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洁;张苏;陈实
目的:通过改变管理思路和模式,提高医院病历书写质量。方法分别安排返聘专家对重点终末病历和中高级职称医师对普通终末病历逐份进行检查,查找病历中的质量缺陷,对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结果病历终末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医疗纠纷大大减少。结论加大对病历终末质量的检查力度,杜绝书写者的侥幸心理,增强各级质控人员的质控意识,为职能部门管理和培训提供重要依据,此举是提高病历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薇;董强;李富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电子病历系统贯穿患者诊疗的全过程,是临床信息系统的核心。医疗业务的顺利展开对电子病历系统的高可用性提出严格的要求,系统要7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本文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高可用性方案的建立为基础,通过NLB和NBU相结合的方式,保障电子病历系统的高可用性。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案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文翠;詹永丰;胡英杰;刘文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通过对城市暴乱的性质特点的总结分析,针对部队完成反恐防暴行动卫勤保障任务,从预案、人员、物资、通讯、院前抢救转运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任昊远;邹明;杜玉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文章从“学者”和“五星级”的概念入手,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五星级医生”的理念,详细解读了新时期军医大学“五星级学者”的五个主要特征,即人生信仰的“红星”、人生目标的“金星”、求精务实的“明星”、求严治教的“启明星”和求实创新的“恒星”。
作者:王延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参照医院第二次等级评审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标准要求,结合当前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二是从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监控、财务分析等方面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李肖惠;程晓峰;徐海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采取适当模式,更以有效执行信息化条件下卫勤支援保障任务;方法采用“一链六系统”模式,以“构建特定区域战斗医疗救治链”作为核心,以“基于电子伤票系统的伤员快速搜救”“基于野战救治系统的批量伤员救治”“基于军字二号系统的远程技术支持”“基于机动分队系统的模块抽组保障”“基于心理评估系统的野战心理卫生服务”“基于政工网络系统的野战文化建设”六个系统为依托;结果六个系统从火线抢救、批量伤员救治、模块化抽组加强、手术过程的远程会诊、伤员的心理干预、参训人员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效保障了核心任务的完成;结论基于“一链六系统”的卫勤保障模式,充分提升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救治效率和救治效果,满足了卫勤保障任务的需要。
作者:费军;凌霞;潘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卫生专业士兵是部队基层卫勤保障一线的组织实施者,是我军卫生事业建设和卫勤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基于某区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的发展,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军队卫生专业士兵技能鉴定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的利弊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作一个分析,为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支持。
作者:赵多;李思睿;刘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对高等军事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化药学教研室培养新药创新人才的实践,就近年来教研室立足课堂、积极探索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培养本科学员新药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力求不断提高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水平。
作者:时多;邱磊;曹岩;李英华;陆一鸣;厉建中;胡振林;张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对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知晓情况,为部队开展自救互救技术培训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部队149名官兵进行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均为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2%,止血、包扎、通气、固定、搬运的答题正确率分别为56%、69%、74%、53%、63%,答题正确率不高。结论部队官兵能够基本了解战救自救的技术要点,但掌握程度不深,掌握面不够,必须加强官兵战伤自救互救培训的力度和质量。
作者:杨国士;贾兆宝;陈剑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在新形势下军队中小医院建设与发展问题。一是打牢能打胜仗的思想根基;二是实施训保合一、三个拓展提升卫勤保障能力;三是平时医疗应对军事条件下的医疗救护;四是绩效考评多项平战结合管理措施;五是以科研促进医疗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六是经济管理在阳光下健康运营等,以提升军队中小医院的综合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作者:谢明;郭建平;王轶凡;朱容萱;王淇琳;王淯;郭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等级医院评审是国家对医院进行分级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全面评价医院的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人才队伍、工作数量与工作效率、基础建设与设施设备的系统工程。创建工作只是过程,目的是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唐丽玲;费小芸;史良会;许力;雍海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某军队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住院医疗收入的影响因素,为科室和医院管理者制定更合理、更全面的科室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指数因素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对2005-2012年住院医疗收入进行分析。结果影响科室住院医疗收入增加额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均日费用、住院人次和平均住院日,人均日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高。结论在医改持续深化的大环境下,科室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拓展医疗项目的同时,要控制单位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尤其是药材费用的增长。
作者:徐蕾;张运明;吴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阐述和讨论军队新一轮等级评审标准的主要特点,军队中心医院等级评审准备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难题,迎评工作需把握的三个关键点,力求提升军队中心医院评审水平。
作者:胡波;周俊平;秦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军派出维和医疗分队赴冲突国家执行维和卫勤保障行动已成常态化。本文通过分析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特点,研究设计维和卫勤信息系统,旨在以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军维和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周睿;李毅志;代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选取城区和郊区医院从事创伤急救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重庆市院内创伤急救医疗队伍、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创伤医学学科发展规划和完善创伤急救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程晓斌;黄坚;毕玉田;张连阳;姚元章;赵先柱;周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在分析维和医疗分队卫勤保障特点的基础之上,通过维和实践,得出“以坚定政治方向为核心、以高效医疗保障为根本、以顺利通过核查为重点、以加强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妥善处理关系为前提、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底线”的维和卫勤保障启示,对后期维和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作者:曹志平;朱子华;余雪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的具体应用与收效。方法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PDCA)循环应用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改进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结果通过调查问卷、教学联席会等发现影响临床能力考评的主要问题包括临床实践机会少、考核形式较单一、评分标准不一致、人文观念欠缺等;通过开放临床技能中心、细化考评标准、多元化考评模式的应用、强化人文医学等方法,提高临床能力考评的效度与信度;一系列改进措施实施后再通过问卷调查评估质量改进效果,总结并提出质量改进方案。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效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边琪;薛芊;宋彬;郭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阐述精益管理的内涵及其对提高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意义,从加强政策宣教、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制度建设、实施三级质控、建立奖惩机制等五个方面,总结医院推行精益管理的做法,提示精益管理能够改进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医保服务质量监控体系、推动医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同时,还指出在精益管理中,要把握好“精确”与“精准”,动员全员参与管理过程,建立科学的质量信息分析制度。
作者:陈琳;袁波;杨国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增进护患沟通、争创特色专科护理、延伸护理服务、增加直接护理时间和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推行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由模式推行前的84.54%上升至推行后的90.0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行能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满意度,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深入推广。
作者:王万娟;涂岚;冯玉兰;陆冬妍;张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从新医改给军队医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结合军队医院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军队医院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提出加强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策略和措施:抓发展方向、抓适度规模、抓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的经济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将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并就加强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更好的推进医院经济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标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