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27例临床分析

吴爱山;王超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 心血管疾病, 治疗水平, 临床资料, 诊断, 血肿, 血液, 渗入, 患者, 剥离
摘要: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水平.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支气管哮喘患儿防治情况的调查分析

    我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哮喘患儿1000万左右,儿童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的比率很高,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儿童哮喘对减少成人哮喘及肺心病的发病率十分重要.本文对旺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哮喘患儿防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利用乡镇卫生院资源优势构建农村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老年医疗保健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关专家从人口增长趋势推算,中国老年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样,社会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在当前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项发展趋势对未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形成严峻挑战,尤其是占我国老年人口总数70%的广大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更是一大难点.

    作者:王敏;史延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极易导致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急性心肌梗死56例,在急性期通过严密观察病性,精心护理,降低了死亡率.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玉霞;张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山莨菪碱减轻红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在临床上需应用红霉素静脉点滴的机会较多,但是也常常因其副作用出现机率高而有所局限.因此,我们在临床尝试应用山莨菪碱(654-2)来减轻红霉素的副作用,并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芦爱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阴道后壁脱垂桥式修补术13例临床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入院行阴道壁脱垂修补术的病例有所增加.近1年,我科采用桥式缝合术修补阴道后壁,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孕期中的实施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承办的卫生部-惠氏药厂孕期健康教育项目,2004年9月在我院实行,为提高我院孕期健康教育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作者:高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胰腺是腹膜后间隙内的实质器官,居肾旁前间隙内,仅胰尾处有一小部分可伸入腹膜腔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可使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并可向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扩散.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中的应用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专家估计截止2005年8月底,现存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为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1].

    作者:于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低血压与休克

    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12.0/8.0 kPa(90.60 mm Hg)称为低血压.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突然明显下降时,称为休克.休克是临床急症,它是机体受到各种因素侵袭后迅速出现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机能活动急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作者:郭庆菊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3例报告

    2005年7月30日,一列由青岛开往福州的旅客列车上13名旅客因食用鱿鱼、牛蹄筋、带鱼等食品发生食物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承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9例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终生治疗.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并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笔者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曼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手足口病(HFMD)是以在手掌及足、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在幼儿园及托儿所传播流行,个别成年人亦有发病.

    作者:毕泗兵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及婴儿腰穿方法的临床改进

    新生儿腰穿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均因易损伤出血或穿刺失败采不到脑脊液致诊断欠明确,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我院自2004年以来通过改进穿刺针及穿刺方法,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达95%,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荣;薛涛;郝琴;贺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计划免疫日接种与周接种运转方式的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历了非典型肺炎的洗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在危险,疾病的预防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婴幼儿的疾病预防更是每个家庭的焦点,因此计划免疫接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中越发显得重要.

    作者:萧焯宁;伍少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对阿托品中毒的临床观察

    阿托品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药物,方法是早期、足量、反复给药,指标是达到阿托品化而避免阿托品中毒.本文总结12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就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的观察与判断进行讨论.

    作者:罗川新;王凤芝;柴小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恢复期护理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们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平时如何预防及患脑血管病恢复期如何护理,现介绍如下.1 预防1.1 降低已升高的血压高血压是诱发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血压高至一定的极限,可使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可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当血液粘稠度增高时,一些物质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管管腔狭窄而形成脑梗塞.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广州市社区无业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病普查分析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保证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妇女,能定期享受到妇女保健服务,但社区下岗、无业妇女作为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居住分散、组织困难、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差等原因,很少参加群体体检,她们的健康状况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玉坤;胡萍;黄列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药茵陈汤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临床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成为儿科门诊的常见病种.自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50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在喂养方式改变、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陈汤口服治疗,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鹤群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表现50例临床分析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模式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耳鼻喉科被发现.本文对2006年1月~2006年7月间门诊50例以咽喉不适就诊并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作者:曹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针刺隔药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的常见病.此病好发于青壮年,病史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我院自2002年5月采用针刺隔药灸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徐传忠;侯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