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云龙;盛步南
1 重庆化工中心医院简况重庆化工中心医院又为重庆天原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与所有的厂矿企业医院一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挂靠属于国有大型企业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它的兴衰、发展,与企业的兴衰、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意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天原医院也随着天原厂的兴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院原有100余人,开设科室齐全,编制病床100张,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设备齐全的手术室,能开展普外科及妇产科大多数手术及一些专科手术,对内、儿、皮肤科的疑难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内科危重病的抢救居同级水平之上.
作者:蔡华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代化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职业放射工作人员接收的剂量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改善工作场所的防护条件和进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淄博市1990年559例个人剂量与1995年340例个人剂量监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生;董恒兰;孙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制订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的卫生标准.方法研究建立了粉尘中氰氨化钙的测定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了空气浓度监测,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横断面调查.结果空气中氰氨化钙平均浓度低于3.71mg/m3情况下长期接触,经内科、皮肤科、五官科检查,除了普遍存在“醉酒反应”外,未发现与接触氰氨化钙有关的损害.结论建议氰氨化钙的高容许浓度为3mg/m3,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也是3mg/m3.
作者:王樟龄;管康;王亚平;叶青;龚伟;梁金宗;叶涤秋;史行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正在我国逐步开展.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以事故单位为基本、重要的救援单位形式.因此如何制定工厂化学事故救援预案,做好自救工作,特别是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本文就如何做好工厂急性中毒现场急救预案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马天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有机氟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吸入从其聚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有机氟单体、残液气等多种剧毒成分,一般24h后才有较明显的症状,引起以急性肺损伤为主的疾病,重度中毒者预后差,可导致ARDS、甚至死亡[1,2].本文作者对12例男性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测定,以探讨其对中毒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忠华;吴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乐林对溴氰菊酯中毒大鼠心血管毒性拮抗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溴氰菊酯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的水平,并观察普乐林对上述改变的影响.结果溴氰菊酯可引起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持续升高,90min时达到平台期.12.5mg/kg溴氰菊酯对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0.05);25或50mg/kg溴氰菊酯可使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普乐林能明显地缓解50mg/kg溴氰菊酯对大鼠肾上腺素的释放作用.结论普乐林对溴氰菊酯心血管毒性的拮抗作用可能涉及肾上腺素释放的抑制.
作者:胡云平;周志俊;邬红梅;薛寿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罗某.男,25岁,系湖南省株洲玻璃厂工人,在工作场地吸入氮气后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入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深浅反射均消失,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0/9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氮气中毒.病例2患者唐某,男,26岁,系湖南省涟源市氮肥厂工人.在检修碳氨罐时吸入二氧化碳后晕倒在罐内,不省人事约10min,被同事救出后已全身青紫,四肢抽搐,经当地医院抢救病情无好转,于次日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转至我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阵发性强直性抽搐,体温37℃,脉搏104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60/8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二氧化碳中毒.
作者:欧素娥;罗艳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化工厂因民工清理污水池致急性有机氟中毒事故,特分析如下:
作者:余清卿;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氨中毒性肺水肿是因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氨气体,使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上皮遭到破坏。
作者:鲍喜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企业医院从企业分离出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对企业医院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院是福建省第一批进行分离的企业医院,现将我院分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叶以铨;涂育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镇办企业熔铅浇铸车间从1976年开始生产矿灯蓄电池和汽车蓄电池产品,以铅为主要原料.由于其工艺与设备结构陈旧,技术措施跟不上,导致车间铅尘污染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加强治理,解除铅尘污染,1994年下半年在一领导重视下,投资6万元技改资金,将该车间以原来凭手工浇铸操作改造为机械浇铸机进行机械操作,并更新配置了二台通风排毒装置,经该机投入试产使用半年后,显著地减轻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又改善了作业环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者:游矢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二氧化硫(SO2)常用于生产硫酸,具有刺激性、易腐蚀的特点.对人体主要影响眼和呼吸道黏膜,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1].本文就二氧化硫引起男性咽充血作一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瑞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总则(1)本建议书各项规定应结合一九九○年化学品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各项规定予以实施.2.应就为使本建议书各项规定生效所采取的措施与有代表性的有关雇主和工人组织进行协商.
作者:国际劳工组织大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企业医院面临着比卫生部门医院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企业医院隶属企业,受企业的直接领导,其建设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财力和企业领导的意愿.企业医院的技术、设备落后,人才匮乏,竞争意识不足,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医院在“吃大锅饭”的状态下,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作者:徐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医学、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工业探伤等各类辐射源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等诸多行业中.虽对及时诊断疾病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王启珍;张慧娟;徐晓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职业性有机氟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过量的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引起的以急性肺损伤为主的疾病.国内历次发生群体重度有机氟中毒,均是有机氟气体或残液气意外泄漏而吸入中毒.其理化特性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氟碳化合物,比空气重[1].吸入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干咳、乏力、胸闷等上感样症状,因错失早期诊治机会,未及时进行预见性治疗,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肺纤维化、AR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在生产单位因设备故障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吸入有机氟裂解气、热解物或单体,其吸入史较明确,诊断较易确定.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有机氟吸入,其早期诊治非常重要.由于中毒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根据事故分析及临床经验,谈谈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对策,供广大同仁参考.
作者:余清卿;黄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院于1999年一季度开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巨化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毕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职工医院有一天势必要离开企业的“庇护”而走上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子.如何去适应新形势,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做好铺垫呢?近年我院在以下几疗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作者:冼卓杭;邹正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医院的经营决策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找准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消除决策管理工作中的“误区”,显得更为重要和尤为必要.现据本人在企业医院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就企业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误区”谈点看法.
作者:赖云龙;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2月29日,慈溪市某磁性材料厂4名女工来我站投诉:自1999年12月起,出现四肢麻木,两下肢无力,走路困难,下蹲后难以起立等症状,怀疑与职业中毒有关.市卫生防疫站经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临床检查,于2000年5月17日,该厂有19名职工被宁波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确诊为慢性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现场卫生学调查1.1概况该厂系民营企业,1996年开始生产磁性材料,年产磁铁约200吨,生产工人200人,1999年工业产值约3 000万元,生产原料以铁为主,适量加入钕和硼.
作者:徐建国;施南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