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处方审核干预前后效果分析

曲若宁;李忻;于倩

关键词:临床药师, 肠外营养处方, 不合理处方, 干预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对肠外营养处方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干预前2012年1-6月和干预后2013年1-6月肠外营养处方各300张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处方审核干预效果.结果 处方安全性问题如糖脂比不合理、维生素超量、电解质超量、医嘱单位错误、即用型三腔营养液中加入大输液等,干预后不合理应用率明显降低;处方非安全性问题如热氮比不合理、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不合理、加入胰岛素、加入乳酸钠林格、果糖超量等不合理事件例数降低.干预后人均住院天数较干预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使用TNA费用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人均住院费用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审核肠外营养处方提高了处方合理性,减少了患者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使用肠外营养液的费用,但还需加强与临床沟通,从而提高肠外营养处方合格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行氧驱雾化吸入中应用心理诱导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行氧驱雾化吸入中应用心理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分别实施常规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心理诱导.观察二组的临床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过程联合实施心理诱导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少莉;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诊断并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阶段护理组,各41例.康复护理组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阶段护理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分别对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护理后,阶段护理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均明显优于康复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合理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PV16/18感染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价值

    目的 通过高危型HPV16/18感染状况分析,探讨HPV感染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227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妇科健康体检者138例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宫颈脱落细胞HPV16/18感染状况.结果 宫颈炎患者93例,HPV16阳性6例,HPV18阳性4例,二者均阳性1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包括CIN Ⅰ、Ⅱ及Ⅲ级)患者98例,HPV16阳性24例,HPV18阳性10例,二者均阳性7例;宫颈癌患者36例,HPV16阳性15例,HPV18阳性5例,二者均阳性9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中,HPV16感染较HPV18感染多见,HPV16/18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16/18感染的年龄分布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和18感染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通过HPV16和18感染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患者.

    作者:孙尚帛;常玉荣;孙淑丰;冯福民;李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阴道手术联合人工周期药物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周期药物治疗和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宫腔镜确诊的PCS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周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发现PCSD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00,P<0.05).结论 与口服药物的方法治疗PCSD相比,经阴道手术治疗的方法具有高效、微创和有助于再次妊娠等优势,治疗效果好.

    作者:屈静岚;王春真;唐焕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术前放松训练对口腔焦虑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放松训练对口腔焦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口腔焦虑患者4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228例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228例实施术前放松训练,比较二组焦虑状况、体征指标、手术配合度、患者满意度及意外事件.结果 干预后,二组焦虑分布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S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分布情况、手术配合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松训练可明显缓解口腔焦虑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其手术配合度,降低意外风险.

    作者:陈晖;李跃;李丽娜;赵志宇;张强;杨坤;王晓波;李金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VEGF和GAP-43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推荐剂量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VEGF和GAP-43的影响.方法 将125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5)、模型组(n=25)、参芎化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40,360,480mg/kg).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取24,48,72,168,336 h 5个时间点.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GAP-43的表达.平衡木法测定行为学评分.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形态明显受损,细胞密度减少明显,行为学评分升高,VEGF、GAP-43表达升高(P<0.05);和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干预各组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行为学评分降低,VEGF先升高后降低,GAP-43升高明显(P<0.05),以高剂量组为显著(P<0.05).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高剂量为显著,其机制可能和促进VEGF、GAP-43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卫红;黄海玲;安朝旺;邵通;张晓松;李建民;赵亚宁;吴双;范亚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的相关程度,提高医学期刊的编辑质量和编辑效率,培养编辑健全的人格.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改良的自我效能量表,调查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 医学期刊编辑总体心里健康状况良好,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各因子分析,医学期刊编辑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偏执、精神病性5个方面得分高于国内常模.从职称角度看,医学编辑在躯体化、焦虑、偏执及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9,5.697,9.153,6.851,P<0.01).医学期刊编辑的自我效能良好,从高到低依次为副编审、编审、助理编辑、编辑及无职称者,其中,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在关系管理、知识更新及资源利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和资源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4,21.365,15.207,22.014,均P<0.01).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789).结论 医学期刊编辑群体心理健康尚处于正常范围,不同职称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心理健康越差者自我效能感越低.

