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降糖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验案1则

闫爱华;张瑞帅;闫镛

关键词:肥胖, 2型糖尿病, 黄连降糖片, BMI, 减重
摘要: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若BMI≥28 kg/m2同时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称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2型糖尿病1+1>2的叠加效应致使该类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风险较常人明显上升.黄连降糖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在以往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西医降糖药相比,在控制血糖方面作用接近,而在缓解症状、减重、改善胰岛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贝杏止咳糖浆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贝杏止咳糖浆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杏止咳糖浆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检查正常时间),炎性因子(IL-10、hs-CRP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无湿啰音时间、X线异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贝杏止咳糖浆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传;汪汉斌;刘云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尾号奇数偶数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参照组(2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西药舍曲林进行治疗,试验组则给予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抑郁情绪(采用SDS评分量表)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干预治疗前,SDS评分及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给予中药与西药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SD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减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较参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采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控制血压水平或维持恒定,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活血止痛软胶囊联合骨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止痛软胶囊联合骨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沈阳中大骨科医院就诊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骨肽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活血止痛软胶囊联合骨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结果 试验组IL-1β、TNF-α、MMP-9和NO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活血止痛软胶囊联合骨肽治疗,可以改变血清炎性因子,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我院消化科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吗丁啉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予以加减,2组均治疗4周.进行综合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 在综合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5,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有28例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有2例症状轻微未影响治疗观察,对照组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3,P<0.05);在远期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与西药相比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外科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在外科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不但能够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还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应当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葛永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阶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阶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7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呈现明显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阶段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继而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原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动脉病变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西药治疗联合桂苓消癥丸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此次抽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患者(13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6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甲组加用桂苓消癥丸,对患者的疼痛缓解、下肢缺血改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截肢、血管再狭窄、溃疡痊愈、溃疡改善以及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三个月后疼痛缓解率、下肢缺血改善率都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都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六个月后的截肢率、溃疡改善率都劣于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组六个月后的血管再狭窄率、溃疡痊愈率都劣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患者,西药治疗联合桂苓消癥丸可明显缓解其疼痛、下肢缺血、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提高溃疡痊愈率,降低血管再狭窄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崔玉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3日—2016年6月12日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4例,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的32例患儿为常规组,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32例患儿为干预组.观察2组患儿的睡眠情况和康复状况.结果 32例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后,睡眠情况和康复状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不仅可促进患儿康复,还可改善患儿的睡眠状况,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丽莉;张学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穴位贴敷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常规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病患,随机均分2组后分别进行基础护理与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比患者炎症缓解程度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分别为(1.56±0.37)分、(4.28±0.55)分、(17.30±3.45)min,护理总有效率为9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炎症,缓解疼痛并缩短晨僵时间.

    作者:李俊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阮国治辨证治疗肾结石经验总结

    近年来我国患有肾结石疾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类疾病不分性别,但女性中发病较少,一般青壮年男性较多.肾结石较为严重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例如剧烈的腰腹疼痛等,或者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钝痛或者隐痛,给患者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患者发病第一时间找到正确的治疗办法尤为重要,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重新获得健康.现将重点分析关于阮国治辨证治疗肾结石经验方法,希望帮助患者早日摆脱肾结石疾病折磨.

    作者:徐坤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生化汤加减配合针刺对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加减配合针刺对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6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生化汤组,空白组;以上3组分别在后一天服药后给予生化汤加减并针刺治疗,生化汤加减口服,不做其他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受孕物排出时间、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方面优于其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以上观察指标中空白组较其他2组疗效较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化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可加快受孕物排出,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晴;宁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平衡针疗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症状临床观察

    目的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采用平衡针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以盲法抽选的方式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采用Melzack疼痛量表(MPQ)进行评分,治疗组第二、第三治疗阶段的PRI的情绪分、感觉分、总分及PP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急性疼痛期改善情况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平衡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其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国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醒窍通督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醒窍通督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及对神经、运动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性瘫痪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醒窍通督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运动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的盖什尔神经发育评定量表(Gesel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FM)评分及小血流速度(Vmin)、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相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Gesell、GMFM、FMFM评分及Vmean、Vmax、Vm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窍通督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有效率更高,且对神经、运动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显著,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王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通淋方治疗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0例BPH患者以SAS随机化程序分为试验组(补肾活血通淋方组)和对照组(翁沥通组),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评分、IPSS、Qmax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通淋方对肾虚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李培轮;陈玥;陈知絮;陈建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1005例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及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医证型及发病特征,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中医理论和方法 .方法对2016年1—12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住院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部分患者进行统计,共计1005例,去掉18岁以下的44例儿童股骨头骺坏死,共计1005例,其中男性811例,女性194例,对患者按照中医分型(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痰瘀阻滞、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共六型,对患者双髋分期、患者病程统计及临床中医分型统计.结果 肝肾亏虚型占35.32%,脾肾阳虚型占23.18%,痰瘀阻滞型占14.13%,寒湿痹阻型占11.44%,湿热蕴结型占11.14%,气滞血瘀型占4.78%;分期ARCOIII期患者多,占39.28%,ARCOII期占30.50%,ARCOIV期占28.40%,ARCOI期占2.00%;酒精型多,占59.70%;病程在2年以上,均值为(29.73±34.62)月.结论 骨蚀患者病程较长,平均2年以上,就诊时以ARCOIII期多,临床上以虚证居多,临床上分为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痰瘀阻滞、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六型,基本上包含了大多数证型;致病原因以痰、瘀、虚为主,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治疗上注重活血化瘀、补肝、补脾、补肾.

    作者:张鑫杰;王俊发;刘文丽;洪景亚;陈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保守治疗45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2组,A组22例应用西药治疗,B组23例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后2~3个月进行症状、肠镜分析,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西医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医治放射性肠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易于操作、安全,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朱利伟;王松耀;李永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治愈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治愈率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面神经炎120例患者(在2016年8月20日—2017年8月20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每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97.14±1.22)分、躯体功能(96.78±1.44)分、物质生活(95.28±2.34)分、社会功能(96.85±1.44)分、治愈率(9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面神经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加理疗干预,能够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43例.入组后2组根据病情及基础病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压、调脂、降糖、抗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抗感染扩容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温针灸治疗.以神经功能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相当(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柴秀芳;李峰;韩雪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辨证用药浅析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卫爱武教授从医二十余年,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丰富,对中医治疗本病有着自己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临床上往往取得显著疗效.文章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常见证型及卫爱武教授组方用药治疗本病之经验做以总结分析,以飧读者.

    作者:焦晨蒙;卫爱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针灸疗法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试析针灸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对患侧下肢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从2014年12月—2017年0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中抽选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施以基础治疗与常规康复疗法,研究组增行针灸治疗,对比2组病例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28.30±4.50)分、(79.00±10.20)分]均高于对照组[(24.60±2.90)分、(68.20±8.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疗法在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促进患侧下肢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的作用,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赵丹;吴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