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抢救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

喻天昊

关键词:危重病, 危险因素, 抢救, 死亡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危重看病死亡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选择进行急诊抢救的老年危重病死亡患者60例,患者死亡时间在实施手术后48h以内,回顾性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做相应回归分析,并明确患者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在确定危险因素情况下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结果:半数以上急诊患者为外伤前来抢救,采用COX回归分析可知,单因素中有心率、PH值、乳酸等为导致患者死亡,在三种因素中心率为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损伤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结论:心率、pH值、乳酸等3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老年危重病患者的死亡,主要由于三者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血液灌注不足、组织供氧缺乏,是抢救失败的结果.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果山楂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研究

    大果山楂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众多微量元素.在临床应用方面,对患者的心脑血管、脂肪以及血脂等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良好的药理效果.通过对大果山楂提取物中各类成分与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为大果山楂的深入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兵兵;梁昌祥;吴桂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7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在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后行就行围术期护理,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所入选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为4.6~8.8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控制在8.6~14.4mmol/L之间;未见感染、血肿、粥样斑块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对实施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术结合支架植入术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伤残率.

    作者:杨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腔保健措施

    目的:分析口腔保健的意义,为广泛开展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各年龄阶段人群常患的口腔疾病的特征,研究口腔保健对于预防疾病的作用,证明口腔保健的意义,介绍各年龄段口腔保健措施.结果:多项研究证明口腔问题日益影响全身健康、生活质量,必须开展完善的口腔保健,从根本上解决口腔病症.结论:重视口腔保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潘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治疗进展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表现为进展性充血性脊髓病.其主要致病机制是脊髓根动脉与脊髓引流静脉异常沟通,形成瘘口,静脉高压、血流瘀滞,脊髓神经元细胞水肿、坏死,产生进展性缺血、缺氧性脊髓病[1-3].硬脊膜动静脉瘘起病隐匿,年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检查不敏感,需以MRI进行筛查、且依赖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因此,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及误诊,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目前治疗方法包括显微手术、介入栓塞及二者联合治疗.早期的确诊、有效的治疗、科学的康复,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的保证.

    作者:张寒冰;周文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TK1联合CEA、CA199在胃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联合CEA、CA199在胃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54例胃癌患者、11例胃良性肿瘤患者、35例胃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人员TK1项目并使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54例胃癌患者CEA、CA199项目.结果:胃癌患者、胃良性肿瘤患者、胃炎患者及体检人员TK1的均值分别为2.71、1.66、1.46、0.61pmol/L,其中位值分别为1.68、1.41、1.34、0.56pmol/L,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胃癌患者中TK1的阳性率高(48.15%),且TK1+CEA+CA199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到64.81%.结论:血清TK1水平检测可用于体检、监测和随访肿瘤患者,与CEA、CA199联合检测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8例母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54,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借鉴价值.

    作者:欧阳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间隔使用颈椎微型钛板固定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探讨颈椎微型钛板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以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5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行传统的丝线缝合固定术,研究组27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并使用微型钛板固定,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椎管活动度改善情况、颈椎轴性症发生率以及椎管矢状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间隔使用微型钛板固定,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元浩;殷德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接收的8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A组焦虑、抑郁评分与B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善其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洪岩;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免疫学检验中的酶免疫技术分析

    目的:分析免疫学检验中酶免疫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应用酶免疫技术进行免疫学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在研究组的重复性检测结果中,+20%浓度临界值的阳性率≥95%,-20%浓度临界值的阳性率≤5%,检测结果呈阳性者41例,灵敏度为97.2%.对照组检测结果呈阴性者41例,灵敏度为97.2%.结论:在免疫学检验中,酶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荐.

    作者:高波;高司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贵州某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贵州某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为该高校在日后工作中良好的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贵州某高校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爆发的消化道传染疾病相关资料和处理方法,结合对该高校学生的调查,采用多种方法对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式分析,探究贵州该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特点.结果:通过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结合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的描述,该高校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共爆发细菌性痢疾9起、伤寒副伤寒15起、霍乱与副祸乱6起,共报告病例达1246,以春秋季学生开学为消化道传染病高发期.结论:在贵州该高校学生消化道传染疾病中常见的发病特点为恶心呕吐、体温持续高热、腹痛、腹泻等.

    作者:张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药服务发展需迈三道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提高中医药服务在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到2020年超60%养老机构有中医药服务.与养老机构的结合让中医药服务迎来发展契机,不过,在迎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中医药服务面临特色诊疗濒临失传、炮制工艺不严格、标准化欠缺等问题.

    作者:唐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国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目前我国老年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越来越多生活富裕的国民开始更加注重养生了.在此契机下,政府日益重视对国民健康的问题,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康养旅游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针对其不同康养旅游产品的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5种类型:生态养生康养旅游,运动休闲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医疗保健康养旅游,文化养生康养旅游,以期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康养旅游产品的特征,并对不同的康养旅游产品现状及可借鉴的国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尝试对不同的康养旅游产品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以期对我国康养旅游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吴耿安;郑向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列举三例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案例,明确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联合社会技能训练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心理干预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心理干预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病4人,发病率为6.7%.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病12人,发病率为20.0%.两组患者发病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心理干预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后,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症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叔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微弹簧圈介入治疗,观察组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栓塞成功率、平均格拉斯预后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支架结合微弹簧圈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朝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CI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非NSTEAMI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NSTEAMI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6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接受PCI治疗,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对比2组NSTEAMI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NSTEAMI患者住院以及随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STEA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价值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作者:杭萍;王飞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分析肺功能检查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FEV1%、FVC、DLco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者FEV1%、FVC、DLco较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者降低明显,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FEV1%、FVC%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可早期帮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丽;侯登峰;马东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四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采用多重PCR法对四种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并与临床模拟样品进行验证,分析多重PCR检测在多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单重PCR结果显示:对于变形杆菌扩增出大小为522bp的特异性片段;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出大小为155bp的特异性片段;大肠杆菌O157扩增出大小为366bp的特异性片段;副溶血性孤菌扩增出大小为199bp的特异性片段.多重PCR结果测定显示: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表明只有该四种菌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他均为阴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多重PCR测定菌落计数数量级为103CFU/mL.结论:将多重PCR技术用于多重常见肠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快速、准确的筛查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作为当前孕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子宫收缩乏力问题,很容易诱发产妇大出血,从而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产妇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生育障碍及死亡事故.此类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孕妇群体,为了降低伤害几率,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死亡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进行阐述.

    作者:张绣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离群点检测算法在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挖掘中的应用

    将药品分类的前提下,以药品为对象,不良反应为属性,PRR值为参数,利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得到药品和其对应的离群因子.利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离群点检测算法可以较好地用于药品不良反应异常信号的挖掘.

    作者:张毅;朱凌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