    作者:库雪飞;张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部护板在老年患者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部护板在老年肋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的闭合性肋骨折为主要诊断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胸部护板固定组28例(观察组)和胸带固定组24例(对照组),分别观察胸痛减轻程度(目测类比评分,以下简称VAS)、迟发性血胸发生率、外伤后肺不张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采取外固定措施前,平静呼吸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17±1.09)分、(7.42±1.10)分,咳嗽状态下分别为(9.04±0.69)分、(9.21±1.02)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8、0.487).外固定治疗后1h时,平静呼吸状态下观察组和对照组VAS值分别为(6.43±1.14)分、(6.96±1.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但24h、48h观察点观察组VAS值[(5.68±1.22)分、(5.32±1.06)分]均低于对照组[(6.50±1.44)分、(6.13±1.36)分](P=0.031、0.020);咳嗽状态下,在1h、24h、48h观察点观察组VAS值[(7.54±0.99)分、(6.68±1.25)分、(5.86±1.08)分]较对照组[(8.88±1.26)分、(8.38±1.64)分、(7.58±1.67)分]降低更为明显(P=0.002、0.000、0.007).二组迟发型血胸发生率分别为25.0%(7/28)、16.67%(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8);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10.71%(3/28)、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胸部护板在老年性闭合性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胸痛,提升患者治疗依存性,减少伤后肺不张发生率,但不能减少迟发性血胸发生率.

    作者:邓飞;陈伟;王清北;朱林;吕振才;车子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cy、D-D、NSE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2014年7月入院的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97例为对照组.①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5、10d取血检测NSE、D-D及Hcy 3项指标,并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对比分析;②根据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脑MRI成像后测量的脑缺血损伤组织体积量值分为小、中和大三个组,分别在患者发病第二天检测血NSE、D-D、Hcy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检测不同脑损伤体积量与血液NSE、D-D、Hcy水平相关关系.③观察组患者在2、5、10d血液NSE、D-D、Hcy指标与相同时间NIHSS评分值和MRS评分值采用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2、5、10d的血液学NSE、D-D及Hcy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2d血清中NSE水平升高,5d达高峰,10d下降;全血中D-D值的各时间点的变化与NSE有一致的规律.血浆中Hcy水平在2、5、10d无明显波动(P>0.05).②三组小、中、大体积量脑组织梗死的观察组患者,在第二天,检测NSE、D-D和Hcy水平,结果显示:各组NSE、D-D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逐渐增加(P<0.05);而Hcy水平未见梗死灶体积增大而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5、10d的NSE、D-D指标与相同时间的NIHSS评分值和患者MRS评分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Hcy与NIHSS和MRS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液学指标中NSE和D-D水平与脑卒中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而Hcy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大小、NIHSS和MRS均无相关关系,故在临床实践中,Hcy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仅为辅助观察指标.

    作者:贺雯;高尚;宋海燕;岳霞;任明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单、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单、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可能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2例(椎),为单侧注射组(64例)与双侧注射组(48例),行PKP术并记录两种穿刺方法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中水泥渗漏率,测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应用DEXA检查测定相邻椎体骨密度,术后随诊12个月,对比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较单侧穿刺组多(P<0.05),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较单侧穿刺组水泥渗漏率低(P<0.05),二组术式相比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减少程度较低(P<0.05),且术后6个月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单侧穿刺组患者低(P<0.05).结论 双侧椎弓根穿刺在减少骨水泥渗漏,并且减少相邻椎体再骨折方面较单侧穿刺组更具优势.

