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破裂38例报告

田国琴

关键词:腹腔镜术前, 镜下手术治疗, 输卵管妊娠破裂, 患者年龄, 不规则阴道流血,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肾功能检查, 尿妊娠试验, 后穹窿穿刺, 腹腔镜检查, 电视腹腔镜, 临床症状, 休克, 输血输液, 手术器械, 髂前上棘, 检测, 附件包块, 常规消毒
摘要:我院2000年5月-2001年4月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尿和血hCG检测及B超探查等特点,对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38例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9.3岁.停经38~68d,不规则阴道流血2~30d.有不同程度下腹痛1~11h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血hCG82~2 387IU/L,B超提示少量、中等量或大量积液,附件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1.2镜下手术腹腔镜术前常规检测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做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有休克症状患者,在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立即行腹腔镜检查.采用德国科曼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38例全部采用全麻.患者取头低臀高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中线上脐轮下纵形切开皮肤1.1cm,建立气腹、置镜.于左右髂前上棘内4cm处再行第二、三操作孔.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靛青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主要的致盲眼病.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3月对61例(120只眼)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靛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同时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并对资料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120只眼(61例),男48眼,女72眼,年龄27~75岁,平均51岁.双眼59例,单眼2例.所有患者均经荧光素血管造影证实为非增殖性糖尿病.1.2方法采用德国Heideberg Engineering(HRA)图像仪,有药物过敏史者做皮肤划痕试验,排除肾病、哮喘、高血压、心脏病者,20%荧光素钠3 ml(广西梧州制药厂),吲哚青绿25mg(辽阳第三制药厂)混合,在5s内肘前静脉推入,早期连续拍摄,1min后间断拍摄,长可至15min.ICGA和FFA同时在显示器上成像.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RK术后外伤性无虹膜症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29岁.因右眼被拳头击伤后视物不清4d于1998年7月6日入院.入院时查:右眼视力0.15,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透明,见散在点状着色,周边部见12条放射状瘢痕,3:00及9:00位角膜瘢痕深达角膜全层,瘢痕内可见色素颗粒沉着,其余瘢痕深约1/2角膜厚度,角膜内皮见色素kp,前房较左眼稍浅,房水Tyndall(+),未见虹膜,晶体轻度混浊,表面色素沉着,晶体悬韧带可见,未发现断裂,玻璃体内未见黑色漂浮物,眼底呈豹纹状改变,眼压指测T-1.左眼视力0.8,周边部12条角膜放射状瘢痕深约1/2角膜厚度,虹膜纹理清,余(-).患者曾于1994年8月因高度近视行双眼RK手术,术后双眼裸眼视力达0.8.

    作者:刘明江;袁容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兆早产58例治疗分析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我院1998年7-12月,对58例先兆早产患者采用综合评估胎儿成活率、积极保胎、促胎儿发育、促胎肺成熟、产时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终止妊娠方法等综合治疗,使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孕28~37周诊断先兆早产患者58例,均住院治疗.其中<35周30例,≥35周28例.58例中胎膜早破27例,占46.5%,双胎5例、臀位6例、习惯性早产4例.原因不明16例

    作者:黄显峰;王丽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p53、Bcl-2基因调控与细胞凋亡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肾母细胞瘤发生、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探讨p53、Bcl-2基因调控与细胞凋亡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肾母细胞瘤用DNA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5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肾母细胞瘤凋亡指数(AI)为1‰~400‰,平均100‰,p53、Bcl-2的表达指数PEI、BEI分别为0~300‰、1‰~360‰,平均值分别为82‰、90‰.统计学分析表明细胞凋亡和p53与肾母细胞瘤组织学类型有显著相关性,细胞凋亡与p53呈负相关,BcL-2与组织学类型、细胞凋亡、p53均无关.结论p53在调节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p53基因突变可能与机体清除后肾胚胎细胞的凋亡机制丧失,生后残存的胚胎组织发生肾母细胞瘤有关.细胞凋亡和p53突变与肾母细胞瘤的细胞分化、恶性程度有关,PEI、AI的检测可为了解肾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裴素丽;魏冰;石磊;马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人体全血中镉含量的测定

    镉(Cd)并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Cd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Cd蓄积较多的器官和组织是:肾脏、肝脏、毛发、指甲[1]等,正常人血液中Cd含量很低.据报道,人体内Cd含量过高时,会导致中毒或疾病[2].如果测定尿Cd含量,虽采样方便,但测定步骤繁琐,且尿Cd含量范围较宽[3],不宜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而血Cd含量可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供参考.但是,一般的分析方法需采静脉血4ml左右,不易被受检查者接受.前几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倡测定人体Cd含量以10μg/L全血为个体临界水平,后来,有关学者又把测定全血Cd的限值降至1μg/L[4].

    作者:郭瑞华;王二坤;王丽凡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3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治疗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the newborn)是破伤风的-个特殊类型[1],由于接生时使用有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剪刀、敷料切断脐带或包裹脐端,破伤风杆菌感染脐部.我院1992-2000年收治38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8例中男30例,女8例,日龄2~28d,>10d 6例,7~10d 15例,<7d 17例. 早产1例,足月顺产37例,无难产及急产,均为在家生产,不洁接生(除1例为被收养儿,接生史不详),1例为低出生体重儿,其他出生体重正常,生后能吸吮.

