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山;施威严;王瑞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内镜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神经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的解剖结构,并可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
作者:于国渊;朱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由此而导致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时见诸于报纸和媒体.医疗纠纷原因错综复杂,但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还是离不开社会、医院和患者方面的因素[1].
作者:朱丽;郭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结构、生物学性质和表达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1989年Gospodarowicz等从牛垂体腺泡星状细胞培养液中纯化分离到的一种同型二聚体.
作者:辛春茹;王妙英;李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由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远端、肩峰及肩盂上半组成的半环状结构[1].此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维持上肢和骨骼轴心之间的稳定,使肩关节在肩锁关节与喙锁韧带之间作限定性运动,并为一些软组织结构,提供坚固的附着体,若多处破裂,即双重损伤可导致解剖位置的改变或潜在的不确定,可并发一个不利的长期愈合环境或功能障碍,如迟延愈合、不愈合、骨畸形愈合、肌力下降及关节退行性变等.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艳;程志;齐九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救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中血液净化疗法的作用.方法 应用血液净化疗法救治7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对其中6例治疗前后血浆中部分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IL-6等和LPS水平进行观察比较,1例未作此项检测,仅做了胆红素方面的检测.结果 6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后体内部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下降幅度TNF:26.3%~35.9%;IL-1:31.5%~49.7%;IL-6:8.8%~21.4%;LPS:24.3%~45.1%.1例经3次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幅度为67.5%.结论 血液净化疗法对于清除MODS患者体内部分炎性细胞因子以及LPS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能较好地清除胆红素.
作者:王予冈;曾盛;张斌;郑山海;马瑞;马雅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但人工流产术的疼痛使人难以忍受,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越来越多.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及麻醉方式有多种,我院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粥样硬化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作者:李永刚;高俊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10%,主要有月经紊乱、持续性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卵巢多囊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患者具有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王妙英;樊桂玲;李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由Miyachi等于1978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因其只存在于正常增殖细胞及肿瘤细胞内而得名.以后的研究发现PCNA与细胞DNA合成关系密切,在细胞增殖的启动上起重要作用.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kD多肽,PCNA阳性表达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增殖状态.因此,PCNA作为一项评估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不仅用于病理学研究,而且近年来在各种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增多[1].本文就PCNA的概况及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丁焕然;曹树辉;马立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UA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小板活化后的聚集和粘附.血小板的活化和聚积可能由血栓烷或ADP介导,在引发和加重冠脉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通过阻断血栓烷介导和ADP介导的聚积通路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可同时抑制这二条通路,可能比单用这二种药物作用更大.我们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温立春;刘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钳刮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传统的钳刮术时间长,术时疼痛较重,并有一定的并发症.我中心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以减轻术时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和便秘.由于反复发作的腹胀和便秘,使患儿营养不良和发育欠佳,其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作者:李晓梅;仲学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预测不同年代参加接尘工作的大明矿矿工在若干年内尘肺发病人数.方法 对某矿煤工尘肺和接尘矿工进行调查.以寿命表法计算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累积发病率和年平均发病率;按期望寿命,根据工人的年龄构成进行煤工尘肺发病趋势的预测.结果 该矿1959年前、1960-1964年、1965-1969年、1970-1979年四个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至2004年末的年平均发病率逐渐降低,四个年代的年平均发病率依次为0.40%、0.44%、0.06%、0.01%.其参加接尘作业工人预期发病人数分别为16.93人、7.03人、1.54人、2.18人,共27.69人,即28人.预测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的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6.53%;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接尘后15年内,占总预期发病人数的79.05%.结论 预测该矿未来尘肺发病人数逐渐减少,病例主要来自于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年龄在60~74岁的工人;发病主要集中在今后15年内.
作者:杨永利;刘宏志;孙世奎;侯铁铎;刘国军;于长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0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35岁.病程0.5~7.0年,平均20个月.
作者:张照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19岁,葡萄胎清宫术后58d下腹痛2h于2006年5月29日4:30平车送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未婚同居.2006年3月30日因葡萄胎在外院住院治疗,清宫1次,住院7d出院,出院时血β-hCG 2 427IU/L,病理结果不详.
作者:庞翠英;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修复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阔筋膜瓣的血管蒂与受区的血管行桥式吻合.结果 阔筋膜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阔筋膜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 阔筋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而且较薄,适宜修复伴小腿主要血管缺损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张文正;郭翱;胡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骨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骨生长因子对于局部成骨的重要作用已经实验证实[1],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诸多因子中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生长因子[2].在BMPs众多亚型中重要的并且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本文仅对BMP-2在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启;张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儿常常易造成肘部损伤而致桡骨小头脱位,由于小儿肘关节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容易导致误诊.我院1987-2001年收治了14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误诊患儿.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杜德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分析9例HPS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低纤维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钠血症,骨髓片找到噬血细胞.结论 临床诊断HPS时必须重视原发疾病并及早干预治疗.
作者:周丽云;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1],故此我们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eotaxin与白蛋白水平,对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及微血管渗漏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祥;徐东;张德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