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鸿平
尽管目前治疗神经衰弱的西药很多,这些药对减轻焦虑、镇静、改善睡眠等也有明显作用,但不少安眠镇静剂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既有明显的副反应,还易形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或产生耐药性.不少患者希望能长期坚持服用一些副反应小、疗效可靠的中成药.现介绍一些对神经衰弱有效的常用中成药,患者可以对症选用.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肝胆系统的常见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成因或由于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调;或由于过食油腻之品,湿热内蕴,蕴结肝胆.运用中成药治疗,应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药物.
作者:南天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诺氟沙星(氟哌酸)低浓度时为抑菌剂,较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临床观察表明,诺氟沙星对淋球菌亦敏感,且很少产生耐药菌.
作者:韩咏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体育运动.
作者:王玉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便血,即大便带血,轻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柏油样大便,严重者可表现为鲜红色大便.引起儿童大便带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作者:黄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一、尿失禁,夜尿频用中药补骨脂60克,浸入500克白酒内(黄酒亦可),早晚各服1小盅.或用关节止痛膏一张,贴于脐下四横指处(相当于关元穴),每2日换1次.
作者:虞永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药吴萸又叫吴茱萸,属芸香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吴萸的药用部分是未成熟的果实.吴萸味辛苦、性大热,有小毒,能入肝、脾、胃、肾四经.由于吴萸属热性有毒药,因此用量不能过大,一般用量在3克左右.吴萸主要的功效为止痛、止呕,因为肝、脾、胃、肾等内脏产生的疼痛或胃所出现呕症多数为受寒所致,吴萸能温中行气,故能止痛.由于温中又能降逆,所以又能止呕.
作者:金玉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其中以口服降糖药为常用.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格列酮类.它们的作用各有特点,服用的佳时间不一,现作如下简要介绍.
作者:霍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人说道自己有反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不适和吞咽困难等不舒服的感觉,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可能会告诉他这是患了食管裂孔疝.
作者:张洁;吴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蒿芩清胆汤方载于<重订通俗伤寒论>一书.该书是在清代医家俞根初的原著<通俗伤寒论>的基础上,经何秀山加按语,何廉臣、曹炳章等医家在内容上予以补充、修订,后由徐荣斋重订全书,始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全书对伤寒、温病及某些重要的内伤杂病进行分类、归纳,并融会了古今有关论著及上述医家的经验之谈,流传颇广.
作者:哈小博;肖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多发的代谢性疾病.其根本原因是主管糖代谢的胰岛素的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所谓绝对不足,是指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明显减少,体内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地消耗,储存和转化为蛋白质或脂肪,因而葡萄糖在体内积蓄,使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超过肾脏功能回收的程度,即出现尿糖.所谓相对不足,是胰岛素生成量基本正常,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能力减低;其原因很多,如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缺乏、肥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由于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使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作者:王金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作者:朱启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按摩,是中医治病的传统手法.它的形成,是早期人类对自己身体无意识的搓摩,并因之而感到舒适和快感,尔后方有定局定法.不懂按摩手法者,不妨坚持使用返璞归真的搓搓摩摩,亦可强身祛疾、延缓衰老.
作者:陈芸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药治疗妇科病有独到的疗效,相对而言毒副反应较小,受病人欢迎.本文介绍一些常见妇科病的主要症状以及中药治疗方法.
作者:应文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病人住院后,会对医护人员常说的一些医学术语感到困惑.了解医学术语对沟通医患关系、加强医患合作很有必要.
作者:韩绍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升高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眼等靶器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等等.因此,长期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病人高血压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下面逐一列出导致上述情况的各种可能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多虑平为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拮抗抑郁症和焦虑症,疗效可靠,系临床常用药.近年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作用不断扩大,新用途主要如下: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心身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它在我国起步虽晚,但目前方兴未艾.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理学模式,心身医学在疾病的防治中越来越重要.
作者:尚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生活中我们谁都离不开小小的橡皮筋,女孩子用来束辫子,小贩用来捆青葱,会计用来绑钱.橡皮筋性格随和,总是寻求一种统一协调,求个体统.即使它本身硬化了,拉上一两下或许还能恢复韧力继续再用一些时候.但是终有一天它会自行断裂,因为那是寿命极限到了.
作者:宁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正常人几乎不反酸,而异常反酸常表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呢?这是一种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严重者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其发病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主要原因.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有10%~20%有反酸、烧心、胸痛和嗳气等症状.在我国,胃食管反流病也很常见,大约每100人当中就有6个人患胃食管反流病.
作者:鲁蕾;吕宗舜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