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杨冰

关键词:骨折, 硬骨颈, 内固定, 髋内翻, 儿童
摘要: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仅为成人股骨颈骨折的0.8%[1],占儿童骨折的1%,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后遗畸形严重.我院1998-2006年共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矿山医院急诊医学科室功能定位的思考

    面对中国矿山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矿山医疗急救体系一直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这其中煤矿创伤外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创伤救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创伤基础医学研究、学术活动以及创伤专家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张涛;王明晓;张斌;赵剡;吕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同类局麻药混合中毒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体重70kg,平素健康,曾于2005年4月6日行右尺骨折内固定术,采用臂丛阻滞,麻醉药物为碳酸利多卡因10ml(相当于利多卡因173mg)+0.75%布比卡因10ml(75mg)混合液,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江多斌;王祥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核因子-κB与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H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不断增加,在欧洲47个国家的10亿人口中,HF患者约占5%[1].

    作者:马丽梅;孙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及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甚多,除手术外,基本上都是以消除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为主.

    作者:李任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分析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屡见不鲜,诊断并不困难,但误诊者也常有.现将我院2004-2006年所遇2例以消化系统为主而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CT强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9例观察与护理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等作用.CT强化检查患者静注造影剂前,先静注地塞米松10mg,以预防过敏反应[1],但在应用中可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现将2002-2006年CT室9例强化检查前因静注地塞米松引起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岳松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红素氧合酶-1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单纯IR组、HO-1诱导组及HO-1抑制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血晶素、锌原卟啉Ⅸ(ZnPPⅨ)腹腔内注射预处理.8h后行右肾切除用于检测HO-1蛋白表达及活性,左肾动脉夹闭缺血50min再灌注18h,检测血Cr、BUN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浓度、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血晶素与ZnPPⅨ预处理分别显著诱导与抑制了肾内HO-1蛋白表达及活性.与单纯IR组比较,HO-1诱导组Cr、BUN、MDA浓度及MPO活性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伴AI明显下降,而HO-1抑制组Cr、BUN、MDA、MPO升高,HO-1表达降低伴AI显著升高.结论 HO-1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上调bcl-2蛋白表达等作用抑制肾IR损伤中的细胞凋亡.

    作者:张英;王顺蓉;陈蓉;曾维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MMP-9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关系的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同为异位子宫内膜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可并存,但发病机制及组织学发生不尽相同[1].

    作者:曲银娥;王毅峰;杨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噻氯吡啶与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心腔内附壁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对附壁血栓大小进行测定.结果 噻氯吡啶组有效率为92.0%,华法林组为88.0%.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噻氯吡啶、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中效果均满意,但应用噻氯吡啶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应用更安全.

    作者:宗立庚;吴素华;姜风琴;吕钰;贺树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呼气末正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死残率高等特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创伤性ARDS、误吸、肺部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常常引起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过敏性紫癜致心肌受累1例

    1 病历报告患儿,男,7岁,因双下肢皮疹1周,乏力、腹痛3d于2005年10月24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儿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无痛痒,未在意.3d前患儿自觉乏力、食少、阵发性腹痛,伴走路时双小腿疼痛,来院就诊.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跗骨折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足跗骨的外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X线平片对较明显的骨折和脱位可以做出诊断,但对于骨折和脱位的范围、程度等不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判断,而且对于隐蔽部位骨折等常常漏诊.

    作者:毛云华;孟庆瑶;王京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处理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合并椎管内骨块,临床常引起神经、脊髓症状.减压的指征,前路还是后路手术,脊髓探查的指征等报道较多.2000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后路手术路径治疗1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俊;陈小雷;金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血液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包括小心地保护和保存患者的血液,防止其丢失、破坏和污染,并有计划管好、用好血液这一宝贵的天然资源,预防输血并发症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含义[1].血液保护的目的是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血液保护的同时强调科学用血、安全用血和成分输血.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潜伏期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预测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分娩期,是目前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围生儿结局,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我院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及脐血流测定来提高分娩期胎儿窘迫的诊断率,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昭;韩萍;吴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切眉术治疗上睑松弛额颞皱纹及不良纹眉3501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8-2006年共做切眉术3501例,同时治疗了额部皱纹和颞部鱼尾纹,设计了新的理想眉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兰;毛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引流加罂粟碱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临床处理比较棘手.

    作者:王天才;邹克勇;石军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一期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开放性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开放性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68例,其中66例急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束膜直接缝合,2例因神经缺损取自体小腿腓肠神经移植分别予以修复,并把康复治疗理念贯穿应用于治疗全过程.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优良率86%.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和康复治疗的结合应用,是前臂和手部神经损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甘求恩;潘文泽;邹书文;贺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41例临床分析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是严重危及儿童生命的急症,病因复杂,发病急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免误诊,我科1995-2005年收治41例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的病例,均表现为3~4度喉阻塞现将这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和凝血系统激活形成的血栓,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于维雅;邵芳;卢利红;杨武杰;杨庭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