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瘀血型失眠症24例

付世新

关键词:失眠, 复方丹参滴丸, 中医治疗
摘要:1998-01~2004-05,我们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瘀血型失眠症24例,并与口服谷维素治疗24例作对照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育阴平肝法治疗高血压病40例

    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头昏,伴有目赤、面赤、口干口苦、失眠、烦躁、大便干结等.2002~2004-06,笔者以育阴平肝法治疗高血压病40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生大黄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2002-10~2004-08,在常规西医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并应用生大黄粉鼻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21例,并与单纯加用雷尼替丁治疗18例对照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对痰瘀互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对痰瘀互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70例痰瘀互阻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卡托普利12.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痰活血祛瘀中药.2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5.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治疗痰瘀互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利群;YU Haifeng;WANG Weizhun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痔术后大出血31例临床观察

    2000~2004年,我科收集痔术后大出血患者3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毅忠;王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活血降脂方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0例观察

    2型糖尿病容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合并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以至过早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我科运用自拟活血降脂方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在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是三大主要死因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如能及时治疗,肾小球结构及功能可恢复正常,而发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则肾损害为不可逆性.所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2003-01~2004-01,笔者根据张大宁教授的临床经验,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宇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刺痛消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浆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骨刺痛消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随机分为骨刺痛消汤组、颈复康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骨刺痛消汤、颈复康及凉开水,于造模后1月,取血浆进行PGE2含量的放免测定.结果骨刺痛消汤可以明显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血浆中PGE2含量.结论骨刺痛消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家兔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

    作者:杜景华;齐立卿;王金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逍遥散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10例11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58只眼和对照组56只眼.2组患者同时临床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加服逍遥散治疗,治疗15~30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28.6%,治疗组显效率51.7%,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507,P<0.05 ).结论消遥散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杨整军;张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补肾壮土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壮土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用补肾壮土汤治疗,对照组84例用西药对症治疗.对于2组中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阳性者均用抗生素.疗程均为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理疗效.结果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1%,对照组73.8%,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8.6%,对照组36.9%,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壮土汤治疗CAG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兴元;靳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疗效观察

    三叉神经痛是仅限于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的疼痛,发作时痛势剧烈,或如刀割,或如电击,呈周期性发作,痛止如常人.1999-03~2003-03,我们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并与卡马西平治疗2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香梅;索云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固涩汤治疗小儿肾病蛋白尿123例

    1998-10~2003-10,笔者运用自拟益气固涩汤治疗小儿肾病蛋白尿1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忠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常表现为腹部疼痛、早饱、胀满、嗳气、恶心、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但胃镜、X线钡餐造影,除了轻度慢性胃炎表现外,常无其他合并症.临床观察发现FD患者常与情绪因素有关,多伴有抑郁、焦虑症状.2004-01~2004-10,我们采用中药汤剂四逆散加减治疗FD38例,并与单纯抗消化不良药治疗3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么玉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升清降浊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是代谢紊乱性疾病,多伴有血脂异常,而且高脂毒性学说认为血脂代谢障碍不但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性病理、生理变化,而且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故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2002-10~2004-10,笔者临床以升清降浊解毒法自拟祛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24例,并与同期其它常规治疗1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鼻窦炎68例

    1988~2000年,我们采用自拟通窍清涕汤治疗急性及慢性鼻窦炎68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堂友;李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术治疗坐骨神经痛72例临床观察

    坐骨神经痛严格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而非一独立的疾病[1],是由于坐骨神经本身或其周围结构病变引起的,以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疼痛为主的一种综合症,在临床上颇为常见.1994-01~2001-11,我们运用穴位埋线术治疗坐骨神经痛72例,并与强的松龙封闭治疗4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基楠;廖林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加联合化疗对肺癌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中药加联合化疗(NP、TC及MVP方案);对照组单用联合化疗,方案同观察组.结果部分缓解+稳定率(PR+NC):观察组83.33%,对照组56.66%(P<0.05).症状改善率:观察组83.30%,对照组53.33%(P<0.05).白细胞变化:白细胞Ⅱ度以上降低者,观察组12例,对照组22例(P<0.05).免疫指标变化:观察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CD3、CD4/CD8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药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有提高缓解稳定率、改善症状、保护骨髓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延峰;李秀荣;刘朝霞;周晓圆;曹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乳腺增生病高频钼靶X线片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和肿块,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并且各证型的预后转归各不相同,它与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自2000-06开始,我们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机检查了2100例增生病患者,并进行了中医分型的观察,现将其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朱建敏;孙贻安;杨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脑出血功能缺损恢复期68例疗效观察

    1996-07~2004-05,我们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缺损恢复期68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韩守壮;李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

    尿路结石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疼痛、血尿和膀胱刺激征为主要症状.1995~2003年,笔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散瘀活血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受寒、早产、窒息及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脏器功能低下,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西医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复温、保暖、支持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其病死率30%~45%[1],1992-12~2004-04,我们应用散瘀活血膏在硬肿部位局部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2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2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聪水;陈丽琴;李晓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