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生;杨振江
目的 比较术前预用双氯芬政钠栓和未用者对无痛人流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200例,根据术前是否预用双氯芬琏钠栓分为二组:双氯芬酸钠栓组(观察组)和未用双氯芬酸钠栓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麻后立即直肠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对照组则不用药.术后24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满意度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术后24h出血量及眩晕、嗜睡、忍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8h的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嗜睡、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预镇痛用于无病人流术后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吴世民;张咸伟;李跃琼;唐华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实验室诊断是由血液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检验等多种基础学科组成的,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诊断无论在基础理论或实用技术,对医学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或基础理论研究及预防医学等研究工作.
作者:霍晓光;邰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孕妇,32岁,孕1产0,孕34周,常规产前检查时可见:双顶径(BPD)=85mm,头围(HC)=307mm,股骨(FL)=66mm,腹围(AC)=302mm,羊水指数128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且于胎盘上缘靠近绒毛膜面的胎盘实质内见大小约77mm×76mmx 72mm的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圆形,其内部回声呈蜂窝状,条状元回声区.彩色多普勒(CDFI)可见其内部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于条状无回声区内可见高阻力血流信号.余项检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提示:①单胎,头位存活;②胎盘内回声异常(绒毛膜血管瘤可能).足月后顺产一女婴,娩出胎盘后解剖,于胎盘实质内见蜂窝状的囊状物.病理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作者:沙恩波;刘彧;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肺结核是煤工尘肺重要的合并症.为了解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治工作,现将义马煤业集团的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死亡原因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顺银;赵祖昌;马振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实践中,外科严重创伤、烧伤、感染、昏迷、大手术后等危重患者十分多见.此时患者机体代谢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其基础代谢率可增加50%~150%.同时由于患者不能进食及疾病本身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可导致营养代谢障碍.
作者:薛杰;傅珂;王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现察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59±10)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61例,胃溃疡(GU)39例,给予雷贝拉喳1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及阿莫西林1 000mg,2次/d口服.B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8±9)岁;DU 59例,GU 4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及阿莫西林1 00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10d.疗程结束后4用复查胃镜及Hp.结果 A、B二组抗Hp治疗结束后4用,Hp根除率各为91%、80%(P<0.05),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4%、84%(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哇、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丰高、不良反应少、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作者:黄吉雄;曾丰年;黄楚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小儿胆总管囊肿是胆道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它有别于因结石或肿瘤梗阻而引起的胆道继发性扩张.本病亚洲多发,尤以日本为高发区,其发病率为0.1%,西方国家为0.001%[1].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术式的不断改进,对该病的治愈率已明显提高.我院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儿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各种免疫抑制剂应用于AA的治疗的研究时有报道.我院2003年1月-2007年8月应用国产环孢素(cylosporine A,CSA)与雄激素联合治疗AA 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东;韩效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化原则于2007年3-4月,分别在吉林2所医学院校(北华大学和吉林职工医大)的5个年级抽取7个专业的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
作者:李光浩;陶凌;李花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是由于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引起钙、磷代谢的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在临床上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因此常被误诊为癫■、癔症,头颅CT有一定特征性.回顾性分析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认识,减低漏诊率.
作者:王基海;张英建;于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脐带是母体和胎儿间氧及营养物质的传递通道,也是胎儿获得营养发育的重要桥梁.脐带常常缠绕胎儿肢体或颈部,以脐带绕颈更多见.脐带缠绕不同程度上影响胎儿血气交换,改变胎儿血运,严重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起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脐带缠绕是产程中造成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1],如能早期准确诊断,恰当处理,可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我们应用胎心监护仪产前预测脐带异常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王雪丽;王美;赵秀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自杀是一种残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是导致社会劳动力急性丧失或致残的原因之一,也是临床急救中常见的重危急症.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服毒自杀占自杀方式的第一位.通过对其自身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城市城乡结合部居民服毒自杀的特点,及时采取危机干预措施,降低自杀的发生率.
作者:管月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十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迅速发展,随着我院先心病手术患者逐年增多,心脏外科技术得到了提高,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缩短及心肌保护加强,为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创造了条件.我院ICU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改进护理方法,实行规范化护理,减少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总结出一套整体护理对策,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会杰;宋俊英;邓莹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脾破裂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脾是腹腔内易破裂的实质性器官,其损伤发生率占各种腹内脏器损伤的40%~50%.在治疗中多采用腹部入路手术,行脾修补或脾切除.由于脾位于左季肋部,损伤时常合并有胸部损伤,治疗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胸部入路手术救治胸腹联合伤脾破裂患者6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学义;高凤全;夏志明;高岩;丛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种机能及物质代谢均有明显改变,包括遗传物质、神经内分泌、微量元素及免疫系统等.临床上老年人对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免疫功能的改变.IL-2是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而IL-6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病理因子之一[1],其水平的改变在机体免疫功能老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外周血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血浆sIL-2R、IL-6及sIL-6R水平等变化与增龄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袁辉;巫开文;刘俊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对降低DVT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DVT患者106例,现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颢;田建伟;李素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自美国FDA批准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治疗至今已20余年,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已被临床医生所接受.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胺碘酮静注治疗5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常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2岁,右腰腹部游走性包块1年余,于2007年6月27日就诊.自述1年前发现右腰部有一包块,约杏核大,自觉刺痒、微痛,约2个月后包块消失,不久包块再次出现,而且位置发生了变化,向腹部移行约3cm.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包块反复出现、消失,每次重新出现就会向腹部前移一段距离.到就诊前包块不但出现、消失的频率加大,而且包块也越来越大,约鸡蛋大,从发病到就诊包块共游走约40cm.追问病史,患者常年在天津打工,经常吃当地的丰富小吃,从不忌口,有生吃或半生吃青蛙、蛇、田螺等病史.查体:生命指标平稳,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脐右侧可见6cm×3cm包块,周围呈紫色,质硬,有轻度触痛.诊断:腹壁肿物.治疗: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包块内有一12cm×0.4cm×0.2cm灰白色活虫体一条,能伸缩、蠕动.头部扁、稍膨大,虫体扁呈长带状,有环状皱褶,无分节.送朝阳市卫生学校寄生虫教研室鉴定为裂头蚴虫体.
作者:张云生;杨振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其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钱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术中尿道支架管内王管膀胱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4例尿道下裂患者管道护理,切口的观察、并发症及健康教育的总结.结果 44例中术后36例愈合,尿瘘8例,并发症发生率18.18%.结论 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术后护理要求高.保证引流管道的通畅,减少瘢痕是增加手术成功丰,减轻患儿心理影响,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卢秀娴;陈泽红;李雪雁;甄毅贞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