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目的 研制佛山市化学中毒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为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广东省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收集佛山本地的气象、地理、化学源存放地等相关资料,建立佛山市的应急救援系统.结果 该系统能对化学物质在一定介质中的播散范围作出预测,并评估危害程度,指导专业人员尽快确定救援方案.结论 该系统的研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够为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谢迎庆;卢厚汉;董雪梅;黄流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某公司豆油提炼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存在着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部分作业点的浓度不合格,应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防护措施.结论 该新建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作者:陆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反恐怖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冲击着民众的情感意志,威胁其心理健康,严重影响着参战人员和社会民众的心理安全.反恐怖战争的心理防护与救援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积极预防,二是有效防护与救援,即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和心理训练,增强反恐怖战争心理防御能力和意识,同时注重心理治疗,积极消除反恐怖战争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
作者:党荣理;何虹;康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据悉,今年以来,全国有17起事故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初涉险57人,终却致85人死亡、46人受伤.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涵盖了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六个环节,是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直属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方法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进行计算机输入后统计分析.结果 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有241家,接触人数15910人,女工接触人数7760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粉尘、铅烟铅尘及有机苯等,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化纤、织造、染整)、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专用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且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结论 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要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7年9月4日下午,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化工物料爆炸事故.
作者:邵振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硝基苯中毒的救治.方法 详细观察了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急性硝基苯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溶血性贫血等,经积极治疗,10~60 d恢复正常.结论 中毒性肝损害恢复较慢,且部分患者病情反复.
作者:于维松;陈艳霞;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当前,女职工人数所占产业工人总数的比重较大,有些行业的女职工要占全体职工的70%以上,如纺织厂等轻工行业.
作者:胡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该文介绍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发展历史,并对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种类进行了综述,为各国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提供参考.
作者:陈清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一个年产锌量只有几千吨的小电解锌厂,一周时间里先后有20余名工人集体中毒,其中3人因抢救无效死亡,17人仍在住院治疗.
作者:古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美国和欧洲均将职业病的诊断纳入工伤赔偿或保险系统,如1970年,美国国会成立州劳动者赔偿法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ate Workmen's Compensation Laws),并于1972年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列举了现代工人赔偿规划的目标,提出将所有的工伤和职业病纳入赔偿系统.
作者:顾友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7年5月3日,某防腐公司劳务队2名油漆工在某造船厂一在建货船进行喷漆作业时(自述均佩戴防毒面罩),于17点30分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1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盛大膺;姚宗蓓;刘红;吴伟民;吴建华;刘淮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受企业委托,对某橡胶履带生产车间建工程竣工验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程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个人防护措施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成型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级结果为Ⅰ级,属于轻度危害作业.挤出、成型等岗位高温作业分级均匀Ⅲ级.
作者:王利;王华;刘凯;刘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上接本刊25卷第5期245页)4场外应急计划场外应急计划应由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这个计划应建立在企业管理部门识别的那些意外事件的基础上,这些意外事件能影响设施外部的人员和环境,现场应急计划所使用过的评价原则,场外应急计划也可效仿.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相关产业发展迅猛.然而,纳米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对人类健康、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者:王威;缪文彬;夏昭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某区在1997~2007年的10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11起,为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现将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周承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律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两个主要途径[1].当前,随着人们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日渐增多.该文介绍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维持的案件,分析维持原因,同时对本案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樊海军;张晓丹;张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2-氨乙基)-1-甲基吡咯烷(2-(2-Aminoethyl)-1-Methylpyrrolidine)是以N-甲基吡咯为原料,经酯化、高压氢化、高压氨化合成而制得的一种药物中间体,主要用于抗精神病、戒毒以及抗病毒类药物的制造,其理化特性和健康危害信息如下(见表1):
作者:周庆云;范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该文报道高压氧治疗噪声性听损13例18只患耳,总有效率为77.8%,并对高压氧治疗机理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韩月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