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蔡琦玲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病, 肺疾病, 阻塞性, 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试验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均予常规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观察2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CO2)、p(O2)、FVC、FEV1/预计值、PE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郭光业应用二陈双金汤临证经验

    郭光业主任中医师,是石家庄市首届十二大名中医,河北省首批优秀临床中医人才.笔者有幸师从郭光业主任,侍诊左右,观其临证,颇多体会.郭光业主任擅长治疗脾胃疾患,临床应用二陈汤合金铃子散、左金丸加味取名二陈双金汤治疗脾胃疾患,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露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放血拔罐治疗甲型H1N1流感38例

    2009-10-2010-02,我们采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放血拔罐治疗甲型H1N1流感38例,并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耿丽梅;于向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牵引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牵引状态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牵引状态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常规予以颈椎病推拿配合颈椎牵引.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12.0%,对照组复发率58.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牵引状态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是治疗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顺军;范志勇;粟漩;曹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临床中医证型及证治初探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医学称为颤证.PD起病缓慢,逐渐进展.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多数中医学者将PD分为痰热动风证、血瘀动风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和阴阳两虚证5个证型,但临床中发现有些证型少见.为了探究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型及病程各期的证治特点,我们总结了我科2009-01-2010-12诊治的帕金森患者资料,概括总结为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3个证型,分析如下.

    作者:徐良州;王康平;唐晓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刀疗法配合腰痛灵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2009-03-2010-12,我们采用针刀疗法配合腰痛灵汤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9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金钟;许明健;苏占国;詹艳辉;郭文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意会知识在按摩传承中的意义

    1 按摩传承中的问题近年来,经络的实质性实验研究、神经定位分析、按摩穴位与部位的局部解剖、手法作用力、频率、角度的计量及现代影像学的测量等研究使中医按摩在精确性与客观化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对按摩手法的深透性、患者整体状况的观察与把握,疾病的洞察和辨证思路的形成、治疗方法与时机的确定及医患沟通的技巧等属于按摩内在的、灵魂性的东西却难以用客观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识到,在按摩这个知识体系中,除可客观量化的知识外,还存在着另外尚难以言表却至关重要的部分知识,漠视和否认这部分知识的存在,按摩学就无法全面的继承并实现其现代化.科学发展观指明,对于传统的继承,重要的是采取与其自身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方法.如果在认识论上存在滞后与缺陷,那么按摩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基础性的制约.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临床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的疾病,大多不伴有其它症状.但病程长者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消瘦,抵抗力差.2008-10-2010-08,我院采用自拟中药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并与应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1-金维他治疗7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赏;肖敬勋;吴俊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药疹1例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强的退热、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不良反应尚无临床报道.我科收治1例热毒宁注射液致药疹(低热、瘙痒、皮疹)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养生治未病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2008-11-2010-04,我们对中医养生治未病康复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作者:高彦阳;周文琦;高晓玲;梁平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妥洛特罗贴剂穴位透皮吸收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穴位透皮吸收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妥洛特罗贴剂贴于患儿天突、定喘、膻中、肺俞穴位的一处或两处,均每日更换1次.2组均5~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穴位透皮吸收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纪建兵;唐海俊;赵慧梅;刘金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4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

    作者:周潮;李晓哲;周颖;陶李;杨荣阁;张立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舒心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舒心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治以舒心汤,对照组60例予黛力新治疗,2组均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心汤煎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镝;李志农;朱叶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维生素K缺乏时鼠尿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

    目的 观察无维生素K饲料喂养大鼠尿液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不同的饲料和饮水喂养雄性Wister大鼠4周,观察各组鼠尿量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结石形成的关系;并且高压液相法测定各组血浆维生素K1的浓度.结果 缺乏维生素K动物实验模型成功;缺乏维生素K饲料组大鼠尿量、尿钙和草酸的24 h排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尿pH值显示缺乏维生素K饲料组鼠尿明显酸化.结论 当体内维生素K缺乏时,鼠尿理化性质改变有利于尿结石形成趋势.

    作者:赵建军;陈鹏杰;杨海平;李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浮膝损伤16例治疗体会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骨折,使膝关节两侧力臂丧失完整性而呈漂浮状态的一种高能量损伤.浮膝损伤骨折类型复杂,常合并躯体其他部位的骨折和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治疗较为困难.2008-07-2009-07,我们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和个体差异,手术治疗浮膝损伤16例,结果如下.

    作者:李绪松;郑臣校;苏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镇痛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原发性痛经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镇痛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气血瘀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镇痛方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2组均于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服药,连服7 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期的疼痛积分变化;治疗后月经来潮后第2 d 检测2组外周血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孤啡肽(OFQ)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NGF、OFQ及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方可通过降低NGF、OFQ及5-HT水平来改善气血瘀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这可能是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玄麦润目汤治疗干眼症39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118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39例(78眼)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的基础上采用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对照组 20例(40眼)单纯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2组同时予相关护理.2组均治疗、护理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6.9%,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基础上采用玄麦润目汤超声雾化加口服治疗干眼症,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滴双眼.

    作者: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80例

    目的 观察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致静脉淤积性溃疡(以下简称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及交通支结扎术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心脾除寒湿法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脾除寒湿法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朱其恩;陈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水牛角地黄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65例临床观察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成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2005-2009年,我们采用自拟水牛角地黄汤治疗慢性再障265例,结果如下.

    作者:陈更福;张云霞;谢利平;席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隔姜灸联合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质量.目前多数患者经西医常规治疗临床症状可得到控制,临床属慢性持续或缓解期[1].2009-03-2010-10,我们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艾瑞东;王雅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疗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

    2005-06-2010-09,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指尖再植14例(16指),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16指)均为我院手外科住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37.0±2.8)岁;指尖离断分型[1]:Ⅰ型9指,Ⅱ型2指,Ⅲ型3指,Ⅴ型2指;拇指2指,示指6指,中指5指,环指3指;冲床伤5指,刀砍伤7指,勒伤4指.

    作者:王鸿飞;于从海;赵建勇;付海霞;李世英;孙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