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市企业矽尘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浓度关系分析

冯简青;郭智屏;刘新霞;梁永锡;王淑玉;陈浩

关键词: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相关关系
摘要:目的 了解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及其相关关系,为确定粉尘治理、评价治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存在矽尘危害企业的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采集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有效数据58对,总粉尘的超标率与呼吸性粉尘的超标率分别为77.5%和6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55,P>0.05).总粉尘和呼尘浓度比值(T/R)范围1.15 ~ 21.58.某运动用品厂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采用24对数据,得到线性方程为Y=0.175 X+0.654(r=0.816,P<0.05).结论 所调查企业粉尘危害不容忽视,总粉尘浓度反映的危害程度与呼吸性粉尘基本一致;但部分岗位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差别较大,不能确定多行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换算关系.应尽量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干扰,确定两者的关系,指导日常工作.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5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实验观察组(n=53).常规治疗组给予清水彻底洗胃,实验观察组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两组均给予导泻、吸氧、补液、利尿、解毒药物阿托品和氯磷定等治疗措施.实验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观察组从第3天开始,胆碱酯酶活性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用量、氯磷定总用量、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机械通气(>72 h)例数比例、血清hsCRP浓度、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血pH值、HCO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可提高治疗效果,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呈现有益影响.

    作者:赵波;肖磊;孙宝泉;于中锴;高冬梅;菅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6例溴灼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溴灼伤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方法 对溴灼伤患者采取入院后流动水冲洗、心理护理、创面护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规范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军梅;张建芬;金敏;张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起水源污染引起伤寒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师宗县丹凤镇某村发生的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因素,为今后防治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实地入户,对现症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现症患者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饮用水样品标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共发现病例6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61例,罹患率为17.12%;水源水水样检测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超标;本起疫情由饮用贮水池被外部地表水回流污染引起.结论 本次疫情系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伤寒暴发事件.应重视农村卫生状况和饮用水安全,加强健康教育,以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坤;徐泽海;顾华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保湿新材料企业疑似化学品中毒一例报告

    通过对发生在某保湿材料制造企业的一起中毒案例的调查以及对中毒患者的诊断,证实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疼痛等症状为丙烯酰胺中毒引起.保湿材料制造业中由于使用了大量丙烯酰胺单体原料,加之企业岗前职业卫生培训不到位,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不强,故引起该起中毒事故.应引起同类企业高度重视.

    作者:邱士起;汤小鸥;邹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安徽省某黄金矿业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某黄金矿业公司采矿、选矿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以及职业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防护措施.方法 依据GBZ 159-2004采样要求,结合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公司采矿、选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 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CO、NO2、SO2、NaOH、氰化物、酸雾、噪声、手传振动、高温等.粉尘、噪声、手传振动检测结果超标严重;公司职业健康体检开展力度不够,存在缺检、漏检现象,缺少外包人员相关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人员体检率较低;体检中发现有部分噪声异常人员,但公司缺少其后续处理的相关资料.结论 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公司需加强现场工程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进一步完善员工和外包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作者:于先坤;杨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苏州市化学中毒救治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化学中毒救治机构解毒药物储备及抢救设备配置情况,以更好地为化学中毒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对苏州市28家医疗机构化学中毒救治体系中10种解毒药物及12种抢救设备配置进行调查.结果 除救治中心外其余27家救治机构均未储备齐全10种解毒药物,全部28家救治机构均未配备齐全12种抢救设备.结论 苏州市化学中毒救治机构中化学中毒解毒药物和抢救设备配置不足,在救治化学中毒病例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化学中毒救治能力和救治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作者:周蜜;刘杰;孔玉林;闵春燕;陈玉雯;周鑫;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市企业矽尘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浓度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及其相关关系,为确定粉尘治理、评价治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存在矽尘危害企业的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采集矽尘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有效数据58对,总粉尘的超标率与呼吸性粉尘的超标率分别为77.5%和6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55,P>0.05).总粉尘和呼尘浓度比值(T/R)范围1.15 ~ 21.58.某运动用品厂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采用24对数据,得到线性方程为Y=0.175 X+0.654(r=0.816,P<0.05).结论 所调查企业粉尘危害不容忽视,总粉尘浓度反映的危害程度与呼吸性粉尘基本一致;但部分岗位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差别较大,不能确定多行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换算关系.应尽量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干扰,确定两者的关系,指导日常工作.

    作者:冯简青;郭智屏;刘新霞;梁永锡;王淑玉;陈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对策

    有限空间作为一类特殊的非固定工作场所,受其内部环境和自身结构特点影响,常导致事故救援难度大;而盲目施救行为也是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伤亡数字扩大的重要原因.通过梳理近年来北京市发生的盲目施救引起的伤亡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相应的应急救援对策,以期为破解现有盲目救援的困局提供参考.

    作者:秦妍;刘艳;陈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空间建筑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的仿真模拟研究

    采用基于K-ε湍流模型的CFD方法,对氯气在公共大空间建筑内的扩散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利用Gambit软件进行建模,而后输入到Fluent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氯气的扩散云图,并且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空调工况下的模拟结果数据,发现氯气重气贴地扩散趋势明显.空调工作时,室内流场对其扩散影响显著,氯气扩散速度变快,范围变大,但浓度比空调不工作时相对较低.通过研究氯气的扩散规律和影响其扩散的因素,可以优化大空间建筑通风设计,为化学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作者:李辉;刘天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救治要点分析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3例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救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3例有机氟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主要治疗措施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有机氟中毒以咳嗽、胸闷、气急为主要表现,影像学特征为两肺渗出性病变,予以早期足量及中晚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3例患者均治愈,随访3月未发生肺纤维化.结论 在急性有机氟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合理的激素治疗、保护重要脏器是治疗的重点.

