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吕海江;娄艳蕊;邢晓青;沈瑞翔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结合饮食调理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指导合理饮食结合推拿疗法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金双歧,补液等对症治疗(按小儿年龄给予用药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1)。结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合理的饮食情况下,结合推拿治疗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无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翔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更好地为治病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309例鼻咽癌康复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气郁质132例,阴虚质123例,血瘀质111例,湿热质94例,气虚质77例,痰湿质73例,血虚质27例,特禀质22例,阳虚质15例,平和质7例。其中偏实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占88.97%,随年龄增大而血瘀质比例增加;偏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虚质、阴虚质)占78.32%。血虚质男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和特禀质男、女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郁质比例高,随着生存期延长和年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是鼻咽癌康复者常见的体质,年龄、生存期与性别对气郁质、瘀血质和血虚质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灵芝;高奇峰;赖红花;周小军;丘奕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验证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息肉的方法来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方法针对100例腹泻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确诊患者,经电切息肉后口服加味神术散治疗,后复查大肠镜;对照组50例,单纯手术切除息肉,后复查大肠镜。对每一位患者自入院后病情进行定期观察,在此期间两组未再服用任何可影响息肉生长的药物。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有息肉复发现象,复发率仅为2%。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要优于对照组单纯手术切除。结论加味神术散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邢学义;王志;李群霞;樊明红;石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何永生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以临床症状与辨证相结合,蛋白尿、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热”与“瘀”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且存在脾肾亏虚的病理变化。治疗以祛邪与扶正并举,健脾益肾、活血化浊法贯穿始终,且注重日常调护。
作者:张彩云;何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血管性痴呆( 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本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中医认为髓海不足、肾精亏虚、痰瘀互结、阻滞络脉为VD发生的病理基础,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坏脑络脑髓,为VD发生发展的主要机理。中医通过辨证、特色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不孕症是我国10%~15%育龄期夫妇面对的困扰,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而针灸作为中国的传统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研究对针灸治疗不孕症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神经内分泌、卵泡发育、中枢精神心理压力等方面探讨其机制,并通过病案举例表明其在临床上的疗效。针刺是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着床率及妊娠率,因此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大力推广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黎诗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寒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抹药罐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中医症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素平;吴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33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针刺治疗后,取阳白、地仓、颊车、颧髎、翳风、完骨,依次闪罐,至皮肤局部潮红为度,然后在翳风、完骨留罐约3~5分钟。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均只行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8.90±3.82)d、(22.78±3.85)d,两组在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0例。试验组治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拔罐配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赵正恩;汪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中应用整体护理结合耳穴压豆方式干预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1年3月—2015年6月,组中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进行耳穴压豆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在耳穴压豆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方式治疗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作者:罗玖莲;刘小静;罗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98例酒精性肝病AW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案分组,研究组55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大于对照组65.12%,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疗效影响显著。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滑胎作为妇科一个疾病名称,首见于叶天士的《叶氏女科证治》和吴谦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是指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滑胎的病因病机各代医家均有详述,总结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或胎元不健,不能成形,故而屡孕屡堕。对于滑胎患者,在胎殒之前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在跟随恩师实习过程中见一例典型病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姚美玉;马静;付丽媛;王曼;赵维维;王秀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脑卒中后焦虑( PSA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焦虑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阅读、综合分析、整理近十年有关文献,对脑卒中后焦虑的治疗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期望为今后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心光;樊瑞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为(8.17±2.62)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消癌止痛散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消癌止痛散制作成膏剂穴位贴敷,3~4小时后洗去药物,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癌痛及相关症状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0例、轻度缓解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4%(P<0.01)。结论消癌止痛散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
作者:毕晶;王佛有;冯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从传统医学入手,通过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及结合临床的用药经验,来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与脾化生营卫、气机运化及生血统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得出脾胃气虚为慢性荨麻疹的病理基础,血瘀是病程演变中重要的病因,同时多有外风兼挟这一结论,因此提出补虚、活血祛瘀、祛风等治法。
作者:薛锦程;邓咏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DNB)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NB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穴位注射治疗DNB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对王全年教授临床治疗瘿瘤经验的梳理,浅述王全年教授对瘿瘤的病机认识,即气滞、血瘀、痰凝为瘿瘤的主要病机,甲状腺肿大为重要病机。针对以上四种病机,组方运用柴胡疏肝散合海藻玉壶汤,再佐以软坚散结之生龙骨、生牡蛎、橘核、荔枝核。此经验临床运用灵活,疗效显著,对瘿瘤诸症及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疾病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陈思馨;王全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医辨证方案对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70例,随机抽取,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32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例;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23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80例)和针刺组(76例),综合组采用刺络配合养老穴针刺治疗;针刺组选用解溪、昆仑、申脉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5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综合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治愈31例,显效42例,无效7例;针刺组分别为22例、40例、14例,综合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杨晶;马德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采用羚羊角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化脓性扁桃体炎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羚羊角汤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羚羊角汤能够有效提高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亚南;常向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