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靳霄;李晓飞;邓光辉
当前,国家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使执行军地卫生政策和履行军地伤病员医疗保障使命的军队医院面临的形势严峻.
作者:公斌;张永军;赵勇;刘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研究从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实践出发,对测评体系进行了构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包括感知医疗质量、感知服务质量、便利程度、环境质量和约束条件共5个结构变量的模型,对测量指标进行了界定.
作者:姚贵宾;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讨论了在大批量伤员通过时,针对伤员多、手术量大的情况,医院利用手术会战的形式,集中力量快速为伤员实施手术的做法与经验,对其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谭映军;李勇;张鸣山;郑驰;刘曦;张超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对某校2000-2007届本科毕业学员学士学位授予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259名未授学位学生的档案进行详细的统计,查找学员未授予学士学位的原因,总结8年学位授予工作的特点和影响学士学位授予的因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作者:陈勇;范恺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军医大学实行本科学员导师制,可与学员队管理模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从优化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范围与方法,探索学员选择导师的佳途径、接受辅导的佳方式,明确学员的辅导需求,并量化分析导师指导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军医大学本科生导师制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贺茜;徐明娟;惠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军队人事干部担负着选人、用人、育人的特殊使命,人事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事关军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质量,进而影响我军建设和发展大局.本文依据人事干部具体职责和任务,对军队人事干部能力模型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以助益于人事干部的任用、考核和培训等工作制度化、具体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作者:王军;王显龙;轧铸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病案数量的日益俱增及病案使用需求增多,安全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病案存储保管方式,需要不断增加库房面积,病案利用速度慢,满足不了医护人员、患者、管理人员、价格监督部门、保险公司、公检法等各方面的需求,制约了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发展[1].面对日益增长的病案查阅、复印需求,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已面临困境.
作者:张雪梅;张丽华;姚国庆;王光华;朱江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自然灾难的突发性与毁灭性对身历其中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许多国家和地区组建了专门机构为受灾人员提供心理服务,美国将其纳入国家灾难医疗系统(NDMS)的组成部分,从战略上确认了心理干预在灾难急救中的重要作用[1].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援助日趋重视,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火灾、2002年北大山鹰社西藏雪崩、2003年大连空难的心理干预实践证明了其重要作用[2].作为承担汶川地震一线救灾任务和接受后送伤员的军队大型医院,在医疗、防疫的同时,还开展了心理干预工作,为灾难救援心理救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柏涌海;孙逊;董贺玲;陆莉;华晓岚;沈勤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国家和军队医疗卫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给军队医院,尤其是小医院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军队小医院的实际出发,对实现军队小医院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
作者:许国珍;陈明实;李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临床急救技能的训练与评估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重视,已被列入必修课急诊医学的临床考核项目.然而,急救技能的训练与内外科的其它操作技能不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学习锻炼受到诸多限制.随之产生的模拟教学应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使学生能很快掌握各项临床急救技术.
作者:王美堂;何建;马艳梅;王家林;梅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而部队则是承担地震救援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地震救援中部队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医院立即抽组3支30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于5月14日飞赴灾区在都江堰市执行抗震救灾医学救援任务,7月底撤离.为研究部队在地震救援行动中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医疗保障质量,医疗救援队对参加都江堰抗震救灾的1300余名部队官兵进行了体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卢爱国;梁韫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度统一的卫勤指挥体系和科学高效的指挥策略,是实现军地救援力量效能大化,灾区医疗工作长效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军地医疗救援力量优势分析,对军地一体化医疗救援体系构建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地震灾害军地一体化医疗救援体系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王希;朱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阐述了构建军队卫生信息管理网络研发的指导思想与技术线路;经近2年在20多个卫生机关和医疗机构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性、可用性、灵活性、安全性和广域性.基本满足了军队卫勤平时卫生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的需求、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信息传输的需求、战时卫勤保障快速反应与决策支持的需求.
作者:徐祖铭;熊友生;沈旭东;张寓景;徐茂;王苏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人群就医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年我国农村人群就医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农村人群就医行为相关的4类因素中,疾病特征影响为明显.结论: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我国农村人群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结果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张宇;张鹭鹭;欧崇阳;卢杨;马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5月初,东南亚某国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造成巨大破坏.医院按上级要求紧急抽组一支医疗队实施医疗救援.在严密分析当地医疗救援行动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人员选派、关系协调、物资筹措、应急培训等方面的准备,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抽组医疗队的各项准备,为医疗队顺利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唐甫斌;曹孝东;张璧;李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探索了区域后方医院协作发展机制,通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调整病种收治任务、实行药品器材互通共用、加强医学人才流动使用、开展技术协作交流等方法,优化了医院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保障质量,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促进了学科功能定位和医院共同发展.
作者:黄毅;骆斌;于金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军医大学青年师资信息化素养培养主要存在信息意识淡薄,缺乏信息检索知识,高校图书馆在教师信息素质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够等问题.学校、教研室和个人三个层面都要对青年师资的信息化素养进行不问断地培养.学校层面要完善信息化素养养成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相应的考核与鼓励政策;教研室层面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研室科研工作整合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研室教学工作整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团队学习能力的培养;个人层面青年教师要努力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努力通过自学养成信息化素养.
作者:汤明新;刘渠志;张寓景;孙金海;LI Ting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作者总结了医院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用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始终坚持党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严格按法规制度抓管理,形成了政治固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依法治院的建设模式,为军队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刘广修;彭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处突任务将越来越多,军人所出现的心理应激事件和承受的心理应激也将越来越多,军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日渐加大,军人的心理问题也日趋增多.本文从军人的就医原则、人员构成、心理特性等四个方面阐述军队综合医院设立心理门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目前军队综合医院设立心理门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员缺乏,机构、体制不顺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认识,实行统一管理;加速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理顺各部门之间关系,落实编制和经费全面而具体的改进措施,为军队综合医院设立心理门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其卫生服务可及性.方法:采用了专家研讨会和概念建模的方法.结果:老年卫生服务的目标是实现其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途径是为他们提供连续的、全方位的、设有灰色带的、能够提高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综合性服务.老年居家卫生服务模型主要包括4个微观系统领域:自我管理支持、决策支持、递送系统设计和临床信息系统;服务内容包括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和社会服务两部分.结论:居家卫生服务对于提高老年人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具有很强针对性.
作者:张春丽;刘丽娟;郭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