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化颗粒对孕早期妇女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

景丽芳

关键词:新生化颗粒,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在孕早期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怀孕45天到65天妇女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新生化颗粒后药物流产,对两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及流血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新生化颗粒,完全流产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8%(p<0.05),阴道流血量及流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新生化颗粒明显改善药物流产的效果,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天数.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断,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3.5%,同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T2WI/Flair高信号和T1WI低信号,而且病灶边界清晰,共检测出了56个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28个、内囊18个、丘脑11个、各脑叶9个.脑梗死患者三角形形态,存在不规则形、斑点状及片状等改变.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时,可以清晰的呈现患者的病灶,从而为主治医生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宝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免疫学检验中的酶免疫技术分析

    目的:分析免疫学检验中酶免疫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应用酶免疫技术进行免疫学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在研究组的重复性检测结果中,+20%浓度临界值的阳性率≥95%,-20%浓度临界值的阳性率≤5%,检测结果呈阳性者41例,灵敏度为97.2%.对照组检测结果呈阴性者41例,灵敏度为97.2%.结论:在免疫学检验中,酶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荐.

    作者:高波;高司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NT-proBNP血清Hcy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对心力衰竭患者予以NT-proBNP血清Hcy水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看作试验组,同期选取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NT-proBNP诊断情况.结果:相比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对照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相对偏低(P<0.05);对照组和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对比,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心功能Ⅲ级和Ⅱ级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心功能Ⅳ级相对较高(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予以Hcy及NT-proBNP水平检测,对评估患者预后及近期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王国强:中医药高等教育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因其在保障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保障.当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哪些新形势、新挑战,有哪些改革举措?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进行了解答.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校校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对策分析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医院药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对于提升高校校医院的药房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校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徐冉冉;孙萍;金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预防髋部骨折压疮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髋部骨折压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8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讨论健康教育在预防压疮方面的作用,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结果:28例髋部骨折患者中发生压疮2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压疮痊愈.结论:压疮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借鉴性.

    作者:张建丽;韩中华;张素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奋乃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奥氮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达到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同时观察组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奥氮平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芝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就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42例)优于对照组(31例),预后效果(2例)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11例)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建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脂正常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氟伐他汀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氟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血脂正常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氟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ST段下移值低于对照组,至ST段下移1 mm时间及运动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缓解血脂正常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

    作者:李巧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患儿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大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儿心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普及.

    作者:慕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患儿以康复新液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连用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肌内注射干扰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17±0.39)d,溃疡消退时间(2.2±0.52)d,手足疱疹消退时间(2.3±0.4)d,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56±0.45)d,溃疡消退时间(3.1±0.65)d,手足疱疹消退时间(4.5±1.1)d,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亚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收治的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为实验组患者使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参照组患者使用生长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病情好转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比参照组更高,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以及血AMS、尿AMS、WBC恢复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均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理想,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祝宝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SWOT分析

    为提升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一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利用SWOT分析法综合判断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自身优势及劣势、外部环境及威胁,并用SWOT策略分析矩阵组合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当前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作者:张宇佳;左权;王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通阳利水足浴方联合内科综合疗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通阳利水足浴方联合内科综合疗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照组予以内科综合疗法治疗及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阳利水足浴方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腹胀、腹水消退时间、首次排尿量,并对比两组腹水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尿量、腹水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水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经内科综合疗法、西医对症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通阳利水足浴方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腹水改善效果.

    作者: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磷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50例病人,PDCA循环管理法,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磷血症发生的原因,制订我科高磷血症控制及处理流程图.结果:250例患者通过12个月CQI管理模式,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5%提升到3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璧云;李彦;张耀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离群点检测算法在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挖掘中的应用

    将药品分类的前提下,以药品为对象,不良反应为属性,PRR值为参数,利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得到药品和其对应的离群因子.利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离群点检测算法可以较好地用于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的挖掘.

    作者:张毅;朱凌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对降低食管癌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探究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对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食道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提供营养支持,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何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46例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46例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到我院妇科门诊治疗阴道炎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观察健康教育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6.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地效果,可以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郭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抢救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

    目的:讨论老年危重看病死亡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选择进行急诊抢救的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60例,患者死亡时间在实施手术后48h以内,回顾性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做相应回归分析,并明确患者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在确定危险因素情况下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结果:半数以上急诊患者为外伤前来抢救,采用COX回归分析可知,单因素中有心率、PH值、乳酸等为导致患者死亡,在三种因素中心率为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损伤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结论:心率、pH值、乳酸等3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老年危重病患者的死亡,主要由于三者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血液灌注不足、组织供氧缺乏,是抢救失败的结果.

    作者:喻天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接收的8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A组焦虑、抑郁评分与B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善其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洪岩;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