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企业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原因分析

张秀莲;董强;魏承斌;戴德

关键词:某企业, 放射源, 丢失事故, 内芯, 卫生防疫站, 专业人员, 主管人员, 事故简介, 监测仪器, 合资企业, 放射卫生, 放射事故, 主控室, 蒸煮缸, 源容器, 无信号, 热磨机, 脑反应, 料位计, 乐山市
摘要:1事故简介2000年8月13日凌晨,乐山市某合资企业电气部值班电工发现主车间蒸煮缸热磨机9 m上限料位计放射源容器内芯脱落,掉到了1 m平台上,将其捡起装回原处;事后再一次脱落,仍捡起装回;白班第3次脱落,捡起装回用铁丝固定.主控室电脑反应放射源一直无信号.到14日下午主管人员查资料才得知放射源应在脱落的内芯部位,当即报告市卫生防疫站.两名放射卫生专业人员带监测仪器赶到现场,查找近两小时后,证实内芯里原有的7.4×108Bq137Cs源已经丢失.一级放射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矿工吸入钍尘后健康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云鄂博稀土铁矿接尘矿土长期吸入高浓度含钍稀土矿尘及气的短寿命子体后对矿工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负高压呼出气中氧子体测定装置.结果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尘矿工肺癌的SMR明显高于对照组的SMR,差别十分显著.结论首次发现接尘矿工由于长期(30 a以上)吸入高浓度含钍稀土矿尘及气短寿命子体后可以诱发超额肺癌的发生.长期吸烟和采矿现场的γ外照射的协同作用不能排除.

    作者:陈兴安;韩轩茂;程永娥;冯志良;冯国栋;包向春;张建军;董瑛峰;马立芬;张桂芹;武春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8279-87和<医用X线机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结果立、卧位透视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和机房环境辐射水平的合格率随机器的容量增大而上升.结论我市的乡镇医院以低容量X射线机为主,由于这些机器的防护性能条件较差,应加强该方面的管理.

    作者:周马;边吉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江市搞好放射卫生综合管理的具体做法

    射线技术的应用给工业、医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放射事故的可能发生.为了杜绝放射事故、促进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内江市卫生、公安、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放射工作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其加强自主管理,增强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杨俊;刘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白银市磷肥放射性核素测定

    磷肥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226Ra,232Th和40K,施用磷肥有可能会使农田和农作物受到放射性污染.因此,应对农业用磷肥实施放射性监测.我们对白银市两家大的磷肥生产厂(白银市磷肥厂、白银市磷盐化工厂)生产的磷肥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林;廖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滕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控结果与分析

    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是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和保证的重要内容,为避免或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根据卫生部34号令的要求,我们于1995年9月至2000年11月对滕州市39个单位58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进行了三次连续性的质控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孟宪新;孙碱;宋山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云南省X射线CT配置特点分析与建议

    目的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X射线CT.方法对云南省X射线CT的配置、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云南省X射线CT配置总数较国内中、东部地区远远滞后,地域分布极不合理.结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X射线CT规划、配置、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尽快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别.

    作者:王大芳;武国亮;田红;胡培;蔡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做好企业放射源安全管理.方法从企业实际出发,介绍了放射源购买、储存、使用、拆卸、安装、废源处理等具体做法.结果与结论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加大放射源防护的投资,加强安全管理,将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健;聂兴田;王士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床边摄影过程中的防护

    X射线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及处于此环境的其他人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对于外伤、手术或病情危重活动困难的病人需观察病情时,往往需要进行床边拍片,而病房墙壁、门窗及周围的环境难以符合防护要求,所以在床边拍片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床边拍片的特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作者:刘信礼;王雯;徐莉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分析

    农垦区1992年至今先后发生了3起放射源丢失事故,1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责任事故所致,另外2起被盗.对环境及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类似放射事故的发生,杜绝事故隐患.本文结合这起责任事故,就放射性同位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韩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评价

    为评价安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应用放射性核素125Ⅰ、131Ⅰ对工作场所及环境的影响,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对该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了辐射防护监测.

    作者:康智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做好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的几点看法

    目的为使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获得安全诊断环境,合理控制医疗照射剂量,保护公众及其后代健康与安全.方法依照医疗照射防护规范.结果提出大力宣传防护知识和法规,强化预防意识,放射工作单位完善自主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防护素质,主动为受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结论主管部门积极制定配套法规细则,依法加大防护监督力度,保证受检者的有效防护.

    作者:王智海;郭百荣;李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IACE中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体表剂量调查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普及,患者受照剂量在公众剂量负担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加大,为此,我们于2000年对淮安市开展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2所医院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的体表剂量(ESD)进行了调查.

    作者:孙铁民;李长友;徐国千;戴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移动折叠式侧翼防护研究

    目的创新设计有屏蔽板间转动连接结构的介入放射治疗防辐射屏风.方法选择合理的铅当量制品,床上遮挡结构,侧翼屏的升降功能,注意工艺和综合防护体的合理性统一.结果在介入操作的空间达到对X射线的放射防护要求.结论研制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林;叶伟;金锡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在放射实践中如何应用防护体系三原则

    天然及人工辐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开发研究其终目的是都要为人类的需要服务,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对其作用和危害已有深刻的认识,放射防护的宗旨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因而防护体系的三原则是这一宗旨的高度概括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许多标准和规定的出台无不涉及其指导范畴.

    作者:李宝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安部第16号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对策的探讨

    虽然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的辐射危险与公众从其中所获得的医疗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如若不贯彻X射线应用的正当化和优化原则,就会使受检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增加公众的集体剂量负担,增加医疗照射的潜在的危险。

    作者:李子龙;龙大林;罗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模拟测定32P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剂量

    目的模拟测量32P液体球囊在血管内的剂量及剂量分布.方法采用ICRU44号报告规定的肌肉等效材料代替血管壁,用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模拟测量.结果当32P液体球囊的活度为5.6 × 105Bq/100μ1时,32P液体球囊表面的平均吸收剂量为0.95×10-3Gy/min.结论32P液体球囊表面剂量分布较不均匀.

    作者:苑淑渝;孙福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PCR-SSCP法鉴定差异显示中正确的阳性克隆cDNA 片段

    目的使用PCR-SSCP的方法鉴定正确阳性克隆的cDNA片段,解决从差异显示序列凝胶中纯化序列不均一性的PCR产物所来带的实验误差.方法差异显示方法、PCR片段克隆、质粒DNA扩增、PCR-SSCP电泳.结果经基因测序分析证实cDNA克隆片段的PCR-SSCP电泳带泳动位置相同,基因序列也相同,电泳带泳动位置不同,基因序列也不同.结论使用PCR-SSCP的方法能鉴定差异显示中正确的阳性克隆片段,并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夏英;杨梅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研究现状及进展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受到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比如房屋的建筑材料中都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镭、钍、钾等[1].也就是说,建筑材料的天然放射性主要来源于铀系、钍系和天然钾,它们是构成室内γ辐射场的主要因素.铀系还是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

    作者:张继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γ辐照室新换源后辐射水平监测

    目的通过对某γ辐照室新换源后作业及非作业状态下工作人员可能介入场所的辐射水平监测,检查放射卫生防护状况.方法用FD-71辐射仪及FJ-347A巡测仪实地监测.结果作业状态下迷宫口防护门外,排风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偏高.临时工作人员管理不善.结论要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放射防护监督和监测.

    作者:吴荣;范鑫;唐丽;王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