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R-2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朱红成;闫丰;王献华

关键词:原癌基因, HER-2, 乳腺癌
摘要: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机制.原癌基因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第二个成员,该家族中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在许多组织中都能发现.它在胎盘、胚胎上皮组织及许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为阴性或微量表达.HER-2作为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是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1],近年来根据其结构构建的具有靶向性治疗作用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出现,更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腹部术后急性肺不张56例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胸腹部术后急性肺不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胸腹部手术后急性肺不张56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钳夹阻塞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及痰栓、血凝块,并用环丙沙星灌洗.结果 56例患者经纤支镜吸引、灌洗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正改善或消失,术后肺部听诊呼吸音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强.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腹部手术后急性肺不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且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作者:杨昌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表面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很广[1,2,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极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术后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很快的推广,对该术式的麻醉方法一般采用球后麻醉、球周麻醉或结膜下浸润麻醉.我们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表面麻醉,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表面麻醉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我们2005年7-11月连续观察了65例82眼,报告如下.

    作者:岳飞龙;齐伟;刘建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丝裂霉素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为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屈光手术,但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造成角膜透明度降低、表面不规则、近视回退,是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的并发症.对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患者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6月在LASEK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MMC),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俊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用鼻罩/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的正压辅助通气.近年来,在救治ARDS方面,NIPPV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在ARDS的早期阶段应用NIP-PV,可以有效阻止急性呼吸衰竭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2003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4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艳;梁良;韩瑾琪;杜晓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免疫预防工作中的影响和作用

    免疫预防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国策之一,为我国的传染病消灭与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它作为疾病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护儿童健康,减少、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降低儿童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都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自觉主动地配合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我社区预防接种门诊自2000年4月始,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预防接种工作之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类凤娟;宋丙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子宫输卵管优维显造影在不孕症诊疗中的应用

    女性不孕症占育龄妇女的10%~20%,其中输卵管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约占30%~50%[1.检测子宫输卵管功能是不孕病因检查的重要环节,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salpoin-gography,HSG)是不孕症检查中较常用的简便方法之一.我们采用水溶性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柴丽萍;戴文晖;孙彦;王凤芹;王明连;马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子宫动静脉瘘玫阴道大出血8例临床分析

    子宫动静脉瘘是少见的子宫动静脉畸形,但可造成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引起大量阴道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子宫动静脉瘘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畸形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实现优生优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产前诊断与胎儿畸形的筛查越来越受重视.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孕妇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诊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更使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就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畸形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做进一步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对患者满意度的启示

    长期以来,了解患者对卫生保健部门绩效的主要方法是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将之作为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基于这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评价就是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丹;许鑫;薛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

    在鼻咽癌放疗中,口腔粘膜及皮肤的损伤是常见的急性放射毒副反应,同时还可以出现白细胞减少等放疗副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放疗中的鼻咽癌患者服用康复新液防治急性放射的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智;高源;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优化降压达标,保护靶器官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成年人该病的发病率为18.8%,高血压病人口约为1.6亿,呈现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而同时又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状,与高血压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形成巨大反差[1].因此,作为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应该向患者和社区居民强调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预防,告知降压达标的诸多益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策略,让患者及早接受诊疗,进而尽快降压达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保护靶器官.

    作者:林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药外渗防治与护理

    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肿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绝大多数抗肿瘤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输注中药物外渗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6%~6.0%[1].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血管渗漏到周围组织,或静脉给药时无意中注射到血管外引起的组织损伤.抗肿瘤药渗漏到皮下组织,根据不同外渗药物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甚至皮肤组织坏死,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2],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为此引起临床广泛重视.近年来,医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防治抗肿瘤药外渗性损伤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现总结这方面文献,并探讨这些进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耿丽萍;张卉丹;刘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卵巢输卵管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手术在近年有了迅速的发展[1].但是由于受目前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以及某些疾病的特殊性,腹腔镜手术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其佳适应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和附件良性肿瘤等[2].我院妇科自1999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子宫附件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卵巢输卵管的腹腔镜术式安全、实用、省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壁无瘢痕、痛苦轻微、并发症少、住院日短、恢复快等优点,而且使很多以往需要剖腹的子宫切除患者避免了开腹.腹腔镜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围术期的护理.现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常规腹部手术的部分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做一比较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爱梅;刘雪梅;赵春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辅酶A致过敏反应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52岁,主因头晕3d于2007年3月20日步行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输入5%葡萄糖加ATP40mg,辅酶A 100U 静点,约15min后患者感到心慌、颜面皮肤潮红,全身瘙痒.

    作者:殷素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井下与地面工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比较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讨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消化性溃疡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我们对长沟峪煤矿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人与从事地面作业的工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笪大贵;马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从1978年Kemp[1]用耳机/传声器组合探头意外发现了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EOAE)后,1979年他又在正常人群中记录到了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S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2,3].此后许多学者又相继报告了各种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上的很有意义的结果.耳声发射现象的发现是听觉生理学和听力学近20年来重要的进展之一.对耳声发射的研究是对听觉生理及病理机制研究的一部分[4].

    作者:王玉晶;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1例临床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不少见,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属于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范畴,它不是一独立类型.但由于其病理生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如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肠瘘、败血症、短肠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总结了自1996年以来我们收治的4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重点分析了2002年前、后二组的诊断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作者:王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外资料显示.OSAHS在成年人的患病率为2%~4%[1],OSAHS是多种全身性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睡眠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4].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然而关于OSAHS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却较少.

    作者:幺太成;王贺龙;高文静;杜艳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显微技术用于动静脉内瘘术36例临床观察

    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赖以长期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的基本要素,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净化的质量[1.动静脉内瘘术做为建立有效血管通路的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因受自身血管条件限制,降低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成功率.我科利用显微放大技术实施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喜敏;张莹;周冬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喉全切除后嗅功能重建指导的临床意义

    喉癌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发病率的7.9%~35.0%,且有增高之势,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手术治疗.喉全切除是治疗喉癌应用早的手术方式.它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嗅觉减退甚至消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行喉全切除、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30例患者,术后进行嗅觉功能重建指导,现将临床资料及嗅功能指导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俊花;王淑红;徐开旭;张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