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矿山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研究

蒋东方;葛宪民;刘清华;韦秀珍;李丽艳;李其成;龙珺;王海峰;杨洁明;吴昌喜;余玉强;朱文;李明;谭岚;韦玉群

关键词:健康促进, 安全卫生知识, 不良行为, 生产事故,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某矿山健康促进干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现场观察进行调查.[结果]该企业生产环境中粉尘、噪声、CO污染超标,职工掌握的安全、卫生知识水平不高,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较多,已致各种疾病和生产事故发生率较高.[结论]该企业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安全卫生管理全面提高.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照对中枢和外周组织生物钟Clock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分析光照对中枢和外周组织生物钟Clock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竞争性RT-PCR法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中枢和外周组织中Clock基因的昼夜表达规律.[结果]发现Clock基因mRNA不仅在中枢(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而且在外周(淋巴细胞)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表达.在光照-黑暗交替光制下,中枢和外周Clock基因的表达几乎呈反相关系;在全黑暗条件下,Clock基因mRNA的表达存在昼夜节律,中枢和外周的Clock基因mRMA表达的峰值相位存在约8 h的相位差.[结论]Clock基因的昼夜节律表达具内源性特征;光照影响Clock基因mRNA的表达.

    作者:杜玉珍;童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使用染发剂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染发剂的使用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用药史、家居周边环境情况、职业暴露史、家居装潢史、吸烟史、染发史和家族肿瘤史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资料分析.[结果]装潢、使用染发剂及氯霉素服用史是血液系统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9、2.495和6.163;其中染发剂的使用频率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有关,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6.61%;三项危险因素的综合归因危险度为30.61%.染发年限和氯霉素服用史是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88和6.693.染发年限对白血病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8.84%;两项危险因素的综合归因危险度为41.63%.[结论]染发剂的使用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有关,提示染发剂对使用者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作者:浦跃朴;尹立红;袁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03年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3年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0~22日在上海好望角宾馆召开.会议由<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协办.

    作者:顾祖维;刘卓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居室涂漆作业对油漆工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居室装饰作业油漆工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规律.[方法]从建筑劳务市场随机选择长期从事居室油漆工作的健康男女各30名为研究对象,测定工作场所苯等有机溶剂浓度和研究对象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评价居室油漆作业对工人健康的损害作用.[结果]工作场所苯等有机溶剂浓度超标2~25倍.血中MDA对照组为(3.84±0.42)nmo1/L,接触组为(7.14±1.64)nmol/L,P<0.01;GSH-Px对照组为(208.70±27.24)U/L,接触组为(239,81±4.01)U/L,P<0.01;SOD对照组为(112.86±20.56)NU/ml,接触组为(134.98±25.14)NU/ml,P<0.05.MDA随工龄增长而升高.SOD在0~年、5~年工龄组升高,从10~年工龄组开始下降,15~年组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在0~年、5~年、10~年工龄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至15~年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居室油漆工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苯等有机溶剂,可能影响机体的氧化应激能力,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作者:崔金山;吴咏今;王素凡;胡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吡虫啉毒性研究进展与瞻望

    新型农药吡虫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由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现有的日本拜耳农用化学公司)开始合成,80年代后期由德国拜耳公司与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1991年开始商品化,1992年后期以Imidaclorprid在日本注册,商品名Admire[1].在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厂家进行生产,又名必林、蚜虱净,用于田间叶面喷雾,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多种农业害虫有特效[2].它的作用具有低毒、广谱、高效、有效期长、安全性好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能高效杀灭刺吸式昆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吡虫啉生物学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展望.

    作者:闫文;张忠彬;胡俊峰;夏昭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上海市民1996、1998年X射线诊断照射频率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1996年和1998年X射线诊断照射的年频率水平.[方法]频率调查分三个层次进行,即面上普查、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典型调查.[结果]上海市1996年和1998年X射线诊断的年频率水平分别为536人次/千人口和583人次/千人口;>40岁年龄组和女性1998年接受X射线检查的年频率水平比1996年分别增长20%和16%.[结论]X射线诊断年频率水平有增长的趋势,应注意X射线诊断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路鹤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冶金企业高温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莱钢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1年4~9月份对莱钢作业工龄1年以上的所有高温作业岗位的在职工人5979名进行了普查,现将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亓西海;宿文革;赵洪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邻苯二甲酸酯类生殖内分泌毒性

    近年来,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人类的生育能力特别是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已发生了显著的下降[1].究其原因,可能与人类长期暴露于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有关,尤其是在机体内对正常内分泌功能具有干扰作用的化学物质,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已被确认为EEDs.在动物实验中,已证明PAES能干扰正常的生殖功能.本文对PAEs生殖内分泌毒性作一综述.

    作者:王玉邦;王心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日本职业卫生协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指南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当保持和追求佳的专业技能和实践,高度重视环境和社区卫生.尽职尽责,做到公平高效.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指南,能促进职业卫生专业队伍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明确其作用以及与雇主和工人的关系.

    作者:张雪梅;周志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肌肉骨骼疾患疼痛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肌肉骨骼疾患病人疼痛的调查,分析疼痛对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程度,对肌肉骨骼疾患病人疼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McGill疼痛调查表对558例肌肉骨骼疾患病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肌肉骨骼疾患病人疼痛的患病率为99.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平均分值为6.98±1.62,疼痛的程度无性别差异,t=-1.9091,P>0.05,但有年龄差异,F=7.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为病人的年龄、疼痛的性质、疼痛的强度及疼痛对情绪影响的程度.[结论]疼痛对肌肉骨骼疾患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女性及老年患者影响更为严重.

