿汤证、偏于治疗湿热郁阻三焦的栀子柏皮汤证以及偏于治疗湿热内蕴兼表邪未净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证治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独特的证治思想.

    作者:朱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药饮片中尿囊素和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山药饮片中尿囊素、腺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药饮片中尿囊素、腺苷的含量.方法:尿囊素Pinnacle Amina 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4 nm;腺苷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磷酸盐缓冲液(pH 6.5)-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尿囊素在0.368-3.6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87%(n=6);腺苷在0.01616-0.16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12%(n=6).结论:该方法可为山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不同产地山药中尿囊素、腺苷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郑琴;胡鹏翼;龚莹莹;伍振峰;岳鹏飞;杨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胃消胀片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通过对处方进行研究,优选实验室阶段的提取工艺,考察在热循环回流提取浓缩机组应用的重现性,确定提取工艺.方法: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以浓缩液的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水的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在热循环回流提取浓缩机组中提取健胃消胀片三批.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8倍量的水,浸泡30min,循环提取4小时,该提取工艺在热循环回流循环提取浓缩机组中应用重现性较好.结论:健胃消胀片提取工艺成熟,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吴谋;陈继英;董明国;刘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