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诊消渴病临床特点研究

周羽;祝萃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消渴病, 中医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对初诊2型消渴病病人发病特点及中医临床辨证分型进行分析,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等因素与患病及辨证分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14年9月19日—2015年7月20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122例初次诊断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登记,记录其临床发病特点、饮食运动习惯、家族史、疾病发现方式等,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消渴病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或兼血瘀53例(43.4%)、湿热困脾或兼血瘀30例(24.6%)、无症状25例(20.5%)、阴虚燥热8例(6.5%)、阴阳两虚或兼血瘀6例(4.9%)。研究对象中87例(71.4%)偶然发现糖尿病,35例(28.7%)因怀疑患糖尿病而就诊。68例(55.7%)有糖尿病家族史,85例(69.7%)体重超重或肥胖,88例(72.1%)平素嗜食肥甘厚味,79例(64.8%)平日不参加运动锻炼,这些因素与中医分型中的湿热困脾或兼血瘀证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与年龄、家族史、嗜食肥甘厚味、少动、超重或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初诊糖尿病患者中有部分人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可能会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 型前列腺炎60例

    目的:研究讨论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运用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60例,运用盐酸坦索罗新胶囊、舍尼通治疗。两组治疗都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60例,治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NIH-CPS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康根水;黄腾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青敷膏外用治疗小儿输液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青敷膏外用治疗红霉素引发的静脉炎。方法将40例静脉炎患儿随即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予青敷膏外敷于患处,对照组予25%硫酸镁纱布湿敷患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对Ⅱ度静脉炎治疗组在愈合时间上也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青敷膏作为一种中药外敷膏剂,具有运用范围广泛、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于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开灵与双黄连治疗病毒性感冒的 EA 分析

    目的:分析清开灵颗粒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的成本效果比,为临床经济、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的患者76例,将其分为清开灵颗粒治疗组与双黄连口服液对照组,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4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在临床缓解患者症状所需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等治疗有效性评价方面清开灵颗粒明显优于双黄连口服液。在治疗成本上清开灵颗粒略低。结论通过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法分析得出清开灵颗粒是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田丽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15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2例外感咳嗽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150例,止嗽散组40例,桑菊饮组62例,桑杏汤组48例,西药组42例,并以清金止嗽散联合耳穴压豆组为治疗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为对照组,观察五组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效率分别为88.9%、70%、75.8%、72.9%、76.2%。各组经统计学处理,清金止嗽散组与各对照组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明确,适用于治疗岭南地区各型外感咳嗽。

    作者:吴志光;陈永锋;冯劲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开灵片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清开灵片1 g,3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对照组38例:单一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两组均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1次/d。连用1周为一疗程,未愈者再用1疗程。同时观察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时间(7~12) d,平均8d,对照组治疗时间均>12d。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能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小,可进一步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明翠;邱慧娟;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50例

    目的:探析参芪血府逐瘀汤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一剂/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变情况以及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达96.0%,优胜于对照组(76.0%),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远远优胜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意义( P<0.05)。结论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具有卓越成效,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疗法。

    作者:张根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从治未病角度浅谈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

    结合以往对中风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浅谈关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未病先防”阶段,主要预防手段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可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为“已病防变、预防复发”阶段,预防手段主要为寻找中风病发生的原因,结合中药、针灸等临床方法治疗可逆病因,纠正可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刘洁;王宝亮;段枫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益气养阴活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候、UAER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不良症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先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和医派基本学术观点

    中医定义:中医,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信息,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近况

    多发性骨髓瘤( MM)目前在临床上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对多发性骨髓瘤致病机理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收集与整理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从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或中医药辅助治疗MM的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症状、增强化疗敏感性等均得到较为明显地改善。

    作者:朱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桂枝汤及加减方辨析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脾胃,以达到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之目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虚证,通过加减亦可用于表实证,或水饮里实证的治疗。治疗范围之广,是仲景其它方剂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王金成;王亚丽;刘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金樱子对疲劳大鼠免疫细胞共刺激信号通路及免疫平衡作用的研究﹡

    共刺激分子是认识和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靶点。中医理论证明金樱子可以补血易精,减轻或缓解疲劳,本研究运用中医、中药理论探讨金樱子在预防疲劳方面的作用,金樱子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而非对抗,这种调节效应具有双向性和整体性。本研究以疲劳大鼠为模型,金樱子作为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金樱子可以矫正过度运动导致的免疫失衡,通过提高INF-γ的表达,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这一过程可能与金樱子上调B7-1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利强;曾志强;邹业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化瘀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较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分别为(9.2±5.0)分、(9.6±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4.8)分、(1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明确,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关战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庆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TBL 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索T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团队协作意识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方法将TBL教学法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自选实验题目,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PPT讲解讨论终确定实验方案后完成实验选题,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结果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模式满意,认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结论 T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继续探索。

    作者:李娴;张振凌;李凯;李红伟;田连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谈四神煎汗法治急性期痛风

    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明言四神煎治疗鹤膝风。综观四神煎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无特异发汗药物,为何却有“汗出如雨”之功,主要归结于黄芪量大以及煎服法,气足则能祛邪从汗而解,煎服法可助热发汗矣。而四神煎之汗法现广为运用于以膝部病变的痹症,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主,但痛风也属痹症,实则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亦有良效。

    作者:杨金蓉;岳仁宋;董久艳;刘秋艳;涂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1例

    目的:探究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已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应用三磷酸腺苷、卡托普利以及肠溶性阿司匹林等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心率改变、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74.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心率均显著加快( P<0.05) ,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 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少林;黄乐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光明中医》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光明中医》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综合期刊,刊号CN11-1592/R,ISSN-8914。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15日、28日在北京出版。以广大基层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巨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 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可提高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国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脂溢性脱发

    目的:探讨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萆薢渗湿汤联合外用蔓迪(5%米诺地尔),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6片联合外用蔓迪(5%米诺地尔),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35例,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33例,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赵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