    作者:陈静;吴青;杨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氯化镉对小鼠免疫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镉在体内染毒条件下,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腹腔注射氯化镉0.34、1.38和5.50 mg/kg后8 h处死和一次腹腔注射氯化镉5.50mg/kg后4、8、12 h处死动物以及连续灌胃0.3、0.6和1.2mg/(kg@d)氯化镉14 d后处死动物,利用MTT颜色反应法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用DNA凝胶电泳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小鼠经一次腹腔注射CdCl2 5.50mg/kg后4或8 h可见胸腺细胞凋亡率为24.91%和32.45%,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64%和16.67%,均高于对照组;注射后12 h胸腺细胞凋亡仍高于对照组.同时注射氯化镉5.50mg/kg4 h后,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抑制率接近50%;而在注射8 h后,除了T细胞在ConA刺激下的转化功能受到抑制外,未受刺激的脾细胞增殖转化功能也受到抑制,抑制率为47%.连续14 d灌胃给氯化镉对小鼠脾脏细胞和胸腺细胞凋亡及淋巴细胞转化均未见明显的影响.[结论]小鼠经一次腹腔注射CdCl2 5.50mg/kg,在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凋亡增加,同时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也受到抑制.连续14 d灌胃0.3、0.6和1.2 mg/(kg@d)氯化镉未见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和脾脏细胞、胸腺细胞的细胞凋亡有所影响.

    作者:魏雪涛;宋晓明;薛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发病风险性

    在正常的细胞中,如发生畸变型复制、受到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攻击或机体暴露于电离和紫外辐射等环境因素时,细胞内染色体的修饰作用增加.如果不对畸变加以修复,DNA的复制错误和染色体损伤会引起导致细胞功能丧失或死亡的永久性基因改变,也就是基因突变.

    作者:张忠彬;夏昭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检验医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菌丝体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菌丝体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成14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冬虫夏草、蝙蝠蛾拟青霉、虫草头孢菌、蝙蝠蛾被孢霉高、中、低剂量组(3个剂量组分别为200、100和50mg/ml).采用CCl4建立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菌丝体对模型动物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蝙蝠蛾拟青霉、虫草头孢菌、蝙蝠蛾被孢霉200、100和50mg/ml 3个剂量组均可以降低受试动物血清ALT、AST和MDA水平及升高血清SOD水平;200 mg/ml组降低受试动物肝组织中TG和MDA水平及升高SOD和GSH水平.4种样品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它们的保护效果为:冬虫夏草>蝙蝠蛾被孢霉>蝙蝠蛾拟青霉和虫草头孢菌,而蝙蝠蛾拟青霉和虫草头孢菌的保护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蝙蝠蛾拟青霉、虫草头孢菌及蝙蝠蛾被孢霉均可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而加以应用,而蝙蝠蛾被孢霉是冬虫夏草的首选替代品.

    作者:张小强;浦跃朴;尹立红;仲伟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氯乙醛的毒性和致突变研究

    [目的]了解三氯乙醛的毒性和致突变作用.[方法]对三氯乙醛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mg/kg,雌性大鼠为681 mg/kg.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1 470 nmg/kg,雌性大鼠为1210 mg/kg.对皮肤具中等刺激性,对眼具中度至重度刺激性.Ames试验1 mg/皿为阳性.小鼠骨髓细胞身长核试验160 mg/kg时为阳性.小鼠与人淋巴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为阳性.[结论]三氯乙醛属低毒级化学药物,致突变试验阳性.

    作者:洪长福;娄金萍;陈钧强;王洁宏;周华仕;吴南翔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现状分析

    噪声是水泥行业主要污染源之一,从原料破碎到成品包装工段都存在着不同强度噪声,为了解水泥行业职业危害情况,1999年10月对我市4家有代表性水泥厂噪声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田;冯涌;严茂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快杀灵对雄性小鼠精子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快杀灵对雄性小鼠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用不同总剂量(9.1 mg/kg、18.2mg/kg、36.4mg/kg)快杀灵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10天染毒,于末次染毒后25d处死小鼠,称重睾丸、附睾,并计算精子活动度、精子数及畸形率.[结果]精子数量在18.2 mg/kg、36.4 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子畸形率在36.4 mg/kg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子活动度在3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睾丸、附睾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快杀灵对小鼠具有一定的精子毒性作用.

    作者:甘亚平;赵红刚;刁路明;李彩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危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无线移动电话(下简称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逾1.8亿.根据美国权威预测机构StrategyAnalysis预测,2006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从2001年底约9亿人增加到19亿人.移动电话使用者会非常频繁地接受应用于移动通讯的0.9~1.8 GHz的射频电磁辐射(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RFR),成为接触RFR辐射的特定人群,因此,移动电话RFR危害就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姚耿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癌性研究

    [目的]研究几种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转化细胞的致癌性.[方法]通过细胞转化、体外转化细胞的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测定几种镍化合物的致癌性.用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镍转化后接种成瘤细胞及肺癌组织中二价镍离子及镉、铬、铍、砷等几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水溶性镍化合物NiCl2、Ni(CH3COO)2、NiSO4和不溶性结晶型NiS均可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以NiS的作用强,浓度为110μmol/L时,每瓶细胞的平均转化集落为15.7±3.51,而浓度大致相同的三种水溶性镍化物(100μmol/L)的转化集落分别为7.33±3.61、6.3±2.31和5.67±1.53.转化细胞接种裸鼠后能诱发肿瘤形成.在肺癌组织中的二价镍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而NiS转化细胞内的二价镍离子浓度则相当于肺癌组织中浓度的二倍.[结论]NiCl2、Ni(CH3COO)2、NiSO4和NiS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均具有转化活性和致癌性,此活性可能与细胞或组织内的二价镍离子浓度有关.

    作者:陈家堃;吕嘉春;宾晓农;纪卫东;陈传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