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现役文职护士系统培训应用于突发任务的研究

高春燕;张晓萍

关键词:非现役文职, 护士, 军队医院, 质性研究
摘要:军队院校体制编制改革,大量现役军人转业[1],护理队伍结构发生变化.本院自2006年开始聘任非现役人员,现共有38名非现役文职护士,分组参与非现役文职护士系统培训:①军政素质训练;②核心科室轮转:ICU、CCU、急诊、血透、手术室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医院创新发展的思考

    本文从理念思路、管理机制、知识技能、运营模式创新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指导原则,总结了医院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为军队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立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赴缅甸执行热带风暴医学救援任务的回顾与思考

    本文研究赴缅医学救援的成功实践,分析我军首次成建制涉外医学救援行动的得失,揭示近年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明显成就,为遂行类似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提供参考.

    作者:周学君;刘成勇;吉洪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网络医学在为部队服务中的创新

    本文着眼当前军队医院保障现状,重点研究了网络医学服务平台的构建,通过成立网络病房,实现了网络家庭病房、网络门诊和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是医疗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离退休干部看病难问题.

    作者:徐茂;熊友生;徐祖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从企业运营角度看专科医院发展战略

    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医院发展所要面临的三大挑战,即同质化、一体化、持续发展,提出专科医院应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为切入点,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文化、效益、技术各项管理和投入力度,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专科品牌,形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医院.

    作者:冯运;吴陈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改进策略

    从内部会计控制理念、控制环境,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知识、目标和运行等方面,对内部会计控制在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提出了树立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知识培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执行的改进建议.

    作者:申明江;金殊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构建基本现代化医院既是当前正在实践的发展模式,又是军队医院远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战略角度分析了基本现代化军队医院的理论体系及人文、创新、智能、法制、卫勤和环保指数.结合空军总医院实践,阐释了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估、科技创新、卫勤保障四方面的实践试验.

    作者:黄美良;马中立;邹志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后方医院信息化建设再认识

    军队后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近20年,对医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医院整体发展和保障需求的增长,其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弊端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规划,以实现保障效能的迅速提高.

    作者:张文斌;张琼;许颖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汶川抗震救灾对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启示

    作者总结了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在汶川地震医疗救援行动中的主要经验,分析了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在此次救援行动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有所帮助.

    作者:董树虹;姬军生;郭继卫;李景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建立区域性接诊中心创新为兵服务模式

    随着军队编制调整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传统医疗保障已不能满足远离体系医院的基层部队官兵的健康需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建立医院接诊中心的模式,在院前服务上下功夫,扩大优质高效的服务半径,解决偏远地区官兵医疗保障问题,推动部队卫生机构建设,提高部队自身卫勤保障能力进行了实践探索.

    作者:张志敏;汪勇;陈静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构建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的医疗、数字化的管理和数字化就医环境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数字化医院过程中,要从基础层面入手,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管理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为医师、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终使患者能够体会到数字化流程的方便与快捷,享受到人性化服务的尊重和体贴.

    作者:陈宇行;吉亚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运营管理

    本文分析了医院新门诊试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流程优化与门诊管理,以及相关运营管理标准与岗位考评机制建立的思路;为新形势下适应医改需要,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杨骅;樊晓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抗震救灾青川野战医院卫勤保障实践与探讨

    野战医院是野战条件下展开和工作的战时医疗后送机构,主要任务是收容从前方部队救治机构转送来的伤病员,进行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并负责后送到后一级救治机构[1],在非战争条件下以野战医院模式使用卫勤力量值得研究探讨.

    作者:修长庆;王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人亚健康症状测评量表编制

    目的:研制军人亚健康症状测评量表.测定亚健康症状评定量表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下同)相关性、效度和信度关系.方法:采用同一人回答二份量表方式,同时调查了270例军人生存质量与亚健康症状携带状况,通过研究WHOQOL-BREF与自制亚健康症状评定量表同质性,调查与测评以证明后者有效性.结果:亚健康症状评定量表具有与WHOQOL-BREF同等的信度与效度.为中国军人人亚健康症状评定的可靠工具.

    作者:林本荣;倪晓明;邢曼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中小医院建立常态化应急卫勤保障机制初探

    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突发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环境复杂、任务紧迫、行动节奏转换快等特点[1].军队中小医院应根据担负保障任务的要求,将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纳入常态化管理,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作者:李集慧;王兵;孙志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医疗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医疗信息化是一个有开始没有结尾的系统工程,因此永远会面临各种各样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出了军队医疗信息行业的共性问题,从而提出了当前军队医疗信息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对卫生管理机关及医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继伟;夏挺;韩雄;杨文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医院医保管理的探索

    公立医院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走出具有公益性质和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这是所有公立医院不可回避的选择.军队医院如何把握好现在的形势,积极应对、及时地跟上形势,适应、更新观念,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医院管理模式改革,使医院在改革大潮中能科学定位,用改革促管理、向改革要效益,使医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大家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作者:李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德国医疗卫生服务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启示

    文章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德国医院在医院设计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上的特点,查找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医疗改革和医院建设提供了一些启迪.

    作者:周全;叶沛霖;殷学平;孙逊;罗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军队持卡就医的问题与对策

    持卡就医是采用计算机、IC卡、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实行医疗验证、辅助实现就医活动、加强医疗管理和方便患者就医的一种新型手段,也是对传统就医方式的变革.

    作者:王芬芬;朱长发;王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地震医学救援对野战麻醉的启示

    本文在总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麻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军队应急卫勤分队的性质与任务,探讨地震医疗救援对野战麻醉工作的启示.提出了加强应急卫勤分队麻醉工作管理、改进或研制适合野战麻醉需求的设备、提高特殊环境下麻醉复苏救治水平等建议,对提高军队应急卫勤分队麻醉保障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陶军;邓明德;李洪;杜智勇;黄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做好医保工作需要重视的五个方面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做好医疗保险(简称医保)工作成为军队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总结做好医保需要重视的五个方面.

    作者:武娜;王子民;王瑞娟;周雄;武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