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冯美妍;孙伟;周翠花

关键词:肝炎患者, 医院内感染, 感染状况, 现报告如下, 临床分析, 护理对策, 发生规律, 病例
摘要:为了解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规律,探讨其护理对策,本文对94例重型肝炎病例医院内感染状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职业性氯丙烯中毒事故分析

    某内燃机配件厂,2001年8月~2002年2月浸漆工作岗位,先后有6名工人发生氯丙烯中毒事故.经积极治疗,5例痊愈、1例好转出院.对此起中毒事故进行分析,企业领导应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作者:高萍;王爱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来水厂机泵运行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选自来水厂从事机泵运行工作人员91人作暴露组,按年龄、性别进行配比选择,同厂非噪声作业人员91人作对照组.询问职业史、家族史,常规内科、五官科、电测听、血压、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1.现场噪声测定及电测听结果可见,泵工所处噪声环境为不超标连续稳态噪声[73.1~74.7dB(A)],在此噪声环境下,可保护工人听力健康.2.噪声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为9.8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1.87%(OR=2.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噪声接触组心电图异常中窦性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不超标噪声对人体神经、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提示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时,应重视听觉损害,还应重视其心血管系统损害.

    作者:梁宏立;苏冬梅;杨金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病防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质量、正确评价健康检查结果是所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作者就职业健康检查个体检查结论表述和群体评价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王祖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党参片对胸痹的临床疗效

    比较复方党参片和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二者对患者肝肾功Ζ能的影响.结果复方党参片在气虚血瘀情况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片;二者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无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复方党参片提供了依据.

    作者:严善福;吴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甲醇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报道一起因厂方违规使用含有高浓度甲醇的工业酒精作原料和清洗液,引起急性甲醇中毒的经过、临床治疗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早期采取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视神经功能损伤,同时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和对有毒物品使用的防护和管理.

    作者:许雪春;陈玉浩;陈循;马良庆;郭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职业接触低浓度混苯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浓度混苯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观察118名从事混苯作业人员,对照119名条件相当非接触混苯的行政人员健康状况.结果低浓度混苯接触组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以及鼻炎、咽炎、皮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病者专业工龄无明显差异.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混苯可损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皮肤黏膜.

    作者:王海庆;雷重琰;黄德寅;王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考核标准(试行)

    1范围本考核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核的方法、内容,以及再培训考核的内容.本考核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深静脉留置管的护理

    我科现用深静脉留置管的病人越来越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雷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醛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以某生物药厂392名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某企业行政、后勤人员224名为对照组.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接触组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及全身酸痛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醛对作业工人嗅觉也有明显损害,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触组咽部、眼结膜和鼻黏膜异常症状检出率组间差异明显,>10年工龄各组较<10年工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异常检出率随接触工龄延长而增高.长期接触甲醛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降低作业场所甲醛浓度,并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刘素香;郭四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燃气公司新建项目卫生学评价

    为了解燃气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现状,确定是否达到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测定生产性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结果总体工程噪声单项指数Pi=0.52,综合卫生评价基本合格.应加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预评价工作.

    作者:牛心华;宋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丙烯醇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2004年3月15日,上海宝山区某香料实业公司在从事己酸烯丙酯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向酯化反应釜进料时,突然发生丙烯醇喷溅,造成一名工人发生急性重度中毒及眼部和皮肤化学灼伤.化工生产企业应加强工人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使其增强安全生产和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秦景香;周敏;刘武忠;杨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测定

    为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对6种常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进行测定,采用γ能谱仪测定常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结果瓷砖、水泥、煤矸石空心砖、煤矸石标准砖属于低放射性建材,炉渣砖放射性水平居中.对炉渣砖建材,在民用建筑中要慎重.

    作者:崔俊梅;郭茜;李玉清;孙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了解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规律,探讨其护理对策,本文对94例重型肝炎病例医院内感染状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美妍;孙伟;周翠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噪声对作业女工听觉的损伤

    对某纺织厂细纱车间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力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组鼓膜凹陷、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鼓膜凹陷、高频听力损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内部高频听力损伤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伤,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按工龄对接触组作业工人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显示高频听力损伤和语频听力损伤都随工龄增长有增高趋势,且高频听力损伤随工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要加强对噪声作业女工进行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尤其是9年以上作业女工.

    作者:周华;唐小妹;李克健;朱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调查

    对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调查发现该企业作业环境毒物、噪声污染相当严重,提示做好企业定期监测,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加强职工防护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乔玉兰;王海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市售奶及奶制品卫生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奶及奶制品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其卫生质量好坏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市售奶及奶制品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我们于2003年7~9月对淄博市市售奶及奶制品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春明;李萍;王霞;曲文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大纲(试行)

    本大纲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1培训对象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常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简介

    对人类常见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对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对外界致病因素易感的易感人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SNP数据库是研究者开展研究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该文就常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张忠彬;陆华;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彩涂钢板生产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彩涂钢板生产过程中,可接触苯、氰化物、四氯化碳等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可确定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从预防措施控制效果看,个别岗位和设备噪声危害超过卫生标准,属轻度职业病危害.但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分析,化学毒物为主要危害因素,且在安全范围内.

    作者:于春明;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谈口腔专业的职业防护

    口腔医生为别人进行口腔健康保护时,医务人员本身正受到很多因素危害,如何进行自身防护?要从口腔器械与材料的设计、选材、工艺、使用、保养等方面着手,树立职业卫生理念,切实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姜瑞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