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冯利芬;王桂兰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因其疗程长、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及反复多次的静脉给药,使血管内膜受到损伤,轻者出现静脉走向皮肤颜色改变或发生静脉炎,重者常因药物外渗而致局部组织坏死.
作者:牛立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研究对伴有CK峰值提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的心电图ST段变化与溶栓后血管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 对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23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行显霉、复住以及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改良后内侧八路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进行显露.并根据骨折特点进行复位固定,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安全实用.结论 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显露.并掌握骨折块特点.可以很好的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王彦军;李忠民;苏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杌控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采用上述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采用闻歇性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二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颅内压、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以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均优越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持续控逮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相伤并发ARDS具有良好疗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温汉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主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余于2007年7月31日16:41入院.患者因于3个月前进食黑枣后出现上腹部胀满疼痛,以左上腹为重,阵发性,不向他处放射,伴纳差,进少量食物即有饱腹感,外院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内异物,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来我院就诊.
作者:贾树杰;洪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而且长期口服降糖药存在继发性失效的问题,使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作者:李长新;陈燕;宋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人文精神是医学发展的旗帜,对医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医学发展的学理根本.医学模式的转变表明,医学的发展不仅要同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相结合,而且要尝试主体(人是所有发展因素的主体)思维方式的革新;医学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而且要注重主体实践与认识过程的统一.
作者:张武杰;王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肿瘤之一,术后易复发是其主要特点.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已成为预防肿瘤复发的主要保护性措施[1].
作者:郑红岗;段中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消化道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作者:解庆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手指脱套伤是重建手术中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2],它的特点就是由于机械外伤导致的神经血管的结构破坏[3],皮肤被撕裂而失去血供终导致坏死[4].
作者:赵亮;王斌;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7月-2007年1月救治的腹部血管损伤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3.3%.结论 诊断、复苏同步进行和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中充分暴露术野,力争在直视下仔细缝合修复,但应避免慌乱中随意翻动脏器;手术方式则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腹中积血力争回收利用,同时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后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陈建良;牛靖志;周明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996-2008年我院对12例涎瘘患者施行放疗,近远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兰;王向伟;潘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65岁,于2008年1月20日入院.经完善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高血压(170/120mmHg),1月21日口服卡托普利25rag,1次/8h,1周后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症状,当时测血压正常,120/80mmHg,认为是低血糖反应.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性、反复性、刻板性、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1-3].
作者:刘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既是溶栓成功的指标,又是溶栓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86例,现将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运茹;赵樱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确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1].
作者:姜素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 500g以下,身长在45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机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他盆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有口服药物、灌肠、高压氧、内窥镜治疗等方法,但普遍认为灌肠治疗方便有效,临床应用较多.
作者:冯敬霞;王玲玲;刘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随着医院的发展,供应室也在不断的建立与完善.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不同,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在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富萍;王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