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对策

刘相东;齐华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后, 左室重构, 梗死区, 结构和形态, 左室扩张, 研究课题, 构型变化, 心血管, 出现率, 病死率, 并发症, 心室, 对策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l)后左室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结构和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引起左室扩张伴心室构型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左室重构(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AMI后左室重构不仅是一个相当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明显增加了AMI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病死率,因此,限制或减少AMI后左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AMl后左室重构的对策方面近年的进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80例甲状腺结节的诊治

    1临床资料近10年来我们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80例,年龄14~74岁.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4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8例,桥本病8例,甲状腺癌5例.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正确诊断率79%.本组均经手术治疗,对薄壁囊肿行囊肿切除.对厚壁囊肿或混合性结节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次全切除.对单发较硬的实性结节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然后根据病理报告的性质再作进一步处理.

    作者:陈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75例

    我院门诊患者75例,临床上有典型的胆囊炎症状与体征,并经B超确诊.其中男21例,女54例,在治疗上以自拟疏肝利胆汤煎剂,口服2次,2周后观察疗效.方药组成:柴胡15g,黄苓10g,郁金10g,枳壳10g,木香10g,香附12g,金钱草30g,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2g,白芍30g,腹胀甚者加青皮10g,陈皮10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5g,有黄疸者加茵陈30g,栀子10g,发热恶寒者加柴胡15g,金银花30g,连翘20g.

    作者:康静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心脏起搏器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对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对25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非心脏手术患者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梗发生,且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未安装起搏器者少.结论安装心脏起搏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预防及心脏保护作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荣斌;马艳斌;王士雯;陈光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166例胸腔积液中结核抗体检测分析

    结核病是常病,多发病.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直接涂片镜检和结核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抗酸杆菌的检率不高,而且不易确认,而分离培养病原菌则需要较长时间,结核性胸膜炎是肺外结核的一种,是临床比较常见且难于诊断疾病之一.由于用上述两种方法检出率太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自1999年11月~2000年4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166例胸腔积中结核抗体(抗PPD-IgG)、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平;任丽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6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11月用中药清营汤加减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HFRS)发热期的患者60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作对比,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褚衍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自制双腔T型管与普通T型管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我院自1990-1999年行胆道手术中应用自制双腔T型管胆道引流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该方法不丢失胆汁,可以减少胆道引流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本组胆总管探查放置T型管胆道引流236例行双腔下型管胆道引流52例,普通T型管胆道引流184例进行对比.

    作者:宋治卫;秦双;刘英强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较为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在美国年发病率为4/10万.我国MM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技反复感染等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征等,患者常因以上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直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多年来,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模式相对比较固定,但随着对其生物学特点认识的深入及新治疗技术的应用和综合治疗的进展都给MM的疗效提高提供了机遇和途径.

    作者:李建彬;马志芳;周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马海姆预激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56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半年,发作时大汗淋漓.查体:心界向左扩大,听诊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ECG示:各导联PR间期延长o.14~0.16s,QRS起始部出现预激波,GRS宽大畸形,时间为0.16~0.18s,右室导联主波向上,左室导联主波向下.诊断:马海姆预激综合征.心向量图示:横面QRS环预激向量指向右前,QRS环初段运行缓慢,光点密集,大向量基本与预激向量一致,指向前方.

    作者:杜蕊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南召县46年百日咳疫情预测及计划免疫效果考核

    为掌握百日咳流行规律,达到控制发生流行之目的,我们付1953~1998年我县的百日咳疫情资料及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提示了预测流行的指征,并肯定了计划免疫的效果.

    作者:赵起亭;刘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普鲁卡因复合安氟醚或异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储备功能明显降低,对麻醉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加之常并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等,往往单一的麻醉方法达到麻醉满意所需药量较大.容易使患者的循环功能严重抑制而发生意外,因此,常采用复合麻醉的方法,利用不同药物的相加作用来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我们分别观察了普鲁卡因复合安氟醚和异氟醚两种方法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寻求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作者:周芳;李文硕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肾囊肿28例报告

    1995年1月-1999年5月我院采用在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8~69岁.健康体检9例,有症状19例.囊肿直径4.2~11.0cm.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局麻后在B超定位引导下,取囊肿距皮肤近部位,用腰穿针向囊肿中心处进针,直至穿刺针位于囊肿中央处,抽尽囊液,注入无水乙醇,量为抽出量的1/4~1/3,保留10~15min,抽尽后再注入无水乙醇5ml,保留于囊内.抽出囊液:例为暗红色,26例为淡黄色或透明液体.量为53~285ml.

    作者:张兴洪;胡显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既往多依赖传统X线检查.随着CT应用的普及,使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机会逐渐增多.现将我院经CT检查确诊,并由手术证实的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涛;汪瑞民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腮腺肿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1].由于氧自由基与SOD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SOD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SOD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文献中已有关于颌面部恶性肿瘤中SOD活力测定的报道,[2]但血清中sOD活性与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却少有报道.近我们对36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人做了血清SOD活性的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吕昌惠;李冬梅;李树朝;安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1].我院于2000年3月23日收治原发性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学恒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癌自发破裂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右下腹疼痛6h,腹穿抽得淡黄色液,血常规示WBC24×lO9/L,N0.98,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入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回盲部一巨大肿块,多房性,约15cm×10cm×10cm大小,与周围粘连明显,向后与髂血管粘连,未见阑尾,腹腔内约100m1淡黄色粘稠液体,腹膜未见肿块,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阑尾粘液性囊腺癌.恢复好,痊愈出院.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根据采样途径或诊断方法是否构成对胎儿的影响,可分为侵人性产前诊断和非侵人性产前诊断.前者包括羊膜腔穿刺术、绒毛细胞吸取术及胎儿脐血穿刺等.这些方法因可能伤及胎儿,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流产.只能在高危妊娠孕妇中实施;后者包括超声、MRI、母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孕妇周围血中胎儿细胞的检测,但超声的敏感性太低,而且血清的生化指标检测只能作为一种初筛手段,限制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因而利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即成为具潜力的非侵人性产前诊断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亦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剑丈;邹丽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阑尾切除术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25岁,因反复发作间断性右下腹痛4年,加重8h入院,拟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诊行阑尾切除术.入院前,患者有上感病史.既往有剖宫产史、胆囊炎等.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未见明显的麻醉及手术禁忌证.

    作者:樊玉英;刘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8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佳时机、剂量和方法,1994年1月-1999年1月,我院收治8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令海;纪茹英;于文霞;王彦;苗树均;刘恩举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标准鞘内Semm式子宫切除术7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一种能达到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又能大限度保持患者盆底支持力,不破坏阴道完整性的子宫切除术式.在子宫次全切除的基础上,剜切宫颈内芯.本组7例均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性生活及膀胱直肠功能不受影响.我们认为标准鞘内Semm式子宫切除术式,对因良性子宫疾病需切除子宫的患者在术后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都较小,妇科同道们可以借鉴.

    作者:胡瑾;刘双燕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颇得斯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腹痛,腹泻,粘液或脓血便为特征.纤维结肠镜检查示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或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全结肠炎及假性息肉等.传统的治疗药物有柳氮磺吡啶(SASP),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但副作用多,且停药后极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我们试用颇得斯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并与SASP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力平;李世荣;郑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