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汞接触者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

王丽辉;谢兰兰;鲁翼雯;闵珍;卞红

关键词:汞, 肾功能, TRF, NAG, β2-MG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汞接触者50例按工龄、年龄、尿汞浓度高低分组与β2-MG、RBP、TRF、α1-MG、α2-MG、Alb、IgG、NAG作肾功能异常率比较.结果TRF异常率>NAG>β2-MG,对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TRF和α1-MG的P<0.05,差异有显著性.TRF、NAG、β2-MG可为临床评价汞接触者肾功能指标的首选或筛选作参考.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1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康复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腰腿痛的1/5,男性多于女性.近年国内强调康复护理,从而达到增加肌力,缓解痉挛,使症状消除、缓解,而达到治疗目的.我科收治的139例病人中,男98例,女41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

    作者:赵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同时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加重噪声的听力损害

    在许多作业场所,噪声与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但关于两者共存时对听觉系统损伤的联合作用研究甚少,该文就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便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作者:赖树生;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电子产品生产的职业危害及控制初探

    目的调查微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微电子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物质中高毒类物品较多,如氨、磷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硫化氢等,占47%;浓度虽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个别物质如磷化氢、氯化氢、盐酸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较为接近.物理因素测定某些操作工巡视作业点噪声强度达85dB(A)以上,高达90dB(A);其余如新风量、换气次数、X射线、γ射线等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微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职业危害问题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管理策略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贾晖;高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高龄老年人静脉采血方法与技巧探讨

    为提高医护人员静脉采血水平,特别针对老年人、高龄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交流几点看法与技巧,采血过程应注意细节,克服心理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郝俊峰;崔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明市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射线和核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市放射卫生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2003年对全市90个单位,149台射线装置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辉;廖俊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外资企业液化石油气中毒窒息事故报告

    2004年4月7日,无锡市新区某日资企业在检修液化石油气站时,因作业工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一起急性职业性液化石油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中毒的严重后果.采集储罐内气体样品检测结果:色谱图显示一单峰,为液化石油气峰,浓度为128.1 mg/m3.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与病人临床表现,认定该次重大事故中毒原因为液化石油气中毒.此次事故为在通风条件差,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的储罐内作业,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且无特殊防护措施,无安全及应急措施,1人中毒后,其他5名工人在不了解储罐内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教训深刻.

    作者:秦宏;徐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0~2003年淄博市旅店业茶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旅店业茶具卫生状况,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现将淄博市2000~2003年旅店业茶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丁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急性环氧乙烷中毒事故分析

    对一起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经过,调查取证及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乔玉兰;孙炳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例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该文着重介绍了一组正己烷中毒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病例,结合临床资料、劳动卫生学调查,从职业病临床的角度,对该组患者的中毒原因、发病特点、正己烷的毒作用及致病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蒋晓红;张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

    随机对岗位噪声均≥80 dB(A)某化工集团100名作业工人进行医学体检和调查,另选条件相似不接触噪声的某机关单位100名工作人员作对照组,以探讨噪声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发现,接触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且随接触工龄延长而增加,两组同工龄组比较发现高工龄接触组明显高于同档对照组人群的患病率.接触组噪声强度高低与高血压患病率关系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高强度噪声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低强度噪声的高血压患病率是存在的.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加强职业卫生统计信息档案管理

    几年来,我所职业病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职业病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为单位及上级卫生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统计信息和科学依据,为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所多年来以实事求是、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密切配合河南省职业病报告工作,紧抓各个环节质量和制度建设,不断学习、探索和工作实践,提高了职业病报告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我所业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

    作者:郭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职业与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待续)

    胃癌在许多国家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某些职业人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高.研究职业与胃癌关系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有队列研究、死因回顾性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高发的常见职业有粉尘作业、化工行业、橡胶行业及核工业;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为粉尘、铅、沥青烟、3,4-B(a)P、甲醛、亚硝胺类、氯丁二烯;吸烟、饮酒与职业暴露对胃癌有协同作用.目前胃癌与职业的关系仍不明确,有人曾对煤尘的致癌机理提出了各种假说,这些假说为今后研究胃癌提供某些线索.

    作者:姚三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种综合评价方法在职业卫生评价上应用的比较

    为找出合适的职业卫生评价方法,对同一数据分别应用综合指数法、Z评分法、TOPSIS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得结果近似.但TOPSIS法计算较繁琐,综合指数法由于引入组合权重系数虽可突显某项指标作用,但从全面衡量看,似乎缺乏客观性.对于三种方法的使用,可因时因地因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作者:李莹;刘秀玲;刘学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例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的护理体会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的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后并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本病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病死率极高,已成为当今世界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张锡兰;原庆美;王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试行)

    1 范围本考核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方法、内容,以及再培训考核的内容.本考核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例急性三光气吸入中毒临床分析

    三光气在一定条件下其分解产物为多种毒物.该文对9例急性三光气吸入中毒者,在医疗急救中抓住主要矛盾,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配合其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失去早期治疗,则疗效不理想.

    作者:李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调查及防护措施应用

    为了解淄博市介入放射学诊断及治疗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利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现场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介入工作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和采取防护措施后所受剂量有明显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及工作环境的防护.

    作者:孟冰;闫琳;由京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郑州市1999~2003年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测定年报分析

    为全面了解郑州市1999~2003年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检测情况,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对测定年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02年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测定点多,合格率也高;1999年测定点少;2000年测定合格率低.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测定未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国玉;杨永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碘伏用于临床疗效的评价

    将152例不同创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为76例.实验组用0.5%碘伏纱条用于深部脓肿引流加外敷碘伏治疗创面,对照组用75%酒精消毒创面周围,用呋喃西林引流条引流,外敷碘伏.结果治疗后疗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直接用碘伏消毒、引流、外敷治疗比单用碘伏外敷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杨玉珍;黄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oogle搜索引擎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检索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上,人们常常需要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先进的信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处理.

    作者:李红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