    作者:郭金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正确掌握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处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1986年1月-1998年5月收治316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随访2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宏;胡永成;董纪元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新生儿低体重与母亲孕期贫血的关系

    新生儿低体重(出生体重≤2 500g)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探索新生儿低体重产生的原因,国外开展了不少研究,认为与母亲吸烟、吸毒、饮酒、营养状况有关[1].因内也曾有报道认为,与母亲身高,孕期营养状况,早产等因素有关[2].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新生儿低体重的产生与母亲孕期的关系.为预防低体重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左慧彬;王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护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其术后护理的质量对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护理好术后患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为各种原因需手术者1 000例,其中男729例,女271例,年龄1d~9岁,平均11个月.其中舌后坠者1例,嗜睡者1例.我们对每一位患者都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建护理病历,由专人负责.通过建立护理病历,使我们能更多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如:误吸危险、知识缺乏、适应改变、体温过高或过低、感染危险等一系列问题,及时给予对策,如术后禁食、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降温问题,根据不同病种决定禁食时间的长短、体位的改变、活动的早晚、液体的滴速等,通过了解到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作者:孙美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我们于1998年6-12月对西宁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进行了体格检查、量表调查及生化检查,并对检出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地区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 260米),大气压78.0kPa(580mmHg),大气氧分压16.4kPa.1.2 对象西宁干休所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男170例,女33例,年龄60~88岁,平均71岁.

    作者:孙成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

    1临床资料1994年5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50~79岁.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由CT确诊为脑出血,神志清晰.②既往无胃病史,发病时无呕血、黑便.③呃逆次数超过10次/h,连续2d或反复发作连续1周以上者.④排除其他致病因素.

    作者:王生力;段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特点及临床意义

    与普通病房相比,ICU发生医院内获得性呼吸系感染的危险性更高,尤其是气管切开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率可达87%[1].现分析我院ICU 1998年1月-2000年12年12月气管切开患者的痰培养,以了解引起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药敏性.

    作者:刘慧林;刘拴虎;刘雅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近年来,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不断增加,在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位居第三位[1],若治疗不彻底,可并发前列腺炎、附睾炎,导致男性不育[2],危害大,对其治疗效果报道不一,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选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我院门诊男性患者,符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标准[3]:不洁性生活史;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瘙痒及有分泌物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尿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或衣原体抗原检查阳性;淋球菌培养阴性;1周内未用任何抗菌药物.

    作者:蔡飞跃;吴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23例报告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多种危重症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和重要死亡原因.1999年4月-2000年8月我们采用纳洛酮抢救新生儿Ⅱ呼吸衰竭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血气分析PaO2≤6.67kPa,PaCO2≥6.67kPa.男15例,女8例,早产儿6例(孕29~31周早产儿2例,孕32~35周早产儿4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2例),足月儿17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2例).原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新生儿肺炎3例,原发性呼吸暂停4例.

    作者:梁彩桃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护理

    我院1990-2000年行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12例,女56例,年龄20~55岁.病程:<1年23例,1~5年39例,>5年6例.2术前护理2.1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顾虑及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2.2基础护理①测基础代谢率和作喉镜、心电图、X线和血液等有关检查.②手术备皮,普鲁卡因等药物试敏.③营养失调的矫正,忌刺激品.④术前按医嘱准确给患者服药,并观察药物治疗反应.⑤指导患者做仰卧位、肩部垫软枕、头向后仰的体位练习,每d练习30min 1h.

    作者:黄伍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分型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对胃疾病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分型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胃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我们用血清学ELISA方法测定Ⅰ型Hp抗体.因各种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160例患者中,Ⅰ型Hp抗体阳性共61例,阳性率38.1%.病例中胃癌20例,Ⅰ型Hp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55.0%;胃十二指肠溃疡32例,Ⅰ型Hp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42.2%;有消化道不良症状但胃镜或X线钡透无阳性征象者63例,Ⅰ型Hp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17.4%.以上病例中,其中早期胃癌术后、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的患者或长期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如果Ⅰ型Hp抗体阳性,结合临床有消化道症状,4个月未经抗Hp治疗,给予正规三联抗Hp治疗一周.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症18例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造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而危及患儿生命并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新生儿溶血症18例,均采用内科治疗,其中16例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兆民;赵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聚维酮碘在内眼术前应用观察

    聚维酮碘(Polyvidone-Iodine,PVP-Ⅰ)为一种广谱抗菌剂,对粘膜刺激性小,用其滴眼或冲洗结膜囊,可使细菌减少95%,菌种减少50%[1 ].有报道[2.3]内眼术前经常规结膜囊准备后,结膜囊细菌培养仍有一定阳性率.为进一步降低结膜囊内细菌数,在一组内眼术前,除常规结膜囊准备外,手术开始时加用PVP-Ⅰ冲洗结膜囊和眼睑消毒.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孙由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胃镜检查诱发癔症1例

    纤维胃镜是目前检查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先进手段之一.在此项检查中,作者曾遇到因胃镜检查诱发癔病的患者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女42岁,因腹痛,腹胀,反酸,嗳气1周,生气后加重2d,于2000年4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查:T 37℃,P 78/min,R 22/min,BP 14/9kPa,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律整,无杂音,腹软,剑下压痛.初步诊断:慢性胃炎.

    作者:王宗芹;吴秀贞;冯海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35例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是新生儿眼部常见的疾病,早期治疗对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例冲洗泪道不通的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泪道探通,联合冲洗泪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8年6月-1999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泪道不通冲洗的新生儿泪囊炎35例,36眼,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8d~6个月,平均28.2d,病程5~22d,平均8.6d.1.2方法患儿平卧位,助手双肘分别置于患儿身体两侧并轻轻夹住患儿身体,以肘为支撑,俯身以胸部轻压患儿双腿及腹部,双手向前,前臂压住患儿肘部,拇指分别放在患儿鼻翼两侧,其余四指张开置于头颅两侧,以固定患儿头部,操作者站于患儿头顶方,左手拇指或示指轻拉下睑向外下,暴露泪小点,右手持装有5号针头的注射器,右手小鱼际置于患儿额部,以保持冲洗针头与患儿头部位置相对固定.

    作者:岳飞龙;齐锋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