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渴病人的饮食调护

栾贻爱;肖萍;江秀霞

关键词:消渴病, 病人, 治疗和预防, 严重危害, 血糖控制, 身心健康, 多发病, 常见病, 并发症, 饮食
摘要:消渴病目前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危害了广大病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治疗方面有了进展,但全面、有效的血糖控制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而合理的饮食在本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龈下刮治术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牙周炎是人类疾病中分布广的疾患之一.成人牙周炎常见的是Ⅰ型牙周炎,其主要特征是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发病率高达50%~70%.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菌斑和结石起着重要作用,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不坚持治疗,就会给日后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的损失[1].

    作者:郑富菊;商文芝;曹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小剂量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进行胃镜检查的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麻醉组(n=15),对照组患者,咽部喷雾局麻药后,常规进行胃镜检查;麻醉组患者,咽部局麻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5~2.0mg)和异丙酚(1.5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检查中患者的反应以及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麻醉组心率和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麻醉组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进行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易被接受的无痛苦胃镜检查.

    作者:管军;刘中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阴道分泌物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分析

    阴道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从前没有的病原微生物在不断地出现,种类也在不断变异,其中支原体感染越来越多,霉菌和加特纳氏杆菌感染也占较大比例.现就我院378例女性分泌物超高倍显微镜检查进行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孙立;李玉臣;王建国;孟凌云;李海霞;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结节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它们后可被吸收或转变为纤维组织,90%以上累及胸部[1],中青年多见,典型的胸部结节病经胸片检查即可确诊.

    作者:韩明山;盛蕾;崔群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纳络酮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纳络酮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共6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5%~10%,其死亡率高达80%~100%,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lsa-tion,IABP)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球囊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使主动脉内球囊充气和放气,通过舒张期主动脉压升高,降低左心室阻抗,减少心脏耗氧和做功,起到辅助循环的效果.我院CCU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IABP9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李超;张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例分析

    我科3年来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67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5.96%,为引起重视,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东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证实超声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超声诊断,并根据分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病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到.除了胆总管的囊性扩张之外,约有半数的患者仅表现为胆总管的梭形或圆柱形扩张,而非巨大的囊肿.常伴有胆总管结石,同时癌变的发生率也较高.结论超声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定位准确,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优选的筛查方法.

    作者:王虹;赵仁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护理管理

    我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是一个相对独立,以诊疗、护理、预防咨询及相关辅助检查等为一体的专科门诊,共有医护技工作人员十余人,其中,护理人员占57%,担负着本门诊的分诊、病人的各种护理处置、消毒隔离、卫生宣教等工作,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门诊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做好其护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林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治疗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天,对照组氨茶碱治疗3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氨茶碱治疗有效率68.5%(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李丽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催产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站利用催产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提高了完全流产率,对减少出血量,尤其是缩短出血时间,发挥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方法对42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19.27%和42.86%.致病菌以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霉菌为主.发病机制为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代谢改变.结论肺部感染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差,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要加强对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认识.

    作者:蒲文全;李毅;张玉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学的超声检测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排空功能.方法采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16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胃B超流体餐动力学多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延长1.94倍,胃全排空时间延长1.53倍,胃窦收缩频率减慢61.59%,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运动指数均下降.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有明显的障碍.

    作者:赵英华;郭宝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对乳腺小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是超声诊断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小肿块的超声征象在良恶性病变中常出现较多的重叠,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对68例乳腺长径小于2cm的小肿块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探讨二者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乳腺癌病人的放射治疗及护理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危及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治术后作辅助性放疗可达到减少局部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目的;术后出现局部或区域淋巴结复发时,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远地转移如脑转移、骨转移等,放疗后可获得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的姑息疗效.

    作者:李龙梅;张元娜;郭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佳方案和经济学意义.方法随机调查100例患者社区内的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和血压控制情况,对其中52例血压控制不良者调整了用药方案,4周后评估效果和费用.结果52例调整用药后总有效率100%,达标率73%,调整用药前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平均费用增加0.38元/d.结论社区高血压病的治疗应科学选用治疗药物,为患者制定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爱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

    回顾调查了2003年3月~2005年3月在老年病科病房所发生的护理纠纷,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阐述如下.

    作者:孙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理应是由政府领导、社区搭台、卫生唱戏、群众参与、居民受益的一种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必将引起各方重视.但在实际创办社区服务工作中却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作者:蒋跃强;柴新玲;代荣;茆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血压防治的新进展

    高血压是世界各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02年非感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位居首位[1].

    作者:高燕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后颅窝术后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为8%~11.8%,为幕上开颅的3~6倍.我院自1990年2月~2006年2月共行后颅窝手术232例,并发颅内感染25例,为10.8%,与文献相符.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防治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曹广云;苑树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