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良
探讨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的因机证治.味觉异常包括口苦、口甘、口酸、口咸、口辛等,舌觉异常包括舌痛、舌麻、舌干燥、舌强、舌肿满、舌灼热等.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均为情志病因所致,除了情志类表现外,尚可伴随一系列纷繁复杂的躯体症状;病位多在肝胆、心肾、脾胃;病机、证候以少阳枢机不利、肝郁肝火、肝胆湿热、心虚胆怯、心神不宁、心火、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以及脾胃蕴热为多见;治疗需要各随其证从郁论治,必要时化痰祛瘀.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可见于现代医学之精神创伤、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癔病、神经衰弱及与精神因素相关的更年期综合征、灼口综合征等疾病.
作者:蒋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综述近年有关大鼠慢性疼痛的评价方法.以大鼠行为反应为思路,简述缩足反射、甩尾反射、自发痛行为学检测、热板疼痛实验法、腹壁撤退反射、大鼠面部表情量表的具体实施方法,对这些方法应用情况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未来大鼠的测痛方法进行了简单预测.
作者:瞿先侯;朱佳杰;苏晓兰;刘亚欣;张嘉鑫;尹璐;杨敏;魏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沈氏生地芩连土茯苓汤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予沈氏生地芩连土茯苓汤(连续服用2个月)联合沙利度胺片减量口服(25 mg/d,1个月后停服),对照组予沙利度胺片口服(第1个月50 mg/d,第2个月25 mg/d,连续服用2个月).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观察至治疗结束后第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主症有效率及复发率、免疫及急性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5.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口腔溃疡、眼炎、关节炎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症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口腔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及关节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SR、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SR、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沈氏生地芩连土茯苓汤治疗白塞病,可在减少沙利度胺用量与用药时间的基础上,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及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陈薇薇;苏晓;沈丕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仲景《伤寒论》治疗下利的用药规律.认为脾胃功能异常为下利主因,治疗时首选炙甘草为代表的甘味药物,并重视运用入脾胃二经药物.
作者:史阳博;窦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NALP3炎性体及IL-1β的表达,探讨火针对其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针刺组及秋水仙碱组5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Coderre方法造模.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于治疗第1天、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取材记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NALP3及IL-1β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NALP3、IL-1β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第1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火针组、针刺组及秋水仙碱组关节滑膜NALP3及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第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针刺组血清NALP3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针刺组血清IL-1β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及秋水仙碱组血清IL-β、NALP3表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针刺组及秋水仙碱组关节滑膜IL-1β、NALP3表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第7天,与正常组比较,仅模型组血清IL-1β仍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仅秋水仙碱组血清IL-1β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ALP3恢复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火针具有抑制血清NALP3炎性体的活化和IL-1β的成熟分泌作用相关联.
作者:卢翠娜;谢丽琴;李丽霞;陈楚云;黄应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补肾安胎方)外敷(益肾保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基础干预,肌肉注射黄体酮加益肾保胎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补肾安胎方.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短期妊娠预后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性激素包括血清孕酮(P)、雌二醇(E2)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1.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问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P、E2、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继续妊娠率(97.7% vs 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 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补肾安胎方)外敷(益肾保胎膏穴位贴敷)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妊娠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毛燕舞;徐素君;徐晓敏;徐甜甜;郑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夏枯草五倍子抑菌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对妇科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五倍子洗液中主要活性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甲醇溶液-0.1%磷酸溶液(21∶79)等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进样量10 μl;采用药敏纸片法及抑菌性能测试对洗液抑菌作用进行效果验证.结果 没食子酸在0.015 g/L~ 0.245 g/L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为1,加样回收率为95.46%.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夏枯草五倍子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液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作为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夏枯草五倍子洗液对妇科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表明其为一种有效的阴部抑菌制剂.
作者:王海彬;段琳琳;谭红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刘凤斌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刘凤斌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门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方法挖掘其中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结果 ①本研究共纳入处方169首,涉及药物126种,累计使用频次2 248次.②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药物共34种,其中使用频次高(58次以上,为高频使用药物)的12味药物分别为藿香、茯苓、黄连、太子参、木香、白术、甘草、白花蛇舌草、火炭母、山药、乌梅炭、青黛.③依据方剂数量,设置相关度(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度)为8,惩罚度(减少负面数据信息干扰的参数)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在0.03以上的药对17个.④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按相关度为8和惩罚度为2的约束条件,演化出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14个;在此基础上,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进一步组合、演化出7首新处方.结论 总结出12味高频用药,17个常用药对,14个核心药组,7首新处方;刘凤斌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以健脾化湿、清热利湿之品为治,切合本病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经验的研究.
作者:向长勤;杨伟钦;刘洪;米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从调控MAPK信号通路角度探讨骨痛灵方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小鼠骨转移模型.从造模第7天开始给药,中药组予骨痛灵方治疗,对照组以曲马多治疗,采用VonFrey纤维检测机械痛阈值评价其止痛疗效,观察肝肾心病理评价其安全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MAPK信号通路中p-JNK、p-p38、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造模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组机械痛阈值均有升高(P<0.05).造模第21天,中药组机械痛阈值较模型组与对照组均增高(P<0.05).②各组心肝肾病理均无明显改变.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p-JNK、p-p38、p-ERK的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组脊髓p-JNK、p-p38和p-ERK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中药组和对照组脊髓p-JNK、p-p38和p-ERK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痛灵具有良好的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且对心肝肾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止痛作用机制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p-JNK、p-p38、p-ERK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立芳;金贵玉;罗琴琴;吕英;马玥;徐振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类比”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学“类比”思维也有了新的内涵.采用现代生命科学语言,以“阴阳学说”和“以毒攻毒”为例,阐述对“类比”思维的新认识,进一步发掘中医学“类比”思维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及其背后的科学逻辑,并用以指导发现新的科学现象、解决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关键问题.
