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芳;董科;颜京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使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申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om,NO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骼病变,现收集2002年9月-2008年7月在我科行影像学检查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
作者:王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迅速增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流行病,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应用家庭干预的方法对患者家属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1],从而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而且长期口服降糖药存在继发性失效的问题,使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作者:李长新;陈燕;宋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是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
作者:刘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肝硬化的病因有药物和毒素、感染、胆管梗阻、代谢性、心血管、隐源性及其他因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空-回肠短路等.
作者:刘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小儿酸中毒是儿科常见症候群之一,临床以婴幼儿腹泻、低氧血症、感染为常见,多种疾病同时存在更易发生.在儿科,严重的、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并不常见.我科2002-2008年收治5例难以纠正的严重酸中毒,病因均不常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呈祥;张晓杰;田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我国为9.4%,国外报道7%~12%[1].重度妊娠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常见的部位为基底节区,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很多都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张小森;李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既是溶栓成功的指标,又是溶栓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86例,现将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运茹;赵樱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听神经鞘瘤为常见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发生于第Ⅷ脑神经前庭支,位于小脑脑桥角内,占颅内肿瘤总数的8.43%[1].手术是治疗听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2].
作者:王翠霞;焦春连;杨红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1].
作者:张彩霞;吕艳丽;宋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38岁,因停经35周,腹痛5h于2008年11月25日14:2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5~6/30d,末次月经2008年3月25日,停经40d出现早孕反应,50d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2次,每次量约5ml,暗红色,无血块,B超检查:早孕活胎,保胎治疗后未再出血,4个多月自觉胎动,孕7个月B超:双胎妊娠,一正常胎儿,一畸胎.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0次/min,血压120/70mmHg,呼吸20次/min,神清语明,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作者:汤素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幽门螺旋杆菌(Hp)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1-3]对不同民族成人Hp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不同种族Hp感染率有差异,在不同地区慢性胃炎的Hp感染率也存在民族差异,但在吉林地区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不同民族间有无差异尚未见报道.
作者:苏健坤;于明俊;周方平;关晓辉;黄唯莉;杨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摄入量的增多,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血液流变学(血流变)检测尤为重要,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此项检验技术对冠心病、肺心病、脑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的诊断都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呈持续升高的趋势[1,2],但前列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身体较弱,多数不能手术.我院2001-2005年对21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00/10万,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在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目前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作者:刘江;李冉;张宇新;张作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7月-2007年1月救治的腹部血管损伤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3.3%.结论 诊断、复苏同步进行和紧急剖腹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中充分暴露术野,力争在直视下仔细缝合修复,但应避免慌乱中随意翻动脏器;手术方式则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腹中积血力争回收利用,同时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后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陈建良;牛靖志;周明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比较胰岛素泵组30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5例强化治疗,观察二组三餐前血糖、三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显示前者控制血糖更为快速、理想,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所需胰岛素用量少,报告如下.
作者:杨廷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基本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胃肠道重建有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式)和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术式,治愈了大量消化性溃疡患者.
作者:杨涛;冯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