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粤文;杨磊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慢性胃病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联合方案,治疗组(48例)则在常规西医联合方案应用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6.58±1.72)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5.42%,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10.87±2.31)d;两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积极改善病情,值得借鉴.
作者:崔喜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络病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限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标准的有86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加用通络益肾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7%(36/43)、60.5%(26/4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h蛋白尿水平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h蛋白尿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络病理论基础上给予通络益肾胶囊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运用中西医不同的临床思维,西医的循证医学与中医的哲理思辨有机的融合去阐述和镶嵌中医辨证思路,角度和手段不同却结果相似.绝经前过渡期妇女卵巢功能低下,雌二醇下降,FSH、LH的上升,导致一系列不同病症,其临床表现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性激素替代也具有异质性,发扬中医药的独特性,用整合的思路尝试,也不失为创新意识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着有生育要求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研究很有临床价值.丁丽仙教授乃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贵州省名老中医,对妇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主要介绍吾师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作者:蒋双双;陈静;丁丽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养阴清肺汤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养阴清肺汤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安全性.结果 中医组临床疗效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组间数据对应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郭兵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四黄软膏外敷治疗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四黄软膏治疗静脉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随机将2016年8月—2017年6月的6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四黄软膏外敷,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显效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黄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方法简单,疗程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月;刀琳;杨淼;石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1.4%(25/35),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有效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慢性萎缩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羟氨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炎丸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慢性萎缩性喉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红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生视角下的临床学习环境,为改善临床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Van Manen诠释现象学的研究法,将50名实习后护生分为8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及深度个人访谈.结果 从访谈资料中提炼出3个主题:实习目标具体化;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性;护生重视参与及归属感.结论 学校和医院加强沟通,制定具体可行并具有建设性的实习目标,重视实习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行为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给护生提供全方位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归属感.
作者:杨丽霞;潘兰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科学.中医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诸多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也引进了诸多国外药用植物,这些文化的交流是中医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医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体现,身为现代中医人,面对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冲击,只有始终坚持中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中医的理论更加完善,使中医获得更快更高的发展.
作者:李文文;王奕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分成两组:参考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考组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谢日伦;张跃;曾燕玲;朱江;余兰芳;钟伟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64例进行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总体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内低血糖的出现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后三个月出现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董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一个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分析内瘘的护理措施,逐渐采取中医药护理方法,通过湿热敷、冷敷、中药塌渍、艾灸、中药外敷以及联合中西药外敷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保护血管通路,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确保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的制水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TC、LDL-C、CRR及LVEF等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差异明显.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常规剂量的制水蛭具有舒经通络的功效,对治疗胸痹心痛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小,具有研究推广价值.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养阴清肺法辅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西药联合化疗展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痛风关节炎、末梢神经炎、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实验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瘙痒、皮疹,所有患者停用异烟肼后均已恢复正常.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西药联合化疗相比,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芳;袁清茹;栗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探讨加味桂甘龙牡汤治疗心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悸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的要好,两组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悸的患者,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今后心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比较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晓芳;汤凤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甘草有效成分的作用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分析及汇总甘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文献查阅法及总结归纳分析法.结果 现代药理研究资料表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如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还有着较强的非特异性抗氧化能力,能对肺纤维化产生干预作用,从而起到防治肺纤维化的功效,因而甘草具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结论 通过分析及汇总甘草对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表明甘草对肺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王明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抗菌膜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查宫颈HPV阳性且宫颈液基检测阴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采用保守观察治疗、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加味易黄汤治疗、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4种不同方式,并对其治疗期间每月月经干净3天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临床证状的改善、HPV转阴等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3.33%,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单独治疗组;患者的HPV阳性率(10.00%)和HPV E6/E7转录阳性率(6.67%)也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加味易黄汤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可能通过调节HPV编码蛋白HPV E6/E7的表达来干预HPV感染,从分子水平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HPV的作用机制,为中西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为预防和干预HPV感染创造条件,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石;徐娟;金素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