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倪宝琢

关键词:慢性病, 胃炎, 萎缩性, 中医药疗法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iphic gast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是以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以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为其病理特点的一种炎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缓慢,证候多有潜变,病变组织不易恢复正常,是临床常见疑难病.2004-01~2005-12,笔者采用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现报告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心炎康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心炎康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VM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给予中药心炎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对照组57例给予维生素C片0.2 g,每日3次口服;泛癸利酮2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安全性观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2.0%,对照组总有效率5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期前收缩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60.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比较,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炎康胶囊治疗VMC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黑卫可;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护理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它可分为创伤性和特发性,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其病因复杂,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困难,罹病髋关节致残率高.中医称本病为髋骨痹,归入骨痹、骨蚀、瘀血范畴.

    作者:张喜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36例

    2004-12~2005-12,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剧吐3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井陉县医院妇产科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32岁;孕期50~160日,平均88日;病程10~60日,平均35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或吐酸水、苦水,伴全身乏力、胃脘痛;辅助检查尿酮体(3+~4+)、蛋白尿,肝功能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所有病例均为单纯西医补液治疗无效且已排除消化系统病变者.

    作者:王丽珍;曾素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陈荣主任治疗消渴病经验

    陈荣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从事糖尿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学术上宗古而不泥古,善于变通和创新,自成体系.现将其治疗消渴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娟;李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祛风清热化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祛风清热化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祛风清热化瘀通络汤,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60例应用芬必得胶囊,每次0.3 g,每日2次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观察2组疗效、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能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和压痛(P<0.05),而不能改善晨僵(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降低ESR、CRP、Ig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祛风清热化瘀通络汤治疗RA疗效确切.

    作者:郭立芳;张红英;刘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舌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7例疗效观察

    假性球麻痹又叫假性延髓麻痹,是由双侧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现代医学无特效疗法.2002~2005年,我们采用舌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7例,并与常规体穴治疗3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骁飞;邢锐;高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梅花针与刮痧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对比观察

    2003-10~2005-10,我科采用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45例,并与采用刮痧治疗44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王东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疏肝降逆汤治疗神经性呕吐69例

    2004-01~2006-02,笔者运用疏肝降逆汤治疗神经性呕吐6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窦乃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化髓丹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70例疗效观察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在诊断上并不困难,西医治疗主要应用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化疗等方法,病情不易控制.2002~2005年,我院应用中药化髓丹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7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花;武大勇;庞宇慧;刘清池;马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合并烧伤10例

    2005-01~2006-0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合并烧伤1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均为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0~6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合并烧伤6例,摔伤合并沥青和沸水烫伤各2例.

    作者:王瑞文;陈瑞敏;李立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落枕20例

    1998-01~2005-12,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落枕2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0~50岁;病程1~3日.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继续原有降糖治疗,血压高者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糖肾合剂治疗,对照组则应用洛丁新治疗.30日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2组UAER及NO和ET-1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UAER 、ET-1均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肾合剂可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UAER、ET-1和NO水平,其降低早期DN患者UAER的机理与其降低ET-1、NO水平有关.

    作者:王刚;郭晓玲;魏晓娜;陈志强;檀金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活血化瘀、消疒徵散结中药治疗3个月.对照组39例,除不口服中药外,余同治疗组.2组观察随访3年,比较累计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3年累计复发率13.89%(5/36),对照组为28.21%(11/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孕患者妊娠率为76.92%(10/13),对照组为53.33%(8/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型与重型比较3年累计复发率和妊娠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杨波;张军;黎海莉;王思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疗效观察

    1995-03~2005-06,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峰;张子东;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丹芎抑凝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丹芎抑凝饮对家兔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血小板大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华法林组、丹芎抑凝饮高剂量组、丹芎抑凝饮低剂量组.各组按kg体重灌胃给药.定时抽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小板大聚集率.结果 服药第5日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华法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T、APTT均显著延长(P<0.05).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与华法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ELT)和血小板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丹芎抑凝饮可使PT、APTT显著延长,对凝血过程中存在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都存在干预作用.并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华法林.

    作者:赵宏;李滨;刘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社光运用仲景方治疗难治性痹证举隅

    高社光系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是河北省第三批中医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擅治疑难杂症,尤以治疗痹证效果颇佳.兹就其灵活选用仲景方治疗痹证的经验举隅如下.

    作者:高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滋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滋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全部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滋阴活血法拟方,水煎服,每日2次;对照组30例采用维脑路通、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风病疗效比较和中风病单项症状改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风证候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风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语言表达,上肢远、近端肌力,下肢近端肌力和综合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滋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加味肾络通治疗肾小球性血尿临床观察

    血尿是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尤以肾小球性血尿为常见,且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004-01~2006-03,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小球性血尿6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冀民;孙杏丽;丁英钧;赵玉庸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病已居当今老年人非传染性疾病的首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危,应用西药治疗多有毒副作用.2003-03~2005-11,我们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贵英;李洪珍;王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对脑血管病肢体瘫痪患者的护理

    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周密细致地护理患者 ,对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