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丁焕然;曹树辉;马立人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 肺癌
摘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由Miyachi等于1978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因其只存在于正常增殖细胞及肿瘤细胞内而得名.以后的研究发现PCNA与细胞DNA合成关系密切,在细胞增殖的启动上起重要作用.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kD多肽,PCNA阳性表达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增殖状态.因此,PCNA作为一项评估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不仅用于病理学研究,而且近年来在各种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日渐增多[1].本文就PCNA的概况及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与胎盘粘连关系临床分析

    为探讨人工流产与胎盘粘连的关系,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94例胎盘粘连临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已成为现今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

    作者:荆雪;高普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30例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历史了,目前部分市、县级基层医院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患者术前准备、起搏模式选择及术中操作存在不足,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吸收经验教训,提高起搏器植入技能,现对我院3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作者:吕庆连;余国忠;张新全;亓树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0岁男性患病率为50%,80岁则高达88%[1].

    作者:杨顺利;包宗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及防治

    我国小儿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高,其中80%以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常用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艳萍;石太新;唐成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10%,主要有月经紊乱、持续性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卵巢多囊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患者具有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王妙英;樊桂玲;李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足、小腿皮肤缺损疗效观察

    足部皮肤撕脱缺损及小腿远1/3段皮肤缺损(骨钢板外露)在临床外伤及小腿骨折术后较常见,且该种病例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传统交腿皮瓣常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术后护理不便,皮瓣大小及位置均受到一定限制,带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往往找不到受区血管吻合.我院采用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足、小腿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山;施威严;王瑞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由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远端、肩峰及肩盂上半组成的半环状结构[1].此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维持上肢和骨骼轴心之间的稳定,使肩关节在肩锁关节与喙锁韧带之间作限定性运动,并为一些软组织结构,提供坚固的附着体,若多处破裂,即双重损伤可导致解剖位置的改变或潜在的不确定,可并发一个不利的长期愈合环境或功能障碍,如迟延愈合、不愈合、骨畸形愈合、肌力下降及关节退行性变等.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艳;程志;齐九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肠道与静脉联合补液疗法治疗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18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Diabetic hyperosmolar syndrome,DHS)是糖尿病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和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而处于各种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外伤等)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而凶险,又易被原发病掩盖,病死率极高[1].我院对2004-2006年收治的18例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患者,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联合补液疗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脂联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血浆激素蛋白.脂联素具有影响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同时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脂联素可能通过多方面因素影响血压的变化,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脂联素的研究为临床对高血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将脂联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杜春辉;李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领导来本刊进行综合调研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4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2004年2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ICVD患者1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改变

    脑血管病是当今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有83%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而致的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因此,准确快速的判断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要任务.目前急性脑梗死检查手段主要有电生理和影像学.脑电图作为电生理学检查手段,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光雷;臧贺川;李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脱位牙20例再植后的临床观察

    牙齿在外力的作用下完全性脱位,在口腔科门诊经常遇到,主要发生于上颌切牙,致伤的原因有不慎摔倒、车祸和外力打击,在治疗方面,牙再植是合理和有效的方法,我科1999年3月-2005年6月治疗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患者20例,并随访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平;曹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应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内镜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神经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的解剖结构,并可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

    作者:于国渊;朱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后鼻腔出血78例临床疗效分析

    鼻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后鼻腔出血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和后鼻孔栓塞术,由于后鼻腔出血部位隐蔽,有时填塞不到位甚至止血不彻底,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1999年10月我科引进鼻内窥镜、微波治疗等新技术,为治疗后鼻腔出血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途径.现将我科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共治疗78例报告如下.

    作者:撒志平;蒋淑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癫(癎)持续状态患儿心肌酶谱和肾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癫(癎)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对患儿心肌和肾功能损害.方法 测定50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癲(癎)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CK、CK-MB、LHD、LDH1、AST)、肾功能(BUN、Scr)、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并与45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测定的心肌酶和肾功能比较CK、CK-MB、LDH、LDH1、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G观察组有45例异常,对照组有3例异常,cTnT观察组39例异常,对照组45例均为正常,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癎)持续状态(SE)可引起心肌和肾脏的损伤.

    作者:赵炜;张金凤;余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19例分析

    心脏肿瘤较为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心脏病混淆[1].随着肿瘤发病的日益增多及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心脏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我们报告19例经超声心动图首次确诊、并经手术、CT或MRI证实的心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脏肿瘤中的价值.

    作者:谢后蓉;孙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壁超声引导对盆腔囊肿穿刺诊治的临床应用

    盆腔囊肿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往对直径>4cm的盆腔囊肿主张手术切除治疗.因为手术创伤较大,且有术后并发症及费用高等不足,部分患者不愿接受.2002-2006年我科在超声引导下对盆腔囊肿穿刺介入治疗75例,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唐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35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类型的产后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多以切除子宫为结局.我院采取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霞;杨水艳;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