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玲
颈源性上肢痛,是指由于颈部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及其他组织的病变,刺激或压迫从颈部发出或经过的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其分支,而引起其支配区上肢疼痛、麻木以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肌萎缩等一类疼痛性疾病[1].颈源性上肢疼痛为神经根性疼痛,多发生在颈椎病急性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2007-06-2008-02,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急性颈源性上肢痛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5-06-2007-09,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我们应用六黄益津丸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并与六味地黄丸治疗60例和单纯控制血糖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刘彩霞;刘瑞云;赵鹏台;张英泽;张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妊娠水肿是产科常见的症状,也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表现.如何防治妊娠水肿的发生与发展,控制体液的异常潴留,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首要措施.笔者在孕期保健指导同时,应用健脾利湿散治疗妊娠水肿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与单纯孕期保健指导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变化,观察蔚麻通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引起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DFI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自制蔚麻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治疗.2组均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经颈动脉CDFI检查局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58.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毒副作用,对照组33例服药2周内出现头痛.结论 自制蔚麻通络胶囊可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治疗颈动脉斑块引起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田华;高良;李惠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洛汀新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洛汀新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肌酐(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47%,对照组总效率6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B、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Cr、CCr、尿NAG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ALB、TC、TG、24 h尿蛋白定量、Cr及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可通过抗凝、降脂等途径对系膜增殖伴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IgA肾病患者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较好.
作者:吴瑞格;吕芹;周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呼吸衰竭属临床难治重症.2000-01-2007-12,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患者呼吸困难的不同表现形式,采用自拟呼衰系列方剂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8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oides G.Y.Cheng的干燥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作者:张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急诊患者与一般就诊患者相比,其躯体症状和心理状况均有明显不同.急诊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症状重,患者往往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躯体症状的不适,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躯体症状的不适,导致病情迁延或加剧.急诊患者到医院后,大多经历痛苦、恐惧、担忧、怀疑(不愿承认病情事实)、抗拒等心理过程,更需要医务人员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这时,医务人员体贴关心的话语、细心关怀的动作和同情关爱的眼神,会对患者产生强大的心理支撑和依附作用,从而提高、增强患者克服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动力.因此,重视、加强并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救治能力,对于急诊患者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体外超短波联合野菊花栓及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予体外超短波(每次20 min,每日1次)联合野菊花栓(每次1枚,每晚1次肛门给药)及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每次4 mg,每晚1次睡前服)治疗,对照组75例单纯予体外超短波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结果 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4.67%、97.33%,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4.00%、61.33%,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超短波联合野菊花栓及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马文波;郜新春;霍墨林;武俊平;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性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时粪中带有大量黏液[1].2007-2008年,我们采用痛泻苓术饮治疗腹泻型IBS 35例,并与固肠止泻丸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清;孙士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998-02-2008-03,笔者自拟清瘟消痄汤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根茎[1].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予收载.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药材商品及临床上常见有水半夏[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的干燥块茎]充半夏使用的情况.现将二药对比鉴别如下.
作者:郝吉雪;陈奇斌;郭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一系列上生殖道炎症,因发病部位较深, 症状复杂,且病程迁延,是妇科难治性病症之一.2007-01-12,我们应用中药电热熨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与药物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岩;闫京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恢复期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多个方面干扰康复的成功,包括皮肤护理、尿路感染、抑郁及影响社会活动等.现将近年来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震;张玉莲;樊晓靖;王立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自拟芪脂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予芪脂饮治疗,每日1剂,煎取300 mL分2次口服.对照组95例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日20 mg,晚间1次顿服.2组均12周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以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87.3%,对照组停减率7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芪脂饮治疗冠心病确有良好疗效.
作者:杨晓庆;李海英;宋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心理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其绝对人数和相对比率都将逐渐增加[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抑郁症29例,并与路伏泰治疗2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2004-06-2006-10,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5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东;陈化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是合并周围神经、大血管、微血管病变,血糖控制不良等,一旦足部有微小创伤很容易发生溃疡,如愈合不良,则导致坏疽甚至截肢.因此,重视糖尿病足部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国幅员辽阔,中药品种众多,产区广泛.由于历史上本草文献记载不一、地方用药习惯不同、现代医药学分科过细、药不精药和医不通药等原因,中药应用中存在着品种混乱、名实不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药疗效和信誉.
作者:王永艳;孔增科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