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大肠俞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体会

巩振营

关键词:针刺治疗, 大肠俞, 坐骨神经痛, 临床运用, 疗效肯定, 个人体会, 病人, 人生, 经验, 病症, 报告
摘要:坐骨神经痛病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病人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针刺治疗此病症疗效肯定.本人在临床运用中,对大肠俞治疗坐骨神经痛总结了一定经验,现将个人体会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肝病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肝病患者多有恐惧焦虑心理,因有传染性,怕被别人瞧不起,而且肝病患者化验结果时常反复,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有的患者甚至悲观厌世、自卑、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周玲;杨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75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既往一经确诊即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不易为患者所接受.随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及超声检查的普及应用,宫外孕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从而为宫外孕保守治疗获得成功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早期宫外孕7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大月份流产评价

    米非司酮系孕酮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具有很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两者合用可产生良好的抗早孕效果,多用于49天以内的早孕.笔者自1999年7月~2004年12月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1~15 w流产代替宫腔插管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葵;麻明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肠梗阻病人的健康指导

    肠梗阻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主要是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或肠管痉挛、肠麻痹所致.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肠梗阻;按肠管有无血运循环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作者:于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无胸痛或疼痛部位变异或以其他症状为突出表现或无典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梗.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误治或漏诊.为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分诊救治和护理,现将4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英和;温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妊娠期妇女患病毒性肝炎较常见,且二者相互影响,通常妊娠期妇女患病毒性肝炎后病情相对较重,特别是妊娠后期患黄疸型肝炎者病情较更为严重,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也较高.

    作者:丁卫星;张玉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期妇女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妊娠期间由于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大,而普通食物不能供给孕妇足够的铁.妊娠期妇女由于血液生理性稀释及胎儿生长发育需求增加,往往发生贫血.贫血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有关,严重的会造成围产儿死亡.严重的贫血可使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增多,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赵尔曼;梁丛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救治体会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有许多产科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如能早期鉴别诊断,及时抢救,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爱云;卫东勤;张艳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 82例临床分析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带来很大困难.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我院门诊于2005年10月~2007年3月对82例绝经后妇女在取器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600 ug口服,2~4小时后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及监管指标研究过程

    社区卫生服务的体系完善和功能落实需要通过规范化管理来实现,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落实和执行来实现.在卫生改革和卫生体系的建设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我国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各级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管理和评价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者:尹爱田;兰雪;白同禹;曹怀坤;李峻;滕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服药指导与药学咨询

    医院药房每天向患者发放大量药品,随着科学发展,新剂型、新疗法不断涌现,加之临床药学已为人们所重视,发药时向患者交待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传统范围,在日常工作中也大量遇到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咨询,因此对药学专业知识面要求更广泛.

    作者:曾爱华;刘贤团;谭秋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回访的效果评价

    自2007年4月份以来,我院开始施行出院病人回访制度.运行半年,效果满意.特别是在内科老年病和慢性病人的回访中,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得到了病人的肯定.

    作者:张立敏;陈艳;王宪;张洪梅;丁俊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部移动性啰音在心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症状群,其发病率高,预后严重.由于心力衰竭和肺部疾病的主要症状均是咳嗽、呼吸困难,因此,区别两种疾病对治疗非常重要.我科采用肺部移动性啰音的检查方法,配以其他常规检查,对心衰做出早期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社民;董红云;范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破裂22例临床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占整个腹部损伤的3.7%~5%,死亡率约占12%~30%.伤后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合并伤,尤其是大血管损伤致休克;后期死亡原因多因诊断不及时和处理不当引起的十二指肠瘘致感染、出血或衰竭.我院自1987~2007年共收治22例十二指肠破裂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进潮;张江红;王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4例疗效分析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各种常规治疗不见好转甚至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其病情严重,治疗困难.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1月对3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静脉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延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右斜疝合并先天性隐睾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斜疝5个月于2007年3月7日入院.入院后查体:青壮年男性,体温36℃,WBC 3.5×109/L,血糖5.5 mmoL/L,心电图正常表现,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分.心律规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右侧腹股沟可见有一突出肿块并进入阴囊,可还纳入腹腔,患侧阴囊内睾丸触摸不清并空虚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疝块不出现,并且指尖有冲击感.

    作者:路国栋;刘明刚;李方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成腰椎自然支撑四维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基本,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本中心采用大成腰椎自然支撑四维疗法治疗60例临床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平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方法镇痛效果比较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手术技巧及手术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无痛人工流产就是在传统人工流产方法基础上配合使用麻醉药物使人在无感觉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人工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静;尹玉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我国目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被现代人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

    作者:宋凤丽;冯俊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采血环节的质量控制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血液质量就是血站的生命,这是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因此采血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

    作者:王光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