    作者:余向前;张柳;冯林杰;甘洪全;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该科收治的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12月,共82例胸部肿瘤患者收治该院外科特需病房.患者均经病理学结果确诊,并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二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增加心理护理、指导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家庭康复指导等.干预前后,采用FACT-G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别进行评估.比较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二组患者的FACT-G量表评分均较其接受干预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的FACT-G量表评分较对照组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平均住院时间(20.6±2.5)d];其患者满意度更高(93.5%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5±2.0)d,其患者满意度仅为40%.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作为临床常规采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起某大学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某大学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X线胸片检查、PPD试验及线索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肺结核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2015年2月寒假期间该校陆续发现7例肺结核病例,开学后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由辖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开展全校学生及教职工结核病筛查,进行X线胸片检查和PPD试验检查.共筛查学生和教职工5 428人.发现肺结核病例61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例,涂阴肺结核57例.结论 该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病例未及时发现并确诊、学校晨午检工作未落实到位、教室宿舍等通风较差以及学生共同上合班课,引起学生新发感染病例.

    作者:王冬梅;王锦秀;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IL1基因上rs16944(IL1β-511C/T)位点和rs1800587(IL1α-899C/T)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北方地区汉族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193例肺癌患者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11例对照来自沈阳陆军总医院同期就诊的非肿瘤患者,按性别、年龄(±5岁)、吸烟状况与病例频数匹配.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进行I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x2检验比较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及SNP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之间分布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IL1β-511C/T和IL1α-89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北方汉族人群中I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

    作者:白露;于洪;王鹤潼;赵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纵隔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应对方式,探讨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对84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SCL-90总分为143.26±39.25,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焦虑、强迫和抑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均分呈正相关.结论 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应对方式有关,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健康状况就好,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郎红娟;张晶;齐海妮;同黎;张俊叶;商江丽;唐芳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循证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患者住院天数、再住院率、满意度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再住院率、满意度分别为(18.3±3.2)d、12.5%、91.7%,对照组分别为(21.4±3.6)d、41.67%、66.7%,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来护理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右心衰竭患者对预防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病情的加重、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秋花;马爱玲;马涵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营养评价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相关性,为PD患者选择营养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维持性PD3个月以上患者95例应用MQSGA、MIS进行评分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QSGA、MIS评分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段周径(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F)呈负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统计分析MQSGA、MIS评分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论 MQS-GA及MIS评分可准确反映PD患者营养状态,其中MIS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更好.

    作者:毕光宇;朱巧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误服毒鼠强患儿应用加强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灌流在误服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干预方法.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5年1月误服毒鼠强中毒的患儿,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强血液灌流治疗(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灌流(n=45),并分别搜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5±2.68)岁;治愈36例,死亡9例;患儿抽搐停止时间(3.96±1.14)d;住院时间(11.7±3.5)d.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8±2.24)岁;45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抽搐时间(1.83±0.57)d;住院时间(7.8±2.1)d.结论 通过股静脉进行加强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毒鼠强中毒患儿病死率,缩短抽搐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杨晓莹;李春园;刘建丽;于明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9例卵巢上皮性癌、19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lf5mRNA的表达,并分析Elf5mRNA与卵巢上皮性癌组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4%、36.8%)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28±0.04、0.52±0.08)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67.7%、72.5%和0.85±0.07、0.86±0.06,P<0.05);且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Elf5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钱卫卫;闫洪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来该院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共70例,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ChildB级与C级患者的研究过程中,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Child B患者和Child C患者的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到9个月后两者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病毒药物不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能够降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降低).

    作者:胡江;方乐;马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乐氟在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在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多乐氟(Duraphat)护牙素在预防牙釉质脱矿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该院正畸科进行治疗的120例,年龄11~15岁,平均13.4岁,其中男71例,女49例,牙齿共计2512颗,拔牙矫治患者92例,不拔牙矫治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处于恒牙列期)分为二组:治疗组(涂多乐氟),对照组(无处理),矫治6个月后由同一位已经过培训的医生对牙面进行检查记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左上牙列和右下牙列牙齿涂布多乐氟,左下牙列和右上牙列不做任何处理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牙釉质脱矿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 多乐氟护牙素是正畸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培光;张雷;樊哲;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