    作者:沈悦恬;姚峰;匡兴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一例报告

    采用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某化工公司晶体车间一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和职业性丙烯酰胺接触史,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丙烯酰胺中毒.提示相关企业应加强接触丙烯酰胺作业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

    作者:高海萍;单利玲;陆春花;周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97例分析

    目的 了解新乡市近年来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的接触途径、发病情况、行业分布、工种构成和用人单位性质等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97例2002年7月至2014年12月依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 37-2002)诊治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多发生于从事粉碎、投(下)料、灌铅、化铅及冶炼等工种;个体私营企业病例占多数;20 ~ 50岁患病人数多,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应加强化工、电源制造等行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铅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减少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刘纪青;岳维梅;方绍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60例尘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三明市尘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的基本情况,为尘肺病患者工伤保险待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60例尘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分析两者同尘肺病期别、工龄、年龄、致残等级的关系,以及肺功能与血气分析的关系.结果 随着尘肺病期别提高,PO2、FVC和FEV1.0各指标有降低趋势(rs=-0.572、-0.644、-0.717,P<0.05),随着致残等级加重,三者也有降低趋势(rs=-0.560、-0.443、-0.458,P<0.05);血气分析指标PO2与肺功能FVC、FEV1.0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s=0.768、0.823,P<0.05).分别采用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结果来表达尘肺病患者损伤程度,两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50,P>0.05);分别用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鉴定尘肺病患者致残等级,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0,P>0.05).结论 血气分析在尘肺病鉴别、致残等级鉴定中客观、直接,建议采用血气分析PO2检查作为首选指标,肺功能FVC和FEV1.0作为辅助指标鉴定尘肺病患者致残等级.

    作者:林潮;林述连;陈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绿色金融与职业卫生

    随着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霞,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绿色金融和赤道原则就是金融机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对国内金融业开展绿色金融和践行赤道原则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指出目前国内金融界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以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主,较少涉及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工作同绿色金融和赤道原则相结合,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发强;张颖慧;王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职业健康体检血标本脂浓度对血常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标本中不同浓度脂质对生化检验项目与血常规检验项目的干扰.方法 采集35例(男20,女15)正常新鲜全血标本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后,将标本离心使血液中细胞与血浆分离,用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脂肪乳液置换出血浆,制成不同浓度脂血标本,再用相同方法对脂血标本进行CBC分析.通过对加脂前和加脂后进行对比,了解脂血对不同参数的干扰作用.结果 TG浓度≥6.15 mmol/L时,加脂后的Hb、MCH和MCHC等指标升高,与加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浓度≥15.15 mmol/L时,WBC值升高,与加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浓度≥11.15 mmol/L时,加脂后的ALT、AST和TBIL值均升高,与加脂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浓度≥8.65 mmol/L时,TP、Alb、GLU、BUN、UA和Cr值升高,与加脂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的浓度达到22.15 mmol/L时,大部分的项目未能检出.结论 当血液中TG≥6.15 mmol/L时对血常规检测影响项目逐渐增多,TG浓度≥8.65 mmol/L时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项目分别进行校正或复查.

    作者:高俊和;张盼盼;付旭瑛;于彬;王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阳离子醚化剂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某化工公司阳离子醚化剂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评价.结果 该项目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项目.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盐酸、环氧氯丙烷、噪声.配液区、反应区、合成保温区和制冷机房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与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作者:郭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例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急救体会

    对1例蜂螫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总结.患者因有青霉素过敏史,属于过敏体质,且蜂螫伤后未予重视,以致救治不及时终死亡.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肺水肿是本病例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蜂螫伤后要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敏感体质患者尤为重要,过敏性休克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煤化工装置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研究

    简述了煤化工装置输煤系统生产性粉尘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了粉尘产生原因,提出了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方案,以指导企业输煤系统粉尘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指出煤化工装置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单一抑尘或除尘的方式均不能达到良好效果,要根据各扬尘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既重视工程控制措施,又要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多管齐下,才能做好粉尘治理工作.

    作者:张茂东;王晨;赵盛;于金宁;孔飞;崔涛;张昌运;李新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发达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中央监管机构设置探讨

    通过收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中央监管机构设置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其组织特点、职能分配等情况,总结其先进经验和特色,对我国职业安全与健康中央监管机构建设提出建议,提出应实现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统一立法、推进职业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管理、完善安全监管总局各监管司职能等,以此面对新阶段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挑战.

    作者:高子清;周书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铝粉遇水放气危险性研究

    目的 对铝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性进行研究.通过改变试验条件,模拟运输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和规律进行总结.方法 参考联合国关于《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有关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试验方法,对铝粉在各种条件下遇水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温度升高、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以及掺入一定的镁粉都能促进铝粉和水反应,增加铝粉放气的危险性.结论 应全面了解铝粉遇水反应的危险性,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包装,避免发生危险.

    作者:赵颐晴;郑华;蔡晓峰;李小寒;蒋伟;陈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