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康新年;赵宝明
攻下之法不仅用于热性病的阳明腑实证,亦可用于某些急重杂证.其法虽峻猛,但得其要旨,辨证准确,用药灵活,则一经攻下,即立见转机.举例如下.
作者:毛进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60例病人来自我院门诊,均已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具有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的临床特点.或伴有胃脘部烧灼感,或泛酸、呃逆.临床辨证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脾虚气滞型、胃阴不足型、血瘀气滞型均存在,但无1例便潜血检查阳性者.
作者:哈永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病毒性肝炎以其全球的流行性和对健康危害的严重性已日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我国为乙肝高发区,有大量现症患者需要治疗,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为了探讨治疗肝炎新方案,我院于1997年始应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和肝硬化,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102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惠;勾春燕;常德成;王景泉;姜秉淇;孙启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刘某某,女,65岁,患结节性痒疹一年余,曾用去炎松软膏及皮炎平等多种药物无效,来我院诊治.症见四肢及胸腹部广泛性淡红色丘疹及红褐色结节,舌质微红,苔薄黄,脉弦细.
作者:王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眩晕宁Ⅰ号是我院急诊科王家骥主任治疗脑动脉缺血致眩晕证的常用方,笔者随师临证4年,收集了逾百例用本方治疗的眩晕证病案,疗效肯定,整理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范圣凯;王家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6~1999年应用金龙胶囊配合扶正启膈汤治疗中晚期食道癌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时水治;蔡秀莲;李建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医学家,在医学、药物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他在中医诊断脉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所著<濒湖脉学><脉诀考证>是论述脉学的专著,在该专著中他详细论述了相似脉辨别要点,纠正了以往某些脉学中的谬误,他所论述的脉学理论由博返约,简明切用,在理论知识上和临床经验上对中医脉学有深刻影响和重大贡献.
作者:刘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一、不寐徐某,女,47岁,近一年来经常失眠多梦,睡后辗转反侧,2~3小时不得入眠,伴头痛盗汗、烦躁不安、口苦咽干,纳尚可,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中医辨证: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安神.当归六黄汤加味:当归10g,生地15g,熟地15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黄芪30g,炒枣仁15g,夜交藤15g,火麻仁10g,7剂.药后患者每晚睡后约半小时即能入眠,头痛减轻,大便不干易解.守上方再服7剂,患者能安然入睡,诸症好转.
作者:李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健宝合剂中黄芪甲甙的含量,该法准确,灵敏,并能消除方中其它成分的干扰,可作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手段.
作者:邱乃英;王晓玲;张维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将补气法和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著名方剂.吾师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剂加减,治疗气虚血瘀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宝山;张连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一、个人简历张炳厚老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
作者:王玉明;张胜荣;张华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消渴证饮食不节、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吸收反常、津液妄行、燥热伤阴、气阴亏虚、血滞血瘀是其根本病机.但辨证复杂,有的阴津亏虚,有的阴虚热盛,有的气阴两虚,有的气阴两虚兼瘀,有的阴阳两虚.针对上述特点,我们认为在应用饮食治法时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渴者饮之、饥者食之、瘀者化之.
作者:刘震乙;许志忠;刘旭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综合有关中医对肿瘤的治疗论述,很少有人提出养阴软坚法.现就养阴软坚法的具体药物使用及机理进行探索,请同道指正.
作者:何佑生;龚正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明目滋肾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6例(40只眼),取效满意,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陈福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金实教授认为肾虚瘀毒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关键,他将补肾化毒法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并随证施治,药随证变,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微观施治,终获良效.
作者:刘喜德;金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一、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排除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的闭经及原发性闭经.28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2~32岁,经西医治疗无效,辨证属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者.
作者:唐桂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小儿高热惊厥症,是婴幼儿在发热时常伴发的一种症状,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4~6岁的患儿亦偶有发生.而且一次发生以后,即使以后有中等程度的发热,亦极易再次发作惊厥.临床只作对症治疗,但不能防其再次发作,近年来笔者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运用王氏保赤丸进行治疗.通过临床60例随访观察一年,其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仅供参改.
作者:董幼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运用在五脏俞和膈俞穴上针刺加拔罐的方法治疗观察高脂血症3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男科老年常见病,笔者采用自拟通列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尚博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直肠脱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笔者采用消痔灵注射疗法治疗成人直肠脱垂5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俊云;赵宝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