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密骨补肾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郭坤营;林松青;黄鸿涛;张海玲

关键词:密骨补肾丸, 骨质疏松, 绝经后
摘要:目的 观察密骨补肾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予密骨补肾丸,每次1丸,每日2次;对照组予钙尔奇-D 2粒,每日2次口服,维生素D3 500 U,每日2次口服,降钙素100 U,肌肉注射.观察2组肾虚证候改善情况及2组腰椎1~4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 肾虚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8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密度改变方面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密骨补肾丸能显著提高骨密度,改善肾虚证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止泻灵汤治疗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止泻灵汤治疗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健脾止泻灵汤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葡萄碳酸钙片、硫酸镁片、维生素B1片、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AD胶丸治疗.2组均低脂饮食,治疗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1.2%、30.2%,对照组分别为81.4%、58.2%,治疗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止泻灵汤治疗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林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辨证施护

    胸腰椎骨折临床上常见,骨折后疼痛及引发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此病长时间的卧床又易引发坠积性肺炎、泌尿路感染、褥疮及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我们根据胸腰椎骨折特点,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占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0%~15%[1],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处理相当棘手.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死亡率约为18%~40%[2].2003-05~2006-0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秀春;阎国艳;刘维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博尔泰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和共同病理过程, 因此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对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博尔泰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36例,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改变,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肌苷治疗33例对照比较,观察抗肝纤维化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参七合剂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是糖尿病(diabetes me1litus,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分增生性与非增生性两类改变,非增生性DRP对视功能的危害相对较小,而增生性DRP多伴有严重的视功能损害.

    作者:李婧;忻胜芳;张仕忠;关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鳖甲饮子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临床观察

    2003-10~2005-12,我们采用鳖甲饮子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深;张玉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在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患侧功能煅炼.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93.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0例,治愈率72.7%,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波;邱荣标;陈细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106例疗效观察

    Vogt-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VKH)病是我国常见的双眼内因性葡萄膜炎之一,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治疗时间长,终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1996-05~2004-04,我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VKH病患者1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泽英;张京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蜂胶遗传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蜂胶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 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a)、TA98、TA100和TA102,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 2组平行试验.受试物蜂胶设5个剂量组(0.005、0.025、0.250、1.000、5.000 mg/皿).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利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蜂胶致小鼠精子畸形的数目.结果 在Ames试验中,蜂胶各剂量组引起的回变菌落数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以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显示,蜂胶3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可见,蜂胶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蜂胶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作者:李兴琴;蒋东升;刘长青;郭金铭;宋立江;秦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黄二矾膏联合抗生素治疗颈部急性淋巴结炎96例

    2000~2005年,我们采用三黄二矾膏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颈部急性淋巴结炎96例,并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8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钧;和俊萍;任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溃疡38例

    角膜溃疡是临床眼科常见病,在我国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属中医学花翳白陷范畴,是指黑睛生翳,四周高起,中间底陷,状如花瓣的眼病.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变向纵深发展,可引起黑睛破溃,变生蟹睛等恶侯[1].2003-03~2005-08,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角膜溃疡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英;王玲;张玉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74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的病症.2003~2005年,我们采用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9例,并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陈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清瘀通络汤合脉络宁注射液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清瘀通络汤结合脉络宁注射液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清瘀通络汤,水煎服,日1剂;同时予脉络宁注射液通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妇乐冲剂,每次12 g,每日1次;同时予庆大霉素通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66.67%),总有效24例(80%),无效6例(20%);对照组治愈12例(40%),总有效16例(53.33%),无效14例(46.67%).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清瘀通络汤结合脉络宁注射液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颈项部酸痛不适、上肢痛麻、活动不便,甚至头昏、头痛、眼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1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2004-01~2005-03,我们总结导师龚占悦教授治疗经验,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崔晓红;李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红花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指病理学上累及部分肾小球中部分毛细血管袢的非炎症性硬化性病变,是各种肾小球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途径[1].

    作者:范焕芳;黄茂;陈志强;张雪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茯苓四逆汤为主治疗难治性雷诺综合征1例

    何某,女,64岁,2004-01-15初诊.手指间歇发作苍白、发紫、寒冷,针刺样疼痛,麻木僵硬已五六年,并逐渐发展至整个手掌,冬天尤甚,下冷水则更加严重,即使戴皮手套下冷水仍觉手指疼痛难以忍受.

    作者:刘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针刺为主治疗风牵偏视2例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多发于单眼,亦有双眼同时发生者,严重者伴有上胞下垂,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步态欠稳等症状,遮盖一眼其症状多可消失.笔者针刺治疗风牵偏视患者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棱针挑刺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皮炎64例

    1996-12~2005-12,笔者采取三棱针挑刺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皮炎64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志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体质与中医证候

    1体质中医体质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后世,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之逐渐成为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随着现代化中医学的发展,近20年来,众多的研究者从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到临床应用的观察总结、专题调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中医体质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孙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