作者:庞雨;段婷婷;杨永清;尹磊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薄型子宫内膜排卵障碍患者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薄型子宫内膜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经周期,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观察临床妊娠率,比较排卵日子宫动脉厚度及类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比例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I、RI降低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③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3.3%、26.7%;组间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补肾活血方联合戊酸雌二醇可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尹晓丹;杨维;辛明蔚;何军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肝肾阴虚型女性型脱发的临床疗效,研究活血补肾合剂对女性型脱发患者血清微量元素(Cu、Fe、Zn)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肝肾阴虚型女性型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活血补肾合剂治疗,对照组予活力苏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清微量元素(Cu、Fe、Z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共76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8.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在减少患者脱发数量、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e、Zn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其中治疗组血清Fe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 活血补肾合剂可有效减少肝肾阴虚型女性型脱发患者的脱发数量,改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杨斐;温家馨;李咏梅;高尚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王霞芳主任辨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其认为小儿疾患临床以脾肺疾病为多见,崇尚百病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将培土生金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形成治肺为先、脾肺同治、健脾善后的分期分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学术思想,尤其强调健脾善后的重要性.
作者:汪永红;封玉琳;林外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姜之炎教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邪毒侵袭、肺热壅鼻、痰湿凝聚、脾虚痰阻;治疗以化痰散结为基础,若急性起病,肺热壅鼻,给予清肺化痰;若病程日久,脾虚痰阻,则应加强运脾通窍之力;治法以中药内服和穴位按摩结合.并举验案2则.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从体质与疾病发生、体质与患病倾向、体质与疾病传变、体质与疾病治疗、体质与疾病预后等5个方面,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的相关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是否具备“五脏元气通畅”的正常状态密切相关;疾病发病的倾向与人体的年龄、性别、正气的强弱等密切相关;体质差异可导致疾病不同的传变趋势;在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汗法、下法等祛邪方法应用中,要根据体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伍和剂量;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是决定疾病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红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中健脾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9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和中健脾方安慰剂治疗,中药组予和中健脾方+奥美拉唑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共85例,中药组43例,对照组42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D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R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80.9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GERD-HRQL、PSQI、HA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GERD-HRQL、PSQI、HA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中健脾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芸峰;肖姣;秦嫣;朱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胱抑素C(CysC)及肾脏血管超声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丹蛭降糖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肾脏B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肌酐(Scr)及SDF-1α、CysC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9.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FPG、2hPG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mAlb、ACR及S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⑤组间治疗后比较,SDF-1α、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⑥组间治疗后比较,双肾Vma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R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满意,其可通过降低血清CysC含量,调节SDF-1α水平,对抗炎症反应,改善肾脏血流灌注,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李中南;程丽华;周媛媛;邢宇婷;邢艳阳;窦德梅;马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综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姜黄素对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一定疗效,目前许多分子生物学机制被认为和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包括调控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诱导凋亡、调控各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性血管生成、抑制转移等.
作者:朱亚平;卜淑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归纳代赭石临床十大功效特性,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结构成分,明确代赭石药理作用.论述代赭石的炮制方法,并根据本草著作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代赭石在五官科临床的应用.
作者:姚鹏宇;程广清;刘博一;郭少武;刘晨;陈云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经药柴胡对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TIMP-1及TGF-β1增效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柴胡组、大黄丹参组和柴胡大黄丹参组.假手术组开腹后直接关腹,其余各组均通过结扎胰胆管联合腹腔注射雨蛙素复制胰腺纤维化模型;用药组均分别于术前、后3天用相应药物灌胃(剂量1.38 g·kg-1·d-1、3.04g·kg-1·d-1及4.11g·kg-1 ·d-1).术后第4天取材.采用ELISA测血清TIMP-1表达,免疫组化测胰腺TGF-β1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胰腺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均可降低血清TIMP-1含量(P<0.01);与柴胡组比较,柴胡大黄丹参组TIMP-1含量降低(P<0.01);与大黄丹参组比较,柴胡大黄丹参组TIMP-1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TGF-β1 mRNA及蛋白均表达下降(P<0.01);与柴胡组比较,柴胡大黄丹参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1),大黄丹参组TGF-β1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大黄丹参组比较,柴胡大黄丹参组TGF-β1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 “下调TGF-β1表达—抑制PSC活化—减少ECM合成”和“下调TGF-p1表达—抑制TIMP分泌—促进ECM降解”可能是柴胡、大黄丹参以及柴胡大黄丹参抗胰腺纤维化的两条作用主线.三者对TGF-β1的调控在ECM合成和降解中发挥双重作用.柴胡对大黄丹参在抗胰腺纤维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TIMP分泌和下调TGF-β1蛋白方面.
作者:孙逊;章学林;张静喆;梁晓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